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史的误读:沈万三和朱元璋生前并没有任何交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4
转发:0
评论:0
明史的误读:沈万三和朱元璋生前并没有任何交集,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作《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详细考证了沈万三的身世,否定了

  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作《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详细考证了沈万三的身世,否定了他是明初人的说法,认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史籍中有关沈万三在明初的一切“事迹”均是讹传。兹将顾诚先生及有关学者的论述综述如下。

  一、沈万三的确切生卒年虽然难以查清,但他在明朝建立以前即已去世是可以确定的。《吴江县志》卷五六载:“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二子茂、旺密从海道运米至燕京。”

  张士诚的军队攻占平江路(苏州)是在元至正十六年(1356)二月,这就是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沈万三已死去十二年以上。既然他已经在元朝末年去世,当然不可能遭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打击了。

  二、据元末明初人王行所撰的《沈荣甫墓志铭》、《沈茂卿墓志铭》,洪武九年(1376),沈万三之子沈荣甫死,年七十一岁。据此,则元明易代之际,其子沈荣甫六十二岁,其孙沈森也有三十九岁,以中国人偏高寿命推算,沈万三尚在人世的可能性极小。即使活着,至少也是八十左右的垂垂老者,什么筑城呀、输粮呀、犒军呀,还用得着他来露脸么?他露得了脸么?

网络配图

  三、《沈荣甫墓志铭》云:“初,(沈)荣甫之先君子(富),游于故侍讲袁文清公(桷)之门,公每嘉其敦信义。时楚之长沙攸县人冯子振,方张声誉,号海粟,以文翰自矜许。来吴,必主之,深加爱厚,为大书‘积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

  王行为当时著名学者,两次受聘为沈氏家庭教师,为沈家亲属所作的应酬文字达十一篇之多,但涉及这个名闻天下的大富翁沈万三的却仅此一见,时间标示为“初”,称谓为荣甫之“先君子”,除此“追述”之外,无任何直接描写之文字。又,王行为沈万三之子、之孙都写了《墓志铭》,却没有为沈万三写《墓志铭》。考王行首次设馆于沈家为元末,可见,在王行莅馆之前,沈万三早已作古。

  四、据上文,沈万三与元代侍读学士袁桷有过交往,冯子振曾多次下榻于沈万三家中,并为他题了“积善”二大字。据《元史袁桷传》,袁桷死于元泰定四年(1327),下距明朝开国(1368)四十一年。冯子振附于陈孚传后,未书卒年,陈孚卒于元大德七年(1303),下距明朝开国六十五年,从他的交游层面来推测,他?要的活动年代是元朝中期,即大德、延?年间,即使后延,也很难延到明朝开国之后。

  五、《沈荣甫墓志铭》继续说:“及荣甫持家政,乃筑堂构宇,以冯书揭诸题间,既以承夫先志,又以勖其后人,是足以见其好善之心矣。”

  按:积善堂建于元末,有吴县著名高僧释妙声作《沈氏积善堂》诗可证。原诗云:

网络配图

  翰林宾客散如云,积善于今喜有君。

  背郭堂成因旧扁,传家书在足前闻。

  屋头雨过乌尤好,池上风清鹤不群。

  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

  释妙声诗文多作于元至正年间,所以其集入元诗选,积善堂落成之时,沈万三已死,其子荣父主持家政,所以释妙声才有“我亦袁公门下客,题诗三叹感斯文”之叹。

  六、我们虽不能断定沈万三绝对活不到八十多岁,亲眼看到大明帝国的建立,但是,明军在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领下,进兵云南是洪武十四年(1381)的事,筑城、犒军之时,云南并不在明朝管辖之下,因此,在明朝初年就把沈万三充军云南,绝无可能。如果是在平定云南之后再把他充军该地,那么,沈万三当在百岁上下,他能够如此长寿吗?朱元璋再暴虐,能把一个百岁老人发配充军吗?

  可见,《明史》及明代野史大多是民间传说,以讹传讹;或者是误把沈万三子孙的所作所为,附会成了沈万三本人了。

网络配图

  沈万三虽是元朝人,却未见元人记载。入明以后,有关沈万三的传说越来越多,却没有一条是出自与沈万三本人有直接接触的人之手,现存的洪武年间官方或半官方文献,也从未提及沈富其人。洪武十二年(1379)卢熊纂刊的《苏州府志》多达五十卷,其中竟然也没有涉及沈万三及其家族。

