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何说夷陵之战赔上了刘备性命更葬送了诸葛亮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8
转发:0
评论:0
为何说夷陵之战赔上了刘备性命更葬送了诸葛亮,夷陵之战也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历史阶段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

夷陵之战也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历史阶段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夷陵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网络配图

公元219年,孙权一方偷袭荆州得手,击杀了关羽等蜀汉将领。一年后,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益州登基称帝,与此同时,刘备正式决定发兵攻打吴国。在得知刘备即将伐吴的消息,孙权指派诸葛瑾来求和,不过遭到刘备的拒绝。另外,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标志着夷陵之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伐吴的兵力被夸张到了七十多万。而根据陈寿的《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刘备起初的率领的军队数量在三万人,后来得到沙摩柯等五奚蛮夷的加入,但总的兵力估计在五万人上下。至于东吴这边,孙权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开赴前线,抵御蜀军。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军几乎全军覆没,阵亡数万人。在刘备逃到白帝城后,东吴军队一路打了过来,希望攻占永安。不过,幸好赵云及时带领军队赶到,促使永安的防守军队数量达到了两万人,这才避免陆续进一步扩大战果。不过,刘备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网络配图

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呢?在笔者看来,刘备早就有讨伐吴国的念头,不过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首先将枪口对向了西边的益州和汉中。对于刘备来说,关羽之死是发动夷陵之战的直接原因。不仅关羽死掉了,杀了张飞的叛徒竟然也投奔到了吴国。桃园三结义的情义,数十年来的出生入死,患难与共,都促使刘备要有所行动。不管刘备是真的仁义还是表面仁义,他对于关羽和张飞的死,都必须表现出自己义气的一面。 

当然,讨伐吴国也是来自于刘备希望获得民心威望的私心,甚至有和诸葛亮斗气,也即证明自己的意味。刘备在夷陵之战就已经登基称帝,但是蜀汉国的建立,诸葛亮无疑功高盖主了。尽管孔明忠心不二,但刘备迫切需要功绩来加强自己的君主权威。

网络配图

由此,刘备撇开诸葛亮,留下赵云等将领,发动了这场夷陵之战。很可惜的是,刘备的愿望落空了。离开了诸葛亮,自己真的就玩不转了,或许是觉得没有颜面再回到蜀汉朝廷,刘备在白帝城结束了自己性命,将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但是,一场几乎耗尽蜀国国力的失败,让蜀汉只能偏安在西川一隅。自此决定了诸葛亮隆中对的落空,更击碎了诸葛亮恢复汉室的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什么说夷陵之战赔上了刘备的性命更葬送了诸葛亮
夷陵之战也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历史阶段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夷陵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网络配图公元219年,孙权一方偷袭荆州得手,击杀了关羽等蜀汉将领。一年后,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益州登基称帝,与此同时,刘备正式决定发兵攻打吴国。在得知刘备即将伐吴的消息,孙权指派诸葛瑾来求和,不过遭到刘备的拒绝。另外,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标志着夷陵之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伐吴的兵力被夸张到了七十多万。而根据陈寿的《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刘备起初的率领的军队数量在三万人,后来得到沙摩柯等五奚蛮夷的加入,但总的兵力估计在五万人上下。至于东吴这边,孙权任命右护军、镇...
· 夷陵之战:赔上了刘备的性命更葬送了诸葛亮的幻想
夷陵之战也被称为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历史阶段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夷陵之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前两场分别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公元219年,孙权一方偷袭荆州得手,击杀了关羽等蜀汉将领。一年后,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益州登基称帝,与此同时,刘备正式决定发兵攻打吴国。在得知刘备即将伐吴的消息,孙权指派诸葛瑾来求和,不过遭到刘备的拒绝。另外,蜀汉猛将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至于江州,与刘备会师,但在出发前,被部下张达、范强所杀,标志着夷陵之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备伐吴的兵力被夸张到了七十多万。而根据陈寿的《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刘备起初的率领的军队数量在三万人,后来得到沙摩柯等五奚蛮夷的加入,但总的兵力估计在五万人上下。至于东吴这边,孙权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三国时期有三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夷陵之战就是其中的最后一场,发生在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被孙权擒杀之后。刘备借口为关羽复仇,同时也要夺回必争之地荆州的所有权,出兵东吴。但是,刘备并没有在出征之前带上一向为他出谋划策的诸葛亮,那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刘备没有让诸葛亮一同前去呢?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场战役由刘备御驾亲征,但是没有带上诸葛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刘备这次出征东吴是“以怒兴师”,恃强冒进,无论诸葛亮如何劝阻都不行。当时吴国偷袭荆州,俘杀关羽,刘备闻之大怒。无论从战略上讲(二路出兵),还是从道义上讲(为弟报仇),刘备都是要夺回荆州的。只不过,当时荆州已失守,而蜀汉政权也建立未久,更重要的是在内部稳定,需要休养生息。...
· 夷陵之战与刘备之死
曹丕和刘备即位当上皇帝的消息相继传来,孙权也立即请了方士占卜吴地是否有天子之气。孙权对称帝并不是没有野心,但是因为他既不是汉的后裔又没有能够接受禅让的有利条件,所以就只能从占星预言里找根据了。这时,吴的内部不断发生山越的反乱,外部又有可能受到刘备的攻击。孙权决定隐忍自重,先不考虑称帝之事。221年四月,刘备刚一即位,孙权就把都城移到长江中游的鄂州,并改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积极准备迎击来自刘备的进攻。果然,这年七月,刘备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孙权。对刘备的这个决定,赵云等多数臣下都再三劝阻,认为当前大敌是曹丕,而非孙权。可是刘备根本不听。孙权也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向刘备求和,刘备断然拒绝。这样刘备开始向吴进兵,首先占领了荆州最西边的巫县,然后沿江顺利到达秭归。刘备为什么一意孤行不顾周围反对坚持要东征伐吴,通常都认为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且在将要出征之际,张飞又被暗杀,暗杀张飞的人又投奔了孙权...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连营七百里?
话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以给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夷陵之战,前后耗时一年附近,这场战役是三国时期一个比较著名的战役,此战之后,刘蜀损失惨重,被东吴大都督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几乎全军覆没,只身逃往白帝城。此战之后,刘蜀政权大伤元气,三国鼎立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这也是夷陵之战成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重要原因。然而刘备的失败在历史上早已有了定论,就是人家说的不该七百里连营,犯了兵家大忌。话说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真的犯了兵家大忌么?他真的不知道用兵么?实际上但是七百里连营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好的战术,稳扎稳打的表现,根据地理环境来说,连营确实可以避免吴军的袭击。只可惜陆逊捉到破绽,最终导致蜀军惨败。七百里连营到底是对是错呢?首先,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从秭归出发,沿长江一线直达夷陵,这一代地形狭长,刘备要是想东进,必须经过这一带。刘备为了防备魏军和吴军,不得不连营七百里;其次,刘备东征,先锋部队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