爱国诗人屈原投江只为殉国,并非是为楚怀王殉情!
一到端午节,必然要提起的一个人就是屈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遭奸人陷害,眼看楚国又快要灭亡了,悲愤之下,怀石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他,故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直为千古所传诵,流传到今天,这种传诵却渐渐的变了味,诸多诋毁屈原的话语争先恐后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都有,最离谱的是,居然有人说屈原是个同性恋,之所以投江是为楚怀王殉情,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就是铁证!
今天就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屈原。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网络配图
那时候七国以秦国实力最为强大,六国为了对抗秦国,采用了名士苏秦的合纵之计,即联合六国的力量对抗秦国,屈原认为此计可行,积极促成了此事,并且在屈原的帮助下,楚怀王成了六国联合的领袖,屈原也因此更加受楚怀王的重用。
受到重用的屈原也因此遭到了其他人的嫉恨,其中以公子兰为最,他时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离间楚怀王和屈原。听得多了,楚怀王就渐渐的开始怀疑屈原了。听到消息的秦王大喜,认为破坏六国合纵指日可待。于是派遣张仪前往楚国游说。
张仪到了楚国,先去找屈原,劝屈原让楚国和齐国断交,和秦国建立邦交。因为张仪认为,合纵之计以齐楚最为强大,只要破坏了这两国的关系,何愁六国合纵关系不破?但是深知秦国狼子野心的屈原并没有中计,拒绝了张仪的要求。
此计不成,张仪又想到了公子兰,前去找他说,楚怀王之所以重用屈原是因为六国合纵,只要这个合纵不存在了,屈原的地位也没有了,相反,促成了秦楚的邦交,公子兰也是楚国的功臣了。利欲熏心的公子兰十分高兴,遂引见张仪给楚国王后郑袖,张仪以金银珠宝贿赂郑袖,郑袖十分高兴,遂答应在楚怀王面前陷害屈原。
网络配图
于是郑袖和楚怀王说,秦国使者张仪前来谈秦楚联合之事,因为没有给屈原送礼,所以屈原气不过,坚决不同意,公子兰也在一旁煽风点火。楚怀王将信将疑,待接见张仪的时候,屈原一听说和秦国联合,就坚决反对,听到此话的楚怀王见屈原果真如郑袖等人所说,不同于秦楚联合,十分生气,以为屈原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大义,于是贬斥了屈原,还把他给流放了。
遭小人陷害,又不被君主所信任的屈原十分苦闷,写下了洋洋洒洒的《离骚》,以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
后来,与齐国断交了却并没有受到秦国礼遇的楚怀王,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被张仪给利用了。悔之不及,于是赶紧召屈原回来,屈原很为楚国痛心,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踏上出使齐国之路,修复两国关系。
秦国深怕齐楚两国和好会对秦国造成威胁,于是想退还一些土地给楚国求和,恨张仪愚弄了自己的楚怀王却不要土地,声称要张仪的脑袋,于是张仪又再次来到了楚国。到了楚国之后,张仪不仅再次贿赂了郑袖之流,还发挥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再次把昏庸的楚怀王说的三迷五道的,不知少了哪根筋的楚怀王再一次把张仪放走了,屈原出使齐国回来后就听到这个消息,楚国再次失信于齐国,屈原痛心疾首。
后来,楚怀王被劫往秦国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2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期间,屈原被第二次流放。
网络配图
已经占尽上风的秦国并不打算放过楚国,秦国大将白起于楚顷襄王第二十年攻入楚国,根本没有胜算的楚顷襄王只好和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逃难,狼狈不堪,眼看着楚国即将被灭,在极度绝望和苦闷的心情下,屈原怀石投汨罗江自尽了,屈原当时62岁左右,此时距离楚怀王去世已经过去了18年,所以屈原为楚怀王殉情自尽之说根本不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