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蜀汉还有精兵10万,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8
转发:0
评论:0
蜀汉还有精兵10万,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熟读三国的朋友,对蜀汉的灭亡,说不定有这种惋惜,一种愤怒,惋惜心目中的“主角

  熟读三国的朋友,对蜀汉的灭亡,说不定有这种惋惜,一种愤怒,惋惜心目中的“主角”光环的刘备怎么就生出这么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曹魏的灭蜀之战还才刚刚开始进行两个月左右,虽然邓艾已经兵临城下,但是刘禅手中还是调度10万精兵,为何轻易选择投降?愤怒,那估计大部分人都指向了姜维这三国最后的大将军和大宦官黄皓了,暂且不谈。

网络配图

  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灭诸葛瞻统帅的御林军之后,其实,刘禅手中还是调度10万精兵,他们分别是防御钟会的姜维军团,大约7万余人,南中的霍弋军团,大约1-2万人,永安的罗宪军团,大约1万左右,成都的预备役军团,大约2万左右。蜀汉灭亡的时候,邓艾做了相关统计:炎兴元年(263年),“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蜀汉还有精兵10万可以调用,刘禅为何轻易选择投降?

  因为当时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蜀汉政权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提出:“蜀与吴结盟,应该东下投奔孙吴。”有人则说:“西蜀南中七郡地势险绝,容易自守,应该迁都到南方去。” 还有一种声音就是身为光禄大夫的谯周的投降论。不管几种声音,大臣基本上都六神无主,知道大势已去,选择沉默。

  而唯独益州派系的谯周提出了若干意见,反对刘禅投降东吴或南下南中建立个流亡政府。对刘禅到底说了什么呢?

网络配图

  其一:反对投降东吴。“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自古以来天子就没有寄人篱下的。“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曹魏能吞并东吴,而东吴弱小,是不可能吞并曹魏的,所以最后胜利的也只能是曹魏,既然这样,何必投降东吴为一辱,东吴被并之后再投降曹魏为二辱呢?

  其二,而面对南中之退路,谯周反驳道“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南中可以投奔,但是要早点计划,现在都是一群只管自己性命的小人,他们都不知道会不会生变呢?怎么还会跟你去南中呢?如果想将国都搬迁到南中地区,就应该早有预谋早作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那里立足。今日大敌将兵临城下,亡国之祸就在眼前,上至朝臣士大夫,下至士兵以及普通百姓,很难说谁忠诚可靠,哪一个都靠不住。恐怕皇帝抬足出走的当天,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叛变,哪里能容你逃往南中!

  其三,而且还加点筹码“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南中人乃是蛮夷,是诸葛亮发兵征讨,七擒七纵孟获之后,他们才臣服的。他们本来就不是自家人,我们这么多人去,吃饱,征税,他们肯定是因为负担加重反叛的,所以去不得。

网络配图

  谯周就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把其他大臣的建议,全部给堵死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了,原因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对益州籍官员长期的和排挤,让益州系对这个政权没有感情;而且常年的征战,给益州民众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无穷无尽的灾难。同益州民众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谯周等益州籍官员,有十足理由对这个割据政权厌恶鄙视和诅咒,一旦有机会,自然要促其咽气蹬腿。当然,在当时的环境下,荆州系大佬基本都死光了,而且连诸葛瞻都战死沙场了,唯一的大将军姜维还在外面抵抗钟会大军。

