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的去向之谜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4
转发:0
评论:0
揭秘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的去向之谜,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名不见经传。这是相对于正史来说的

  北宋末年的名妓李师师有两大鲜明特点。

  一是名不见经传。这是相对于正史来说的。或许是名妓这一特殊敏感人物的影响,正史中很难找到了李师师的详实记载,似乎这个人并不存在一般。

  二是大名鼎鼎。这是相对于野史来说的。野史中对李师师的记载铺天盖地,吸人眼球。比如说《宣和遗事》、《贵耳集》、《青泥莲花记》、《李师师外传》、《水浒传》等书基本上都是为了量身定做的。其野史传闻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故事也随之带上了一层传奇乃至神秘的色彩。

  据说李师师是河南开封一个姓王的洗染工的女儿,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被李姥姥收养,

网络配图

  李师师原本姓王,是个命运坎坷的人,她四岁时就因父母病亡而成为孤儿,再后来被“娼籍”李家收养,逐改名李师师,从此流落风尘。

  但因其不但长的美——貌若天仙,而且才艺佳——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谓色艺双全。因此,引无数英雄拜倒其石榴裙下。传说,她不但与亡国之君宋徽宗关系密切,而且与《水浒传》水泊梁山的“一哥”宋江也有关系,于是便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

  首先,来看李师师与宋徽宗的那些风流韵事。

  据说,风流天子宋徽宗听说名满京华、色艺冠绝的名妓李师师住在金线巷,竟时常上演微服私——坐着小轿子,带了几名内臣到李师师住处,朝朝暮暮,缠缠绵绵。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宋徽宗和李师师暗中交往的事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宋徽宗眼看“微服”微出了个“微头条”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李师师纳入后宫,并给她瀛国夫人的封号。

  其次,来看李师师与宋江的那些花花事儿。

网络配图

  话说梁山总舵主宋江为了给手下弟兄们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来,决定走“被招安”的路。当时宋朝奸臣当道,宋江为了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无误地传达给皇帝,采取了曲径通幽的策略,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京城,找到了被天子戏称“死了都要爱”的李师师。于是李师师便成了宋江和宋徽宗引线搭桥的“媒婆”,并最终促使招安的成功。 但也就是这一来二往的交集,一向心如止水的宋江的心里起了波澜,有专门为李师师作的《念奴娇》为证:“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诗里表达了两层意境:一是对李师师的爱慕之情,二是对自己的自卑之情。其实,宋江的自卑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一方面他是落草为寇的人,漂泊半生,刀口舔血,这样居无定所的人怎么配谈情说爱。另一方面,李师师是皇帝的女人,君主大于天,他即便是郎有情,妾有情,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啊。

  而李师师呢?她也是身在皇宫,身不由已。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她很快也自悲了。

  首先,招安梁山好汉后,让其打南方的反贼方腊,结果梁山好汉不是被战死就是被毒死,幸存者凤毛麟角,就连宋江也不能幸免。可惜了一群绝世好汉,落得如此凄凉下场。兔死狐悲,原本就和宋江有交集的李师师悲伤也是难免。

  其次,太平的日子太短,不久,金兵进逼京师,宋徽宗怕的直想钻地缝,结果地缝没钻成,而来了个躲进深宫成一统。在“躲”之前,他自己则完成了身份的转变,由皇帝轩成“道君教主”——他将皇位传让了太子钦宗。失去了宋徽宗这个靠山,李师师便成了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她自然难逃被逐出宫门的命运。

  李师师出宫之后,关于她的下落,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为国为民,女之大者。

网络配图

  李师师被逐出宫之后,接着又发生了“靖康之变”,金兵攻陷汴京,俘虏徽、钦二帝和赵氏宗亲扬长而去,至此北宋灭亡。而不幸的是,李师师也成了金兵的俘虏。原来金主久闻李师师的大名,便让他的主帅寻找李师师。在汉奸张邦昌的帮助下,李师师光荣被捕了。李师师痛恨蛮夷欺凌宋人,选择了宁死不屈,结果痛骂“汉奸”张邦昌后,吞金簪自杀而亡。如果这是真的,此等侠士之风,当真是女之大者啊。

