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曹操72疑冢为何至今了无音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8
转发:0
评论:0
揭秘:曹操72疑冢为何至今了无音讯?,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曹操对付盗墓想出来的奇招,这招也十分厉害,厉害到至今没找到真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曹操对付盗墓想出来的奇招,这招也十分厉害,厉害到至今没找到真正的曹操墓。而曹操七十二疑冢更是引出了各种传言,有的说曹操是不在曹操七十二疑冢里面的,真墓在别的地方。

  2009年12月27日,在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墓室中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但墓室主人脸部被毁,曹操墓仍然疑云重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生前并未称帝,而是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

  根据曹操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其陵墓应当算是一座皇陵。

网络配图

  曹操一生节俭,为人生性多疑,为了防止盗墓,在自己陵墓的设计上采用“薄葬”和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措施。于是,在历史上便有了很多关于曹操墓的传说,有漳河水底说,有许城河下说,有铜雀台下说,在众多传说中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

  据传,曹操在他生前就已经对他的后事做了周密的安排。曹操对西门豹在邺城(注:今河北临漳县附近)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非常敬仰,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因此颁布了一道《终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

  无藏金玉珍宝。”其子魏文帝曹丕认真地落实了父亲的遗令,将曹操的遗体运回邺城安葬。在出殡的那一天,邺城所有城门都被打开,72具棺材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抬出城外,葬入事先准备好的墓室内。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始传天下。

  这个传说之所以流传广泛,首先是因为在漳河两岸确实有众多墓冢,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再加上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加入的“(曹操)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句子,进一步强化了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

网络配图

  曹操七十二疑冢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呢?其实,从清代起,那些座落在临漳县的曹操疑冢就不断被人盗掘,据说除了挖出瓦罐、土陶一类的东西外,盗墓者一无所获。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的文章,文章里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到此,关于疑冢的说法被彻底推翻。

  曹丕废汉称帝后,曾写过一份诏书,其中有“欲祭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因此有人认为曹操陵墓并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葬于漳河河底。临漳当地也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在清顺治年间,有一年大旱,一个捕鱼人在干涸的漳河河底发现一块大石板,于是便招人将石板掀开,发现下面原来是一个石室。石室中间的石床上躺着一个身穿蟒袍,头戴王冠的人,旁边还立有石碑,上刻有曹操的名讳。但是,这种说法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根据魏文帝曹丕的这份诏书,也有人认为,其“悲伤感切”之语,是因为漳河滚动,曹操的墓被淹没了,他无处祭祀才出此语。那么,曹操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根据魏晋到唐代的志史显示,曹操本人在生前就已经挑选好自己陵墓的位置,对丧葬的规格也做了详细的安排,其颁布的《终令》中有:“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死于洛阳,其子按照遗愿将遗体护送到魏国国都邺城,下葬至事先营建好的邺地西陵。唐代学者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写道:“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网络配图

  明朝嘉靖《彰德府志》也有关于曹操墓的记载:“曹操西使在县(旧县)西南三十里,周围一百七十步,高一尺六尺……”据此,可以推断出曹操墓确实在邺城西门豹祠的西面。然而,在临漳一带西门豹祠有多处,究竟是哪一座西门豹祠以西呢?更何况曹操遗言叮嘱“不封不树”,那么后人要寻找这样一座没有任何记号也没有坟头的陵墓谈何容易啊。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令“曹操墓”再次成为全国议论的焦点。发布会称,在河南安阳县挖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认定,该东汉大墓便是文献记载的曹操高陵。然而由于诸多疑点尚未得到求证,因此曹操墓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仍然迷雾重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网络配图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 揭秘:曹操七十二疑冢为何至今为明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曹操对付盗墓想出来的奇招,这招也十分厉害,厉害到至今没找到真正的曹操墓。而曹操七十二疑冢更是引出了各种传言,有的说曹操是不在曹操七十二疑冢里面的,真墓在别的地方。2009年12月27日,在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墓室中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但墓室主人脸部被毁,曹操墓仍然疑云重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生前并未称帝,而是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武帝。网络配图曹氏家族墓根据曹操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其陵墓应当算是一座皇陵。曹操一生节俭,为人生性多疑,为了防止盗墓,在自己陵墓的设计上采用“薄葬”和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措施。于是,在历史上便有了很多关于曹操墓的传说,有漳河水底说,有许城河下说,有铜雀台下说,在众多传说中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据传,曹操在他生前就已经对他的后事做了周密的安排。曹操对西门豹在邺城(注:今河北临漳县附近)投巫开渠的英明...
· 一代枭雄的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早年为扩大势力,干过盗墓挖坟的勾当,亲眼目睹了很多坟墓被挖开后,尸骨纵横的场面,他怕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种待遇,所以想用“薄葬”之说打消后人对他墓葬的兴趣;第二是因为他比较提倡节俭,不喜欢过于奢侈(这点值得商榷)。网络配图但曹操是极聪明的人,他知道光说“薄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理想状态就是让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墓葬在哪?这就需要在喊出“薄葬”的同时,还要广布疑冢。传说,安葬曹操的那天共有72具棺材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各个城门抬出。试想一下,那场面...
· 一代奸雄!揭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导读:曹操生前生性多疑,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呢?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网络配图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早年为扩大势力,干过盗墓挖坟的勾当,亲眼目睹了很多坟墓被挖开后,尸骨纵横的场面,他怕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种待遇,所以想用“薄葬”之说打消后人对他墓葬的兴趣;第二是因为他比较提倡节俭,不喜欢过于奢侈(这点值得商榷)。但曹操是极...
· 曹操的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
一代奸雄曹操曹孟德,生前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按理说,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其权势已经和皇帝无异,可他怎么就舍得让自己死后“受穷”呢?据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早年为扩大势力,干过盗墓挖坟的勾当,亲眼目睹了很多坟墓被挖开后,尸骨纵横的场面,他怕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种待遇,所以想用“薄葬”之说打消后人对他墓葬的兴趣;第二是因为他比较提倡节俭,不喜欢过于奢侈(这点值得商榷)。但曹操是极聪明的人,他知道光说“薄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最理想状态就是让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墓葬在哪?这就需要在喊出“薄葬”的同时,还要广布疑冢。传说,安葬曹操的那天共有72具棺材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从各个城门抬出。试想一下,那场面该多么壮观呀?单就那72口上好的棺木来说,其“薄葬”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