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集权主义的朱元璋为何要恢复封建制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01
转发:0
评论:0
集权主义的朱元璋为何要恢复封建制度,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宣统皇帝退位,然而这个说法其实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宣统皇帝退位,然而这个说法其实是有待商榷的,什么是封建?就是对皇室宗亲,有功之臣实行封邦建国,让股肱之臣各守一方,周朝才是真正的“封建制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当上皇帝,就废除了封建制,实行了郡县制,天下大权集于一人之手,未封未建寸土给他人。

  不过,在这两千多年里,也有几个时段出现过“封建”的,比如项羽封建六国贵族,刘邦封建刘氏宗族,司马炎封建司马宗族,再就是朱元璋封建他的儿子们,此四次大型分封被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称之为“封建的四次反动”,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个集权主义者,他为什么要进行分封呢?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元璋出身卑微,以武力而取天下,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不断地思考历史成败兴衰的问题,建国后,他时刻都在思索传承朱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之道,经过反复对比,老朱觉得西周的“封建”制度非常好,于是在《祖训录》中专门提到一条“定封建诸王国邑及官属之制”,意思就是要给儿子们分封国土。

  可见,老朱是一个爱学习的好皇帝,而且他还都能学以致用,他决定在明朝实行分封建国的制度,让儿子们各居其国,以为大明王朝之藩篱,对于对封建的认识,他专门总结了历史规律:“周行封建而久远,秦废封建而速亡。”

  分封诸王在边塞驻军,是朱元璋采取恢复封建制度的具体措施,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封了二十四个王,加上一个侄子,共二十五个王,从这生育能力上说,在中国的近五百位皇帝中(把能算上的都算上),虽不算是头名状元,但也绝对是拔尖的。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朱元璋的实际目的其实很小农思想的,让这些王爷都有护卫部队,兵权实际掌握在朱姓皇族,自己儿子手里,不至于兵权旁落,从这一点上说,和刘邦的“非刘氏不得王”是一个意思,尤其是北方边境地区的王藩,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边防线上,这九个地区又称为“九边”。

  朱元璋的初衷其实是好的,是想让儿子们各守一处,巩固江山,所以给予了儿子们极大的权力和自由,诸如徐达、冯胜、邓愈等军中主帅,也要听从这些王爷的命令,比如说朱元璋的几个年长的儿子,秦王、晋王、燕王等,都是手握重兵,宁王所统辖的军队达八万人之众,他们还与徐达等老帅们共同指挥对北元的大规模作战。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朱元璋没有想到,兵权大起来,野心也就大起来了,燕王朱棣能征善战,连朱元璋都觉得在所有的儿子里,只有朱棣最像他,朱元璋也倒是动过传位给朱棣的小心思,陆应阳的《樵史》中曾经记录了这么一个片段,“太祖尝谓诚意伯曰:‘喜欢燕王,必有天下,置以为嗣何如?’基曰:‘事固如此,然陛下创业之主,岂可自怀家法,任彼为之可耳。’太祖然其言。文庙等极,追憾之,命于功臣庙撤基木位,投之江中。”

  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刘伯温说,我想把皇位传给老四,你说呢?老刘说,不成,你是打江山的,怎么自己坏了章程,老朱听从了老刘的话,朱棣上台后,知道后,丫丫的那叫一个生气啊!把老刘的牌位从功臣庙里搬出来扔了。

  朱元璋生前,通过胡惟庸案、李善长案、蓝玉案等政治运动,基本算是将开国功臣修理了一遍,死后,皇孙朱允炆登基,面对着这么多手握重兵的皇叔,他很害怕,于是听着那几个书生老师的话,学着汉景帝,开始削藩。

  老四朱棣便举起了“靖难”的大旗,这才有了“靖难之役”,朱棣上台后,由于分封诸王的制度是他爹钦定的,因此延续了下去,但在原则上,除了皇帝在京城,其余子孙长大后都要到藩地就藩,只不过所封之王削去了兵权,一代代往下传,每传一代降一个爵位,这些朱氏后人大多在政治、军事上无所作为,虽然也有在文学、音乐上取得研究成果的,但实在是不多。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朱元璋再次实行分封的做法,其实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高度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历史告诉我们,诸王的存在非但没有起到保卫朝廷的作用,相反成为了朝廷的重大威胁,朱棣的“靖难之役”就是明例。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国家每年都要用不少的钱财来养着这些贵族们享乐,可以想象,十几代后,皇室成员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庞大的贵族团体,皇室的开支就变成国家财政的巨大包袱,这也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

  至万历初年,国家财政就有很大一部分是拨给皇室宗亲使用的,当时的首辅张居正正在推行新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丈量天下田亩,进行一条鞭法,子粒田税收改革,这些举措都是要得罪皇室宗亲的,皇室宗亲作为也就成为了张居正改革的反对派,有了一个权势这么大的反对派,张居正改革的阻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 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称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张居正生前,张居正掌握国家政权,还能强力推行改革,张居正过世后,以皇室宗亲为代表的反对派立马占了上风,张居正本人也被褫夺爵位,家府被抄,长子张敬修被逼自杀,张居正变法最终失败。