  第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据史书记载,李师师被驱逐出宫时,所有财产被没收,只剩一颗红心,两袖清风,从此过起了流浪的生活,到江浙一带后,李师师选择了在杭州,的葛岭定居,为了生计,她重操旧业,卖唱为生,最后孤独终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名妓李师师的最终归属之谜:李师师结局成迷
一代名妓李师师和北宋君主的风流韵事,传说很多,散见于南宋以来的多种笔记、小说,其中以无名氏的《李师师外传》和张端义的《贵耳集》,比较详细、真切。据《李师师外传》记述:李师师,北宋汴京人,是一个洗染工的女儿。按当时的汴京风俗,父母喜爱的儿女,就送到佛寺去挂个出家的名儿,叫做“舍身”。师师小时也舍了身,当时习惯称佛门弟子为“师”,所以父母就疼爱地叫她“师师”。网络配图师师四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一个后来称做李姥姥的烟花女子收养了她。师师长大以后,色艺双绝,在汴京各教坊中名列第一。宋徽宗赵佶是一个风流天子,他不理朝政,却热衷于琴棋书画、声色狗马,听说李师师艳绝一世,就想见见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徽宗叫太监张迪送去许多裘衣、彩缎、珍珠、金银,假称是大商人赵乙,李师师让他等了好久,直到深夜才接见他,态度傲慢,露出不屑一顾的样子。徽宗问她年纪,她不答;再问,她把座位移得远远,取下瑶琴,自个儿弹了三遍,鸡...
· 李师师简介_青楼名妓李师师:为国慷慨捐躯的名妓
李师师简介:李师师,北宋末年的名伎,北宋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事迹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着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李师师早年艳满京城,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她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而宋徽宗被掳,北宋亡后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北宋名伎李师师:史上唯一为国慷慨捐躯的妓女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意”。说的是妓女是没有感情的,或者说妓女的感情只因钱而生。唐朝杰出诗人杜牧写过这样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妓女没有什么爱国的概念,眼中只盯着钱。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妓女,十分富有爱心,而且十分有感情,更伟大之处在于:当国家危难之际,倾其所有,支助国家,慰问前线将士;当敌人首领贪图她的美色,要她侍后时,她大骂叛徒...
· 李师师古代十大名妓之一探索李师师之谜
李师师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生活在北宋末年,为当时的汴京名妓。李师师自幼被娼籍李蕴收养,得到了李蕴的倾力栽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位色艺双全的美人。这样一个美人,自然很快就打响了名气,很快成为名人士子竞相追捧的对象。李师师艳名远扬,后来还与宋徽宗有了联系,甚至有传说宋徽宗曾经将李师师接近宫中。靖康二年,金兵南下,攻破宋朝国都汴京,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也被金兵掳走,李师师自此失去了踪影。网络配图关于李师师最后到底如何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但是因为正史对李师师记载并不多,所以尚不能判断其真实去处。第一种说法说的是李师师在金军攻破汴京的时候,侥幸逃脱,后来往南边迁徙,一直到了江南一带。李师师到了江南一带,仍然时不时的受士大夫所邀,入府唱歌。《青泥莲花记》:“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靖康间,李生与同辈赵元奴及筑毯吹笛袁綯、武震辈,例籍其家。李生...
· 名妓李师师的幕后推手:北宋文人炒作下的美女
李师师是水浒里的人物,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这个人,这个人是北宋著名的妓女。不仅长相漂亮,而且能歌善舞,很通音律,是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女人。当然女人这么优秀,自然要有很多人来捧。到底是哪些男人做了李师师的幕后推手呢,否则为何全天下都知道李师师的大名。第一个是大文人张先,此人也算是北宋时期的作协副主席,宋词写的颇有水平,因为“影”字用得好,当时人称张三影。张先也喜欢漂亮美眉,虽然当时年龄很大,可是总喜欢到闹市区走走,看看有没有能够吸引自己创作的女孩子。李师师早年在妓院学艺,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先去她们妓院,因为李师师年纪幼小吧,张先也就喜欢上了,有没有给她破处,咱不知道,反正张先随后特地为李师师填了一首《师师令》:“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就是这首词...
· 北宋名妓李师师失去皇帝眷顾后的最终归宿
导读:在《水浒》中,李师师绝对是引人注目的角色。她在宋江受招安中起了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就因为她是“天子心爱的人”。《靖康稗史》也说“侯蒙上书,未若师师进言”,小说的构思倒并非空穴来风。至于读者记得她,恐怕主要是道君皇帝与她那段若明若暗的艳史。网络配图李师师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与宋徽宗也真有过一段风流情。但《水浒》中的李师师基本上是小说家的虚构,人们自然希望了解那个真实的李师师。关于李师师,除了宋代笔记野史里的雪泥鸿爪,最集中的材料有两种。一是南宋平话《宣和遗事》,一是清初著录的《李师师外传》,两者都是与《水浒》相去不远的小说家言。相对说来,后者是明季伪作,自不足以征信;倒还是《宣和遗事》,因说本朝史,总得有基本史实作为敷衍故事的背景与骨干,去伪存真,还可以沙里淘金。孟元老在其《东京梦华录》里开列了“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的群芳谱,其中“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诚其角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