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殷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殷纣王的诗有哪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1
转发:0
评论:0
殷纣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殷纣王的诗有哪些,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纣王年轻时天资聪明,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

  殷纣王,商朝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纣王年轻时天资聪明,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能力也强,而且非常力气大,据说能空手与猛兽打斗,是一个能文善武的强人。纣王继承王位后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致力改革,发展生产,不杀奴隶,改变陈旧的观念。 

  纣王像

  曾经在深山操练军队,铸造兵器,率领重兵征服其他地方族人。他把其他族人和中原统一起来,把中原一些先进的文化带到了淮河、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华名族的统一打好了基础。纣王征服其他名族以后,国土得到了扩大,他致力于发展农业,人民的财粮增多,生活富足。但是征服其他名族的胜利却使得纣王骄傲跋扈起来,特别是晚年的纣王,昏庸无道,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纣王对苏妲己之言惟命是从,肆意杀害无辜,群臣进谏不予理睬。纣王的叔父手足不是被杀就是装疯卖傻得以保命,众叛亲离。后来周武王乘机联合众族,数万强兵,与纣王会战,纣王仓皇组织奴隶应战,却不想节节败退,最后逃到露台身亡。

  然而后人对纣王却是有争论的,纣王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庸君,再加上后人的想象,把这一段历史写成了《封神榜》。不过,有观点认为,很多对纣王方面的评价存在着历史的偏差。有些文书对他的指责却不多,甚至有些文书称赞纣王的是一位难得的英王。无论如何纣王征服其他名族,经营东南,把其他名族和当时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功不可没的。 

  纣王的诗

  纣王的诗有两首很出名,一首是写给女娲娘娘的,一首是写给宠妃妲己的。  

  纣王像

  第一首诗是《封神演义》中封神的开端。纣王在女娲娘娘的大殿里看见她的雕塑,觉得女娲像多姿,于是写诗赞美女娲娘娘脸蛋娇如梨花、艳如芍药、衣衫飘飘起舞,甚是好看。本来赞美女娲美丽也无可厚非,可是最后一句话是“取回长乐侍君王”,就让整首诗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分明是亵渎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是人世间的造物者,天地万物的母亲,岂能是凡夫俗子可以亵渎的。女娲娘娘惩罚纣王,派九尾狐迷惑纣王,自此以后,纣王的心性大变,不仅纣王个人命运改变了,还改变了商朝的命运,纣王落得自刎于摘星台,商朝被周朝灭国。

  第二首是写给妲己的,妲己就是女娲娘娘派到纣王身边,迷惑纣王的,传说是只九尾狐。历史上的妲己是苏氏之女,长得倾国倾城,纣王对她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他所做的荒唐事,大部分都是受妲己魅惑,或者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最后妲己被周武王打得魂飞魄散,不得超生。历史上的妲己是和另一位妃子一起上吊自杀的,身体被周武王他们拿来用箭射和用鞭子抽,最后还把脑袋砍下来,挂在城墙上,供人观看。纣王想到曾经一起的快乐日子,写了首诗来纪念她。

  这两首诗都是七言的,和当时的写作方式完全不同,推测应该是后人依据当时的情景写的,以供观赏。 

  纣王墓

  纣王本名受,或是受德,是商朝最后一位帝王,因为荒淫,暴戾,被周武王称其为纣王,后人也就都延用了这个名字。  

  纣王墓

  纣王的墓在河南淇县的城东12里淇河的西岸,主墓上刻有“纣王之墓”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占地大致有一百多平方米。右靠近依灵山,左边至淇水,圆围周长有十多丈、高有三丈多高是一个特大的土丘,墓前石碑的东边,还并排立着五座石碑,那五座石碑上,分别刻着铭文、诗文,还有这更墓的陵后的陵名,纣王墓后面还有妲己墓。

  纣王墓的来历,还得从他在皇位说起,纣王一生荒淫暴戾,筑酒池,修肉林,建鹿台,乱用酷刑,杀忠臣,信小人,种种恶劣行径,让人闻着惧寒,引发民间,以周武王为首,带着起义军,直逼朝歌,纣王见大势尽去,便身穿华丽衣袍,攀直鹿台,而亡。

