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夫妻离婚的条件:古代男人们休妻的七条标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29
转发:0
评论:0
夫妻离婚的条件:古代男人们休妻的七条标准,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七出和七去的内容七出一词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七去的内容如下: 

  七出内容

  一、“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二、“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

  三、“淫”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

  四、“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嫉有害于家族的延续。 

  五、“有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七出

  六、“口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七、“窃盗”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七出内容与之类似,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整体来看,七出和七去的内容大多是以夫家整体家庭家族的利益为考量,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家或丈夫就可以提出离婚。相较而言,妻子要主动提出离婚的义绝,条件就严苛得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七出七去:中国古代历史上男人们休妻的七条标准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七出和七去的内容七出一词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七去的内容如下:一、“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二、“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
· 古代夫妻可以离婚吗?
冷门知识历史知识我国古代夫妻可以离婚,且在西周以前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逐渐建立,但家庭基础并不稳固,《周易》中记载了许多妻子离家出走、男子招赘、寡妇抛弃孩子改嫁等现象。唐宋时期,随着夫权意识不断强化,法律规定"妻妾不能擅去其夫”,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向官府申诉离婚。古代贵族离婚有一定的仪式。《礼记》中就有相关记载,不但有夫出妻的仪式,也有妻出夫的仪式。仪式上,双方都要以谦辞自责,首先要重述夫妻缘分,接着说明离婚原因,如个性不合等等,最后要互相送上离婚祝福。由于婚姻关系涉及双方家族,所以离婚仪式需要两家父母、亲戚共同做证。古代虽可离婚,但不被提倡。例如宋代以后,士大夫多认为出妻的人没有品行,所以离婚率非常低。
· 今夫妻家暴不愿离婚,那么古代夫妻关系又是如何处理的?
婚姻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点,今有夫妻家暴不愿离婚,其中夫妻家暴的行为肯定是不能够容忍的,但是为什么不愿离婚,大概也就只有当事人能知晓了。其实夫妻关系是有婚姻而产生的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要经营好家庭关系,那么夫妻关系肯定也是需要处理好的。在古代,也许大家想到更多的是一夫多妻制,但其实古代的夫妻关系也是有非常令人羡慕的,他们十分恩爱,以致到现在还会有人去讨论他们,那么古代有哪些恩爱的夫妻令人羡慕,你知道吗?图源自网络第一对:张敞画眉这算是一个成语了,其表面意思就是张敞帮助妻子画眉,但其更深刻的含义就是比喻夫妻两个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张敞是京兆尹,做官处事十分快捷,赏罚分明的,碰到恶人的时候也不会姑息,并且在朝廷商议大事的时候,他回引用据典,处理事宜,还有就是他没有什么做官的威仪,从此可以看出张敞是个比较亲切的人。也是这么一个人,他在家中,时常帮助他家的妻子画眉毛,他和他的妻子的感情是很...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休妻有哪些标准?古代休妻制
在中国古代主要夫妻离异方法,主要有三种——“七出”、“和离”、“义绝”。不过在介绍这三种之前,先看看国家强制离婚的几种情况(义绝其实也是一种国家强制离婚的制度,不过在后文单列,先不述及)。《唐律,户婚律》中列了以下几种婚姻形态是必须由国家强制拆离的。第一大类,是基于血缘,宗族关系的,比如同姓(同宗异姓也在此列)不婚,缌麻(五服之内)不婚,第二大类,是基于孝义,道德范畴之内的,比如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婚,已婚者不得再行婚配(古代重婚,指的是再娶一房正妻,娶妾当然可以)。第三大类,是基于国家公器使用,社会的公议诉求,比如地方官吏不能在管区内与当地民户结亲(上任之前既有订婚,或者三辅之内,官员之间家世婚配不在此列),不得娶逃亡妇女。第四大类,是基于社会地位基础上的,比如良贱不婚(杂户,奴婢,乐工不许与良户通婚,所以说杨丽娟女士要自重,因为即便是在古代,华仔的豆腐你也是吃不到的)以上各种情况,依照唐律...
· 古代男尊女卑的地位是如何之重想休妻就可以休妻吗
还不知道:古代休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装影视剧中,常有这样一幕:婆婆因为儿媳久不生育,就要儿子休掉妻子,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有这样一幕:夫妻恩爱愈加时,公婆却认为儿媳令儿子耽于美色爱情,不思进取,而让儿子休妻。南宋诗人陆游与其前妻唐婉就是因为太过恩爱而被陆游母亲生生拆散。在古代男权之上的社会环境下,女子的境遇不言而喻,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休”。古人把离婚称为“出妻”,更是把离去之妻称为“弃妇”,女子境遇不言而喻。但古代并非想休妻就可以休妻,丈夫及其家族若想休妻,其妻子必须符合七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这便是我们常听到的“七出”。“七出”也叫“七去”、“七弃”,从内容上看,本质上是维护南方利益,是对于妻子的压迫,但是不符合“七出”中任意一条的妻子是不能被休掉的,这样一来反而保护了女子不被任意抛弃。这“七出”分别是:一,不顺舅姑,意为不孝顺男方父母;二,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