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桂剧起源于什么时候 桂剧的特点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4
转发:0
评论:0
桂剧起源于什么时候桂剧的特点是什么?,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在广西已有昆腔,随着高腔和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发端于明代中叶,明末清初在广西已有昆腔,随着高腔和弋阳腔相继传入,各曲种相互融合,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结合高、昆、吹、杂等五种声腔艺术的桂剧。  

  桂剧

  桂剧的剧目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兄弟剧种相似。 

  桂剧的声腔以“弹腔”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其“弹腔”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大类。它们的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 

  桂剧

  桂剧的伴奏乐队亦与其他皮黄系统的剧种一样分为文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

  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

  桂剧的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西-桂剧
桂剧是广西的主要地方剧种,自明末清初形成以弹腔(即皮黄)为主的兼有高腔、昆腔、吹腔、杂腔小调等五种声腔的戏曲艺术。桂剧剧目丰富,有“大小本杂八百出”之说。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侧重做工,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戏,也多是文做。传统桂剧《拾玉镯》剧照(组图)传统桂剧《打棍出箱》剧照新编桂剧《梁祝情愫》剧照
· 中国传统地方戏剧之"桂剧"
郑子明(桂剧脸谱)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桂林戏”、“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等。它主要流传于广西桂林、柳州一带“官话”地区,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剧种。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剧种相似。它融合、吸收昆山腔、弋阳腔和乱弹等几种戏曲声腔,形成了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五种声腔艺术的剧种。项羽(桂剧脸谱)历史沿革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清雍正年间(1723-1735),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祁阳班在桂林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桂林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道光年间(1821-...
· 中国传统地方戏剧之“桂剧”
郑子明(桂剧脸谱)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桂林戏”、“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等。它主要流传于广西桂林、柳州一带“官话”地区,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剧种。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剧种相似。它融合、吸收昆山腔、弋阳腔和乱弹等几种戏曲声腔,形成了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五种声腔艺术的剧种。项羽(桂剧脸谱)历史沿革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清雍正年间(1723-1735),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祁阳班在桂林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桂林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道光年间(1821-...
· 日本和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起源于什么
屋形船是日本和船的一种,船上可供人享受宴会和餐点,同时这种船还会有屋檐和坐席。也可称作楼船。历史早在平安时代,屋形船的原型就被贵族们用来游玩使用。兴盛于河流维护整顿日渐进步的江户时代,是领主和富商们在赏花、赏月、赏烟花等游玩时的佳选。尤其是隅田川的屋形船,使用了金银漆制的装饰品,非常豪华。一直到延宝年间(1680年左右)是其全盛期,后因天和2年(1682年)的大船建造禁止令而开始衰退。在明治维新后又继续繁荣了一阵子,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后“文化转型”“河水劣化”(水质污染)等,屋形船就此。在昭和时代末期由于泡沫经济的繁荣和水质的改善,水上观光也开始采用了屋形船,这一趋势被重新改善。屋形船的现状全长20米左右,核载人数在15~80人。除去少数业务专用(驾驶、烹调)空间,大半都是做客用空间。主要包括贩卖团体票,但是散客拼船购买也是可以的。除了向船宿直接申请以外,还可以通过附近酒店的住宿...
· 诗词起源于什么时候诗词起源于
诗词起源于什么时候诗词起源于乐生诗,诗蜕变成词。诗人为追求诗完美音节组合以产生优美的音切,当达登峰造极时,发生了自身否定,格律式诗变成声律式的词。前人说,诗到西昆,其技法己穷,其不得不变为词者,势也。(易),一阴一阳谓道。化而裁之存乎通,推而行之存乎变。是道之通变,亊物能健康发展,这也是有古文明之称的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的所在,沈约考乐经云,乐经亡于秦,考诸古藉,惟礼记有乐敎之文,他书不云有乐经,大抵乐之纲目具于礼,其歌词具于诗,其铿锵鼓舞则传于伶官,非别有经为圣人手定也。可见,古代诗礼乐是一体,沈约为提高诗的质量,分汉字为四声,因之出现了声律,加以汉乐府的音律,六朝出新体诗,唐出现近体诗,中唐出现曲子词。词诗同源,均同于总乐。是乐变化发展的结果。故前人总结自古诗变乐府,又自乐府变长短句。词出现于中唐。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典盛,传统的诗歌清乐吸收了西域胡乐优奌,成大众喜爱的燕乐,亦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