  纣王临死前给自己的儿子留下遗命,要求将其埋在最低洼之处,其实这不是他的本意,他原想是希望可以被埋藏在最高地的,只是他的儿子一向叛逆,总爱和他唱反调,纣王心想以为说最低处,他就会将他放到最高处的,可是这次他儿子却是觉得一直没听他的,现在他都死了,就听了一次他的话,可是最低之处,莫过于水下了,于是纣王儿子便让人截断水流,打井将其安葬,安埋妥当,恢复水位,水依然从上面流过,只是后来水位渐渐偏移,纣王墓才慢慢显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纣王的同胞兄弟微子去殷是当时的无奈之举?
微子,名启,是纣王的同胞兄弟,“微”是微子的封地,他最开始封地在山西潞城市,后来前往山东梁山,所以潞城和梁山也称为微。图片来源于网络微子去殷的历史背景是商朝末年,纣王残暴无道、骄奢无度,听信奸臣和妖姬的谗言,残害忠臣,微子多次劝阻君王,都没有作用,当纣王的叔父——比干因劝谏被当众剖心以后,他知道再劝解只会引来杀身之祸。微子之前劝阻纣王的行为已经让奸臣对他怀恨在心,如果继续留在殷商,还是会落得悲惨的下场。微子权衡左右,才决定离开。微子去殷,不是贪生怕死,是顺势而为。商朝在纣王手中已经岌岌可危,他留在殷商,既改变不了纣王的德行,也改变不了商朝的命运,更改变不了历史的走向,他只能离开。微子去殷,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前有比干剖心,后有箕子佯狂,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条路,要么死,要么狂。箕子已经疯狂,他不可能也跟着狂,那么只能选择死。商朝所有的人都知道比干来找过他,他也是死在第二次来找他的路上。这种情况...
· 河南省淇县城东朝歌镇殷纣王墓
殷纣王墓位于今河南省淇县城东朝歌镇,规格是长50米,宽15米,高7米。中文名殷纣王墓地址今河南省淇县城东朝歌镇重新立碑1987年9月尺寸长50米,宽15米,高7米殷纣王墓简介�]纣王陵在今河南省淇县城东朝歌镇南淇河西岸。纣王在同周武王牧野大战失败后,登上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周武王为显示他不绝人祀的仁君风范,允许纣的后代葬其遗骨。纣王的儿子武庚遵照纣“死后葬于淇河之中”的遗命,命人截断淇水,在河床上凿竖穴而葬,封口后,河水照流。后因河道东移,河床日见冲刷变低,纣墓露出,又渐与堤岸连在一起。纣王墓呈长方形,为土冢,长50米,宽15米,高7米。墓前原立一通巨碑,上篆书“殷纣辛之墓”。今已不存。1987年9月,重新立碑一通,上镌周谷城题“纣王之墓”。墓冢四周林木葱郁,东侧有清澈晶莹,宛若玉带的淇水萦绕,整个墓区内清净素雅,风景宜人。纣王陵附近还有妲己墓。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D公元前1...
· 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
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中华宋氏网2008年12月24日小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殷,以祀殷商。武王死后,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奉成王之命平安叛乱。公元前1039年,周成王封纣王胞兄微子启于宋国,都睢阳,即今商丘。微子与箕子、比干被称为“殷之三仁”。他与微仲衍和帝辛(纣王)是同胞兄弟,因其母生微子启和微仲衍时为贵妃,身份低贱,而生帝辛时已成皇后,所以,微子启和微仲衍被称为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宋后,颇有德政,深受宋国臣民的爱戴。死后葬在了商丘城西南25公里青冈寺(今路河青冈寺)。微子因其长子早死,故将王位传位其弟微仲衍。微仲衍便是孔子的十四世嫡祖。微仲衍传子宋公稽,稽传子丁公申,申传子公共。共未传子而传弟炀公熙。共之次子鲋祀不服,将其叔炀公熙杀害而自立,称为宋厉公,封其兄弗父何于栗(今夏邑),任宋国国卿。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
· 梅殷为何不勤王?梅殷是一个怎样的人?
梅殷为何不勤王?梅殷是一个怎样的人?1301人参与2020年01月06日16:01分类:中国历史梅殷是朱元璋女婿,并且被安排辅佐建文帝朱允炆。不过靖难之役爆发后,梅殷手中握有兵权却不勤王,最后朱棣率领燕军以弱胜强击败了南军,成功顶替建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不少人好奇梅殷为何不勤王,而且还降于朱棣,梅殷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朱元璋曾评价梅殷,说他“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不知道这算不算朱元璋看走眼了,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一起了解下梅殷这个人物。朱元璋逆袭成皇帝后,为了万代江山着想,开始大肆屠杀功臣,结果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几乎被屠杀殆尽。而在继承人上,朱元璋也大费脑筋,他最开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但后来朱标竟然英年早逝,打了朱元璋一个措手不及。随后,朱元璋没有改立呼声最高的朱棣为太子,而是令皇孙,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据悉,朱元璋为了确保孙子朱允炆能坐稳坐牢帝位,他在去世前,为朱允炆...
· 殷阁老殷士儋
殷士儋(1522年D1581年),字正甫,又字棠川,济南历城人[1],因官至内阁大学士,人称“殷阁老”。人物生平]编辑殷士儋自幼勤奋好学,嘉靖十九年(1540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任翰林院检讨。后充任裕王朱载(即隆庆皇帝)的讲官。后又迁为右赞善,进官洗马,仍负责教育裕王。隆庆元年(1567年),升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事务,进礼部右侍郎,不久又任吏部右侍郎。翌年春,升为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务。冬,又回礼部掌理部务。隆庆三年(1569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后晋升少保,改为武英殿大学士。隆庆四年(1570年)正月,发生日食和月食。殷士儋借此上疏言事,提出“布德、缓刑、纳谏、节用”等建议,令大小官员关心民间疾苦。不久,进为太子太保,一年四季进讲《祖训》、《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深得隆庆帝嘉许。但遭到首辅高拱的排挤打击。隆庆五年(1571年),殷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