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为何每个朝代都有一个无性繁殖而生的先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5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为何每个朝代都有一个无性繁殖而生的先祖,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了周朝后稷的母亲姜是如何生下了后稷。她有一次到野外去

  在《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了周朝后稷的母亲姜是如何生下了后稷。她有一次到野外去,看到地上有一个巨人的足印,心里很喜欢,就踩上去了,结果身体产生很强烈的感觉像是怀孕了,到了时候就生了后稷。后稷是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擅长耕种植物,在尧舜时期做过农官,后人把他奉为农神。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从历史记载来看,几乎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民族的始祖的诞生,都有一个非性交而生的离奇故事。例如,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老子,据说是一颗流星自天而降,使他的母亲怀孕而生下他的。秦始祖之生,也是他的母亲吞食了“玄鸟之卵”的结果:“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曰女,女织,玄鸟陨卵,女吞之,生子大业。”清史典籍中记载了清王朝爱新觉罗氏始祖库里雍顺的诞生:天女佛库伦曾在长白山下的池中洗澡,吃了神鹊衔来的米果,就怀孕而生下了他。甚至宗教上也有许多这样的传说,例如圣母玛丽亚是处女而生子,释迦牟尼之母梦白象入怀而成胎,等等。

网络配图

  以上这些当然是神话。这种“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的神话有两个意义:一是说明这些大人物是天赐予的,是不同凡响的,从而给他们戴上了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光环。二是他们很可能是群婚杂交的产物,知母而不知父。可以分析一下,简狄、姜等人都是在祀高时受孕的,高即高母,是原始时代被人尊崇的主管男女、生殖之神。她又名“郊”,因为她的祠庙建在郊野。每年有一个“祀高”的节日,青年男女在祭祀神以后,就可以在郊野进行野合。

  简狄、姜等人都是在“祀高”之后受孕,那么就很可能是在这个放荡的节日里所做的风流事的结果。当时,这类事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但后人耻之,认为这些“圣人”、始祖竟是“杂交”、“野合”的产物,连父亲都不知道是谁,实在难听,于是就编出那套“感天而生”的神话了。这可以说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正如摩尔根在研究希腊人和拉丁人由母系转向父系时所说:“他们保留了氏族始祖的母亲的名字,并认为始祖是由他的母亲同某位神交合而生的。”

网络配图

  古人为什么会群婚杂交,这难道是他们道德败坏、作风吗?其实,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人类的诞生已经有三四百万年了,可是婚姻制度的建立至多只有四五千年,在人类历史上,男女的性关系有90%以上的时间都是处于群婚杂交状态的。这是世界各民族存在的一种普遍状态。群婚杂交也有不同的形态,最原始的群婚杂交表现在父母辈和子女辈都可以性交。中国古代的《吕氏春秋》上说:“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与上下长幼之道。”《列子》上说:“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说的都是远古时代群婚杂交的情况。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祖先,既是兄妹,也是夫妻,古代留传下来的一些“伏羲、女娲交尾图”,“交尾”就象征着他们有性交关系。这是不是“乱伦”、“道德败坏”呢?不能这么看,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伦”,还没有现代的道德标准。道德、规矩都属于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根本没有力量抵御野兽的袭击和大自然的灾害,所以只能以群落为单位生活在洞穴里,这就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聚生群处”。在群居的情况下,群交就是必然的了。