  谯周的言论,让蜀汉其他大臣,再也没有了反对的理由。于是乎,刘禅也在谯周的言辞凿凿之下,动摇了自己的本心,尤其是在手上精兵不能及时回援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投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禅手里还有10万精兵,为什么不抵抗一下
在刘备死后,蜀国的实力其实已经渐渐弱了,当初名震天下的关羽、张飞等大将有的已经作古,有的已经老去,年轻一代厉害的又没有多少个,所以诸葛亮常叹无人可用,再加上刘禅又没有父亲刘备的才华和雄心壮志,即使有诸葛亮辅佐他,他依然干不出什么大事,更让人遗憾的是,当曹魏攻进蜀地才两个月的时候,刘禅就已经计划投降了,而他此时手里尚有十万精兵可以跟曹魏抗衡,他也没有继续作战。刘禅为什么放弃抵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形。公元258年,曹军的钟会和邓艾、诸葛绪分别率兵向蜀地进攻,准备灭了蜀国。当邓艾打败了诸葛瞻所带领的御林军时,刘禅手中还有一张十万精兵的王牌,其中姜维手里的七万,南中的霍弋军团,大约一两万人,永安的罗宪军才也有一万,再加上成都的两万预备役,加起来十万有余。在曹魏灭了蜀国后,邓艾盘点了蜀地人口,统计出的数就有“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的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个数是比较准确的了。...
· 刘禅选择投降的原因是为什么刘禅是弱智吗
世人都认为刘禅是个无能的人是个弱智,乐不思蜀是多么的懦弱。其实很多人认为刘禅非常聪明能干的皇帝。三国志中有写到说,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的智慧,射援又把这件事情完完整整的告诉刘备,刘备应该感到高兴,并给予奖励。诸葛亮是何等骄傲的人,所以绝对不会阿谀奉承,由此可见刘禅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刘禅剧照在被成王败寇的思想熏陶后,人们似乎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英雄,似乎活的轰轰烈烈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刘禅的不战而降,苟且偷生一直让刘禅是个反面人物。打仗死的还是士兵,受到伤害的还是百姓。如果抵抗太强的话,可能还会被。魏国不是没有的经验,因为曹父的死,徐州被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保全子民,刘禅决定投降。就因为这样,刘禅有了卖国的骂名。有人想说一心为百姓着想的刘禅为什么不能被赞扬,难道这样的他不是英雄么?难道仅仅因为他是失败者,所以就不配拥有荣誉?刘禅之所以被大众所熟知,完全是因为在蜀国被灭后,刘禅在司...
· 刘备为何选择愚笨的刘禅继位?选择刘禅是唯一的选择!
刘备为何选择愚笨的刘禅继位?选择刘禅是唯一的选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备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是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与其同时刘备把刘封过继为养子,希望百年之后能够有人继承这个位置。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刘备的夫人很争气,不久后就生下了刘禅这个儿子,随后刘永和刘理也相继出事。刘封因为关羽一事,失去了刘备的信任,因此能够继承刘备的位置是不太可能的。所谓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要选择贤能者居之,这样才能保证国家能够继续发展壮大。刘禅这个人软弱无能,而且对于政事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光是从刘禅宠信黄皓一事就可以看出,刘禅的心思极其单纯,实在是不应该成为一国的领导者。但是偏偏刘备就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儿子登上王位,为什么聪明一世的刘备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首先刘禅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成年了,而刘永和刘理都还没有成年。把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扶上皇位,很容易就会被人夺取政权。因为孩子没有很强的思考力和执...
· 揭秘后主刘禅:投降或许是最好选择
公元258年,曹魏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数路向成都进攻,打响了灭蜀之战。当邓艾在绵竹歼灭诸葛瞻统帅的西蜀主力后,西蜀小朝廷万般惶恐中,开始讨论政权以及皇帝刘禅的前途。有人提出:“蜀与吴结盟,应该东下投奔孙吴。”有人则说:“西蜀南中七郡地势险绝,容易自守,应该迁都到南方去。”然而更多群臣知大势已去,六神无主,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只好紧闭嘴巴默不作声。北地王在这次这次朝议中说了些什么,后世已不得而知,最大的可能,就是附和群臣的动议,投降东吴或南下南中建立个流亡政府。网络配图这时,历来不受重视的谯周(典学从事,相当于教育部长)站了出来,摆出几点不容置疑的理由加以反对:其一:自古以来,没有寄身别国做皇帝的事;今天逃到吴国去,理当臣服于吴国。其二,大能吞小,小不能吞大,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承认这一条,就知道曹魏能并吞孙吴,孙吴不能并吞曹魏。与其向小国孙吴称臣,何如向大国曹魏称臣?其三,称臣是低声下气...
· 刘禅投降导致蜀汉忠臣良绝后历史如何评论刘禅
景耀六年夏,曹魏大将邓艾偷渡阴平,蜀汉后主刘禅不战而降,将自己永远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投降绝对是下下策,理由如下:一则当时蜀汉部队主力未灭,还有力量与魏军斗争。蜀汉后期,除汉中丢失外,国力并没有太大的损耗。邓艾虽突破阴平,但部队数量有限,据西晋史学家袁准估计,邓艾的部队不会超过1万人。《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中记载“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当时邓艾一共不过统兵3万。邓氏父子为涉险出奇,把人员又进行了精减,所以邓艾入蜀的兵力为1万是可信的。同时,阴平小道山路崎岖,不仅有七百里的无人区,有的地方还需要魏军凿山开路,最险要的地方要“攀木缘崖”才能通过,战马和攻城用重装备是无论如何带不进来的。魏军失去了骑兵,与蜀军相比也就不再有明显的优势了,如果组织得当,不但防守成都是可能的,甚至还有可能瓮中捉鳖,全歼孤军深入的邓艾所部。二则防守容易,攻城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