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草船借箭是借的故事?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0
转发:0
评论:0
草船借箭是借的故事?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

  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说中著名的赤壁大战,除了“草船借箭”是转嫁孙权的故事之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皆为作者虚构。

网络配图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线索可查。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

  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宫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

  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起初他没料到船身会中这么多箭,使得船要倾覆,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

网络配图

  他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自从有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人们就以它作为衡量、品评三国人物的标准,多数人只知道有《三国演义》,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

  戏剧舞台上周瑜是小生,而诸葛是老生扮相,但历史上的诸葛亮比周瑜小6岁。而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历史真相远非年龄错位这么简单。《三国演义》把周瑜描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的典型,他对才智超过自己的诸葛亮,千方百计加以谋害,结果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临死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并把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智绝”的地位表现到极致。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不仅容貌出众,风流儒雅,讲求生活品位,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孙权赞他“有王佐之资”,称帝时还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网络配图

  至于其气量,简直可以用宽容大度来形容,《江表传》记载:“(老将陈普)颇以年长,数凌辱瑜,瑜折节容下,终于与较。普后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又据裴松之注《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刘备一次与孙权谈及周瑜,也说他“气量广大”。

  所谓“三气周瑜”,只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罢了,却成为周郎身后数百年来的最大冤案。周郎诸葛两人在正史上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而周瑜病逝后,蜀国来吊唁的是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草船借箭”是借的故事“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
鲁迅曾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更是呼风唤雨,神机妙算。而事实上,诸葛亮那些在军事上的传奇功绩大半出于作者虚构,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说中著名的赤壁大战,除了“草船借箭”是转嫁孙权的故事之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计”、“借东风”等精彩情节,皆为作者虚构。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乏,还谈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线索可查。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平定关中,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孙权领兵迎战,两军于长江水入巢湖的濡须口。曹操受挫,坚守营垒以待战机。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宫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
·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不如诸葛亮吗?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不如诸葛亮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清时期盛行于民间的戏剧里,诸葛亮往往是羽扇轻摇、一身八卦服的老者形象,而周瑜则是剑眉星目、目光凌厉的青年形象。我们对诸葛亮的固化印象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一副看透时局高深莫测的样子。对周瑜的刻板印象则是“既生瑜何生亮”,妒火中烧的愤青,一副自信满满、争强好胜的形象。我们先不说两人的性格,单从外表形象来看,诸葛亮和周瑜的角色就颠倒了,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周瑜是33岁,诸葛亮是27岁。难道20多岁的诸葛亮要比30多岁的周瑜面相老吗?我们总不能说诸葛亮少年老成,整天操劳国家大事,以至于皱纹横生吧?误会最深的是,民间流传的版本里,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被活活气死。要知道周瑜那时候已经是东吴集团里能说上话的人物,先不说多么位高权重,就单凭他和上任统领孙策的关系,...
· 周瑜谋略才华是否真的是“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周瑜开辟了吴国,可惜死得太早。首先论资历,周瑜出生在公元175年,与孙策同岁,比诸葛亮年长6岁,周瑜在20岁时就已经开始戎马行列;当初孙策父亲战死,孙策脱离袁术返回江东,是周瑜和叔父一起率兵迎回,这才为孙策平定江东垫下了基础,当时的周瑜21岁。网络配图起初袁术派人来接管周瑜叔父的防区,曾招揽周瑜做自己的部将,周瑜认为袁术这个人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于是不辞而...
· 陈酿三国之七——既生瑜而何生亮?
《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联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发展增添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著名的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候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气死呢?说气小量狭,其实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
· 三国时期,“既生瑜何生亮”到底什么意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明清时期盛行于民间的戏剧里,诸葛亮往往是羽扇轻摇、一身八卦服的老者形象,而周瑜则是剑眉星目、目光凌厉的青年形象。我们对诸葛亮的固化印象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一副看透时局高深莫测的样子。对周瑜的刻板印象则是“既生瑜何生亮”,妒火中烧的愤青,一副自信满满、争强好胜的形象。我们先不说两人的性格,单从外表形象来看,诸葛亮和周瑜的角色就颠倒了,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周瑜是33岁,诸葛亮是27岁。难道20多岁的诸葛亮要比30多岁的周瑜面相老吗?我们总不能说诸葛亮少年老成,整天操劳国家大事,以至于皱纹横生吧?误会最深的是,民间流传的版本里,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被活活气死。要知道周瑜那时候已经是东吴集团里能说上话的人物,先不说多么位高权重,就单凭他和上任统领孙策的关系,两人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