  群婚杂交这种混乱的性交关系当然对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很不利。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认识到“近亲通婚,其生不繁”这个自然发展规律,又逐渐认识到了如果在性的问题上没有规矩、没有限制,就会常常在群体内部引发冲突。群婚杂交的弊端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网络配图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使改变群婚杂交的状况、建立婚姻制度成为可能。人类学会使用火了,不仅可以吓退野兽,而且可以烧熟食物、增加营养、增强健康。发明了弓箭,可以远距离地捕猎野兽,不必近身搏斗了。石器逐渐为金属器具所代替,在农业和狩猎方面都可以大大地提高效率了。这样,少数人就可以从原始群中分化出来,独立生活了,群居和群交逐渐淡化,建立婚姻制度才成为可能。所以,婚姻制度的实质在于对性交行为的限制。这种限制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首先是限制了父母辈和子女辈的性交,然后是限制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性交,然后又实行伙婚制,而且从族内婚发展为族外婚,最后才建立了一夫一妻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官员都有假期吗每个朝代的都一样吗
只要不是自己当老板的人,对于“假期”的长短都是十分在意的,巴不得全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休假才好,不过咱们大部分的人都有双休,即便辛苦一点的也至少有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再加上国家法定节假日,其实也算是劳逸结合了。那么古代的官员们的假期又有多少呢?这每个朝代都不一样,蠢哥总结了一下,对于汉朝官员来说,他们恐怕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我想洗澡!”只因他们连洗澡的时间都没多少,而明朝的官员们则会说:“我们最惨,我宁愿去汉朝!”因为明朝官员基本上就连假期也是喊加班就要加班的,各个朝代的官员们若是知道现代人有如此多的假期,估计得羡慕死。汉朝剧照古代官员不像农民,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农忙”与“农闲”之分,的对于皇帝来说,就如同现在的私企老板们,巴不得这些官员没得休,人人都鞠躬尽瘁才好。不过要真那么做的话,估计那就算是了,指不定哪天就给大臣们推翻皇位了,所以适当的休息还是必要的,但每个朝代的标准都不一样。首先...
·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修筑长城时都遵循一个什么原则?
当我们登上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城楼或是其他长城关隘,看见那宛如长龙奔驰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的时候,一种惊叹赞赏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我们马上想到,这样伟大艰巨的工程,古代劳动人民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流出了多少血汗!修建长城的劳力从何而来?要修筑万里长城这样规模宏大而又艰巨的工程,在劳动力的调配、材料来源、规划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都是相当庞大复杂的。首先谈一下劳动力的问题。网络配图修筑长城的人力来源,大约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是戍防的军队,这是修筑长城的主要力量。如秦始皇时修筑长城,即是大将军蒙恬在打退匈奴之后,以三十万大军戍防并修筑的(《史记》上记载为三十万,《淮南子》上记载为五十万)。它经过了九年多的时间才修成。第二是强迫征调的民夫,这是修筑长城的重要力量。秦始皇时除所派蒙恬率领的几十万军队之外,还强征了大量的民夫,约有五十万左右。各个朝代修筑长城都大量强征民夫,历史文献上已有不少记载,如北...
· 古代春节放假多久每个朝代放假多久
古代春节放假多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春节,每个人都期待。小孩期待的是春节有新衣服,有好吃的东西。大人期待的是终于不用上班了,可以休息了。老人期待的是家人终于可以在一起团圆了。所以对于这个节日大家都是充满的期待。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目前春节法定的规定放假是七天。那么,古人在春节的时候也放假吗,如果放假他们放多长时间呢?首先需要说一下古人所谓的节假日只是对于官员来说的,对平民百姓来说没有这个概念的。因为平民没有上班的说法。农民一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商人一直在做生意,没有什么假日的说法。猎人也是常年打猎。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想休息就休息,想做就做,这个是没有任何规定的。而官员就不一样了,他是是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而且是有严格的作息制度的。我们看一下古代的春节放假制度。在汉朝的时候,官员在春节的时候是有假期的。汉朝有“旬休”制度,全年在...
· 中国封爵制度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每个朝代都有什么特点
爵位虽然只是一种称号,但它却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商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1.先秦时期商朝时期,封爵即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商王朝在王畿之外,设有侯、伯、甸等称号,分封给商王的子孙和亲族进行管理。这些爵称,实际上就是王畿之外地区的职官名称。西周时封爵制度更加正规化。内服官的爵位分为公和伯侯两等,凡太师、太保、太史都为“公”爵;凡是王畿内贵族入朝为卿称为“伯”爵;而四方诸侯入朝为卿则称为“侯”爵。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则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春秋时期,原本是官职的卿、大夫,也开始作为爵称。如卿有上卿、中卿、亚卿的等级差别,大夫则有上大夫、中大夫等爵称。至战国时期,不少国家开始改变按血缘关系授予爵位的做法,而主要根据对国家功劳、贡献大小来授予。2.秦汉六朝时期秦...
· 家谱历史悠久,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
家谱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与地方志,国史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对于古人而言,家谱在联姻,选官,社交还有门第继承等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不过家谱文化历史毕竟比较悠久,其在不同朝代所编写的内容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那么家谱内容在每个朝代都有着怎样的变化?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家谱最初就是记载以父系家族世系和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其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家谱在周朝的时候,主要是记载族人的讳和忌,族众生子要记载出生年月日,还要记载是谁的子,父辈名讳居一格,子辈名讳居一格,而且每个人的名讳下面都是要标注出生卒的年月日,谥号,配偶等等,所以周朝的家谱基本上就是将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全部都清楚列出来了。到了汉代,家谱的作用就是明系世、辨昭穆,基本上都是别人代写的,其记载的内容包括家族世系,生卒,字号,官位和葬地,另外汉代的家谱有一个特点就是尊者讳起见,行文称字不称名。家谱到了魏晋南北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