  究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元明之际,元人著述散佚毁弃的相当多,生活于元代的沈富不过是个“多田翁”,既无出仕的政绩,又不足以跻身“儒林”,默默无闻自在情理之中。到明朝建立前后,沈家子孙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人因家境富裕,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不仅在朱元璋推行的粮长制度和举荐制度中崭露头角,而且同当时的文人有广泛的交往,因此,沈家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尽管沈万三早已去世,沈氏在洪武年间也已分成四家,但是人们提到江南首富沈家时,还是习惯于用沈万三来概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真正历史上永琪和小燕子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一部《还珠格格》让我们认识了爱新觉罗·永琪,在真正的历史中,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爱新觉罗·永琪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愉贵妃是珂里叶特氏,是乾隆皇帝的宠妃。图片来源于网络永琪生于乾隆六年二月初七丑时,小时候就勤勉好学,他多才多艺,不但精通满蒙两语,亦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可以说是皇子当中才能比较卓著的人,使得乾隆皇帝对他颇为喜爱。他还能画能诗,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高,如果你认为他只是对文事很精通那就错了,因为他还擅长骑马射箭,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加上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圆明园九洲清宴殿失火,永琪亲背父亲脱险,成为当时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人物。永琪还是乾隆皇帝的实际的长子,因为他自己虽然是皇帝的第五个儿子,但是前面四个哥哥中有三个在很早就去世了,唯一活着的哥哥还被过季给别人,所以他在历史中一段时期内是以皇长子的身份出现的。永琪的出众表现,本来是皇储的不...
· 历史的误读:蒙元并没有将民族歧视政策列入法令?
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很多网友都觉得元朝奉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比如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原来金国领地的汉人是第三等,原来南宋领地的汉人是第四等——也叫“南人”。还有,有人多元朝把全国人民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兵、六农、七匠、八倡、九儒、十丐。总之,在明朝人的笔下,蒙古建立的元朝刻意打压汉人,在元朝的汉族人犹如猪狗,生不如死。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元朝建立对汉族人真的很残暴吗?清朝著名学者魏源在他编修的《元史新编》中说:“明朝人特别喜欢批评前朝,总是说元朝一统天下之后,把内外分成三等,对色目人好,对中原人差,对北方人好,对南方人差。对于汉族人,想尽办法提防作乱。元朝各个要害部门,全部都是元朝的世家大族,汉族人在其中还占不到百分子一二。即便是元朝中期,受到皇帝恩宠的汉人最多也就当到翰林学士为止,从来没有当宰相掌握大权的例子。”魏源列举的这些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 永璂身为乾隆的嫡长子而他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加封爵位
清高宗乾隆的在位时间之长算是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他的一生当中生下了十七个儿子。而在这些儿子当中被大家熟知的有两个。一个是五阿哥,五阿哥从小就资质过人,不但精通古诗词,会读百家经典,骑射也是所有的儿子当中最出众的。乾隆对他从小就十分喜欢,乾隆在位时也曾发生过一次火灾。五阿哥在发生火灾的时间就冲进了乾隆所在之处背着老爹冲出火海,这一度让乾隆十分感动,当时也有此后立永琪为储君的想法。但是比较遗憾的是五阿哥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不幸病逝了。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乾隆还经常向身边人提起永琪,可见他心底是多么喜欢这个儿子。而另外一个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永琰。永琰的资质普通,心肠倒是好的,在刚继位的时候就查抄了和珅一家,想要灭了贪污的风气。但他做事缺乏果决,有些不合理的仁慈,所以在他执政期间贪污的风气不但没有被缓解反而势头越来越大,而嘉庆最终也是自我放弃了。总而言之他的能力在臣子面前不具备威信。乾隆的一生虽...
· 交集
基本定义A和B的交集A和B的交集写作"A∩B"。形式上:例如:集合{1,2,3}和{2,3,4}的交集为{2,3}。数字9不属于素数集合{2,3,5,7,11,…}和奇数集合{1,3,5,7,9,11,…}的交集。若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为空,就是说他们没有公共元素,则他们不相交,写作:A∩B=Ø。例如集合{1,2}和{3,4}不相交,写作{1,2}∩{3,4}=Ø。更一般的,交集运算可以对多个集合同时进行。例如,集合A,B,C和D的交集为A∩B∩C∩D=A∩(B∩(C∩D))。交集运算满足结合律,即A∩(B∩C)=(A∩B)∩C。任意交集以上定义可推广到任意非空集合的集合的交集。若M是一个非空集合,其元素本身也是集合,则x属于M的交集,当且仅当对任意M的元素A,x属于A。符号表示为:这一概念也蕴涵了前述的定义,例如,A∩B∩C是集合{A,B,C}的交集。(若M为空集,有时候谈论它的交集也是...
· 被误读的山涛
嵇康是三国后期的著名的大才子,慷慨悲歌,视死如归,死前弹奏的《广陵散》遂为天下绝唱。嵇康还有一篇绝交信《与山巨源书》,也很有名,一下子让人记住了那个投靠司马氏利欲熏心的小人,事实果真如此,山巨源果真如此不堪吗。山巨源也就是山涛,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陕西)人。山涛小的时候家贫,父亲又死的早。不过靠着他的勤奋,他的学问比较渊博。他生性喜爱《老子》、《庄子》,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和嵇康阮籍等人早年同为竹林七贤的人物,胸怀大志,纵情山水,诗书寄傲,乐得逍遥自在。山涛曾很自信对妻子韩氏说,暂且忍耐饥寒,今后我将来要做三公的时候,你就可以享清福了。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山涛的才华得到了司马氏的青睐,又因为与晋武帝是中表亲,官晋升的很快。山涛这个人有知人之明,而且生活得很节俭,不像当时的官吏追逐奢华的日子,自己没有小三小老婆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东东,丰厚的俸禄经常分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死后只留下破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