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康熙景陵火灾之谜:揭秘康熙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98
转发:0
评论:0
康熙景陵火灾之谜:揭秘康熙陵墓多火灾的玄机,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

  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陵在历史上共有过三次起火的记载,先说第一次。

  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大殿中的神牌。

  另一方面,这次大殿失火也波及了其他建筑。大火燃烧后,先是殃及了东西配殿,把两个配殿的琉璃瓦烤黑了,门窗烤着了。而大殿后面的三座琉璃门损失最大,琉璃件被烤坏,陵寝门被完全烤着,整个琉璃门毁于大火。

  这件事被守陵的大臣上报给了朝廷。慈禧太后一听,吓了一跳,赶忙派出两个重量级的大臣前往查办,这两个人就是赵尔巽和铁良,一文一武,既有韬略,又有胆识。

网络配图

  他们二人被派往清东陵调查火灾事故,采取的办法就是提审当事人。这些守陵人早吓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提审、分析、调查,结果大吃一惊:这场大火居然是一场怪火。

  “一怪”是起火原因奇怪。我们国家的古建筑由于没有避雷设施,很容易在雨季被雷火击中而起火,这在北方很普遍。旧历二月二十日,这个季节北方不会打雷,不打雷就没有雷击起火的可能。怎么能把这么一个大殿烧毁呢?

  “二怪”是起火的地点不对。按常理,大火都是在地面开始起火,没有在房檐起火的,而这次大火就是在房檐突然起火。

  于是,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不久,就传出了一些极为可怕的说法。

  最终的说法是那些守陵人所为。这些守陵人怎么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呢?原来,这些人平时可能偷过景陵的祭器,为了掩人耳目,或者怕被人察觉,便放了一把火,把大殿给烧了,从而混淆视听。

  赵尔巽和铁良这时就像两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两位一想,干脆来个明哲保身,难得糊涂,上了个折子,结论是这是一场怪火,无从查考。第二次大火是一股奇火,发生在1945年。

  这场火不是发生在地面上,而是发生在地宫里,确切地说,这场火是从康熙皇帝的棺材之中喷出来的。据盗陵犯交代,他们为了盗取康熙帝棺材之中的宝物,命令砸开那个最大的棺材。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斧头劈向棺材,根本劈不开。于是,找来了一把大锯,奋力锯棺,就在将要打开的一刹那,从棺材之中居然喷出一团大火,这团火就像一个圆球一样窜出来,直接扑向两个人,很快就烧坏了他们的脸和身上的衣服,吓得他们赶紧扔下大锯。而当他们第二次再用斧劈棺的时候,居然再次喷出火来,又烧坏了盗贼的脸。难道是机关暗器吗?

网络配图

  从康熙皇帝棺材中喷出的这股奇火,最终也没人解释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景陵的第三场大火最令人遗憾,它烧掉了康熙大帝的一世英名,因为这场大火烧掉的是景陵的大碑楼。这次大火发生在1952年7月14日,因雷击起的火。

  景陵的这个大碑楼有许多独到之处,开创了清陵的几个第一。

  第一次由皇帝亲自书写碑文。雍正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那就是亲自书写了大碑楼上的文字,有4300多字,这是他的首创。

  第一次皇帝在碑楼上签章画押。我们今天的名人书法都要签章,那才值钱。可是,之前的皇帝碑文上面,再有名的书法家也不敢盖章,而这次是雍正皇帝亲自书写,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诚心、虚心和小心,在碑文的末尾,他特地做了一枚篆字章,文字内容是“雍正尊亲之宝”。

  第一次做成了双碑,这也同样是破天荒的。为什么要做两个石碑呢?原来是不得已的。王公大臣为康熙撰写大碑楼上的文字时,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留下了4300字汉字,不能再减了,因为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功绩实在太多,事情也多,文字少了概括不了。文字做好后,在同一个石碑之上刻汉文和满文,这是祖制。可是,这么多文字要刻在同一石碑之上,装不下怎么办?顺治在位时间短,只有1800字,一块石碑可以装下,康熙的却装不下。于是,王公大臣建议做两块石碑,一个刻汉文,一个刻满文。雍正帝批准了。