  明朝末年,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针对高度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在其代表作《日知录》中不断抨击说:“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因非一人所能操也,而权乃移于法。”天下之权尽归一人之手,不受任何制度或权力的约束,长此以往,国家岂能不出问题?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元璋为何要报复怀庆府?
怀庆府,为古代府,明辖六县,清辖八县。范围为今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和新乡市的原阳县所辖地域。民国二年废府存县,属豫北道。在明代,怀庆府(今河南焦作)的赋税是河南八府中最高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河南八府,而怀庆地独小,粮独重。”在明正德年间,何瑭(怀庆府进士)就说“怀庆田土较河各府最狭,而税粮最多;其民之田,亦可知矣”(《怀庆府志》卷5《田赋》)又据《河北道佥事刘公生祠碑记》。直到嘉靖四十年,河北道刘佥事深感怀庆府与各府的田赋不均,经多方申报,才将怀庆府的税赋总额减去四分之一。从洪武初年到嘉靖四十年,近200年的重赋苛政,加上本地藩王对土地的侵占,给怀庆府各县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朱元璋为什么要单独对怀庆府征收如此沉重的赋税呢?民间有古怀庆府因两面牌而遭朱元璋屠戮怀庆府的传说,但根据清道光《修武县志》,发现这个“两面{牌)派”传说与历史相差甚远,清道光《修武县志》卷六《祠祀志》中的...
· 他是朱元璋的亲家却为何要起兵反叛?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割据湖广的陈友谅亲率大军60万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意图夺取江西,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此时身在安丰的朱元璋,急忙调遣军队,准备亲自援救洪都,就在这关键时刻,他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诸暨守将谢再兴叛变了,他率领全城军马赴绍兴投奔张士诚。网络配图谢再兴是谁?许多历史人物埋没在尘埃里,其实他们的经历并不平凡。谢再兴不仅本人是位能征惯战、智勇双全的大将,而且他的身份极其特殊,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还是徐达的岳父。原来谢再兴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次女嫁给了大将徐达。谢再兴与朱元璋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为何却选择投奔完全陌生的张士诚?现存的史料中关于谢再兴的记载并不多,这与他的叛变不无关系,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一些资料,看出谢再兴堪称一员大将。“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春二月,金华、处州苗帅叛,张士诚乘间遣其弟士信、同佥吕珍率兵十万围...
· 封建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封建”一辞,最早见于春秋时富辰之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制度”中“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封”之本义起始于“丰”字,在殷墟甲骨文与金文中,其字形状如“植树于土堆”,故“封”是“疆界”“田界”之意。“建”乃由“封”而来,“建”字可见于金文,指“建国立法”;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封建”,简单言之是指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而使之建国于封建的区域。这是上古时代部族联盟对各部族土地和人口施行的一种制度化管理方式。由此可见,所谓封建,自应有部族以来已有雏形。但封建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有人主张始于西周,有人主张始于商朝,有人主张始于夏禹。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
· 封建制度
词源最早使用“封建”(Feudal)字眼的是17世纪(1614年)的英国和法国律师,当时此词用来指称的这种制度正在迅速地消失或完全消失。封建制度盛行的时期,没有作者曾经用过此字。封建制度来自法语“féodalisme”,是法国革命期间所造的字。此字具有贬义,是用来形容任何视为不公或过时的法令或习俗。这些法令或习俗大部分或多或少与中世纪采邑制(拉丁语:Feudum,首次出现是在公元884年的一份法兰克语的文献中)有关,并且因此合成为此单一名词。英国小说家托比亚斯·斯摩莱特在其作品《汉弗雷克林可》“HumphryClinker”(1771)嘲弄此字:“每个政策、习俗、甚至性格的古怪之处都可上溯至此(封建)源头……我预计可以看到男用短裤及buttered麦酒都会归因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封建制度的历史传统罗马传统封建制度是一种政治形式,但跟土地的支配有密切的关系。罗马...
· 曹操坚持要恢复九州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也许,历史不是你认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事件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这篇文章“曹操坚持要恢复九州制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或许能够给您答案。?曹操从理论上说也是汉室的一名臣子,也需要“加官晋爵”,曹操目前的职务是三公之一的司空,他曾经代理过一段时间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车骑将军),但这一职务后来被免去了。袁绍死后全国武将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一职也空了出来,还有车骑将军,之前由汉献帝的老丈人董承担任,董承因谋反被杀,这个职务也空了出来。这时,朝廷的三公除曹操外还有司徒赵温,而太尉一职空缺,曹操曾有意让荀彧担任三公,指的可能就是太尉,但被荀彧坚决拒绝了。曹操还担任了冀州牧一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头衔,是初到洛阳迎驾时被授予的,叫作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录尚书事),算是个兼职。朝廷的九卿里,赵岐、陈纪、张俭、桓典等人因为年事已高这些年先后去世,对于空出来的职位,暂时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