网络配图

  1952年7月14日,正是一个雨季。一个电雷劈到了大碑楼的殿脊,大火烧了起来,不仅烧毁了建筑,连里面的石碑也被烧毁了。

  景陵发生的这三次大火,改变了景陵的命运。隆恩殿的怪火,烧毁了康熙帝的神位;棺材之内喷出的所谓奇火,虽然吓坏了盗贼,但是最终没能保住棺材的平安,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大碑楼的大火,则将康熙的丰功伟绩烧个精光。试想,如果当初康熙像他的父皇顺治那样,火化了棺椁,或许掘棺扬尸的灾难就不会发生,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估计这位“千年一帝”从未想到自己身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康熙埋葬在景陵为何棺材多次喷火引发火灾?
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古代的大人物们出场方式都十分特别,往往都伴有雷雨大风等灾难性的天气,用古代人的眼光看的话,这就是天降大任。一般这种事情都发生在皇帝身上,别说出场方式,就连他们出生的时候也跟一般人不一样,不是天上有一只飞牛就是流星坠落,反正是要轰轰烈烈的就对了。网络配图别以为这是现在我们幻想的,这是史书中记载的,至于你们信不信,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之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的生前和死后也十分不同。比如说康熙埋葬的景陵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火灾,流传的民间的说法就是埋葬康熙的棺材是可以喷火的,实事求是的说,这种说法似乎并没有科学的解释,但是现在有很多事情都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但是他们依旧存在啊。网络配图有人说古代建筑大部分都是砖木结构的,在遇到雷雨季节的时候就是容易发生火灾。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的话,那你就太小瞧古代人了。对于很多古代皇帝的陵墓来说,他们都拥有先进的防火防雷措施,并...
· 为什么康熙的陵墓叫景陵?
“景”就是“大”、“光明”的意思,所以以此宣扬康熙功德。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唐山遵化马兰峪清东陵昌瑞山脚下,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十日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完工。景陵北依昌瑞山,建筑布局由南往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下马碑、神厨库、牌楼门、神道碑亭、二柱门、台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以一条宽9.70米的神路贯穿成一个完整的序列,该神路南与孝陵神路衔接,北端直达宝城,弯环如龙,盘曲有情。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建筑规模总体上是以孝陵为蓝本,但局部又有所改创。如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在葬在葬制上也有重大变革,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另外还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
· 火灾
火灾特性成长性:火灾从开始之后到扑灭之前,具有无限度疯狂扩大之特性;而且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延烧之面积约与经过时间之平方成正比。浮动性:火灾的严重程度受气象环境、燃烧物体、建筑物结构及地形地物等各种因素影响,并呈现复杂现象进行。偶发性:火灾往往纯属突发状况,无法事先预测,由此也就无法采取灾前止损或防备措施。盲目性:火苗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思考能力明辨孰轻孰重,但凡火苗触及到的任何东西均可能完全烧毁,就像俗话说的“水火无情”。火场常识防范未然:定期检查设备使用年限、有无易燃物等,并准备灭火器、安装烟雾侦测器。另外必须记忆建筑配置以便逃出或待援,除了动线,只要既有合法规的门与可开启的窗(阳台)的水泥房间就可以当救生室,即使同楼层都是大火,火灾生存时间通常在数小时以上。小火快逃:开始有火苗时,若有机会考虑在30秒内尝试控制,避免形成小火灾。但一旦形成火灾,或如果没有灭火器就以逃生第一。分秒必争:
· 康熙死亡真相之谜康熙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1722年康熙年纪已经69了,按照旧例他要前往南苑进行秋狩,在这次的秋狩途中,康熙渐感身体不适,所以在当年十一月初七回到了北京,然后一直在畅春园疗养。到了十二日,康熙自己觉得身体有所恢复,这让宫中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但是第二天,康熙健康状况再次恶化,当天八位皇子奉召入宫,其中包括雍正。图片来源于网络正是这一天晚上康熙驾鹤西去,遗诏中康熙将皇四子胤禛列为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日后的雍正。雍正即位后,民间传言康熙是被雍正害死的,在雍正时期有个文人名叫曾静的就说,康熙病重前,雍正进了一碗参汤,然后康熙就驾崩了。也有研究清史的学者认为康熙当年的病情并不严重,为何突然死亡,的确让人生疑,而且当时一名康熙身边的意大利籍传教士马国贤也说康熙死的时候痛苦万分,即便不是被毒杀,想必也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所以民间也传言康熙是死在雍正联合隆科多、年羹尧等人的阴谋之下。但是也有人认为雍正的继位是合理的,这是康熙苦心...
· 古建筑火灾
古建筑火灾较一般建筑火灾具有许多特殊性,由于其所处环境、交通条件、建筑构造、文物价值、消防设施等情况的特殊,发生火灾后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和扑灭,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文章从古建筑火灾特点人手,探讨了古建筑火灾的扑救措施,旨在寻求扑救古建筑火灾的最佳方法。古建筑火灾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有众多的古建筑被毁于火灾,如今幸存下来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也历经过火劫。据有关资料显示,建国后的55年里,我国有数百座古建筑遭受过火灾不同程度的洗劫,使古人留下的许多珍贵文物古迹化为灰烬而不复存在,其损失无法用金钱估量。古建筑发生火灾有其客观原因,但多数与人为因素有关。由于古建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火灾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易四难”。古建筑主要结构多为木材,下部大多以高大台基相托,上立木柱以支承巨大的屋顶,用大量木材加工制作斗拱、梁、衍、椽、望板等构成的大屋顶,包括天花板、藻井部分架于立柱上部,顶上以灰背、陶瓦、鎏金瓦等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