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鳌拜的人生三部曲:他如何对抗多尔衮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4
转发:0
评论:0
鳌拜的人生三部曲:他如何对抗多尔衮的?,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

网络配图

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实际上是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在这种形势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衷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福临即位,改明年为顺治元年。

多尔衮摄政之后,党同伐异,擅权自重。他首先打击的就是他的争位对手豪格及其拥护者。鳌拜本是豪格的坚定拥护者,又不阿附多尔衮,也遭到残酷打击。在多尔衮摄政期间,鳌拜受到的大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发生在顺治初年。顺治元年,鳌拜随英亲王阿济格征讨退守陕西的李自成大顺军,立有大功。顺治二年八月,阿济格因为没有及时奉旨班师,而且谎报战功,受到处罚。阿济格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人粗暴,藐视小皇帝,私下呼为“孺子”。清廷谕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会同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称上为孺子”之语传示晓谕。谭泰顾及英亲王情面,没有照办。鳌拜也因听从了谭泰之言未奉行谕旨,结果不仅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后来谭泰又与索尼相仇,互相攻击,鳌拜因庇护索尼再次获罪,几被革职。

网络配图

第二次发生在顺治五年(1648)。当年二月,征讨张献忠大西军的豪格大军凯旋回京。参领希尔良因冒功邀赏一事遭到处罚,鳌拜也以勘察不实而被议处“应革职,罚银一百两”。三月,贝子屯齐告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拥立肃亲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种种罪状。鳌拜诸人谋立肃亲王之事也被同时告发。多尔衮借此事兴起大狱,严讯诸人。最后,鳌拜以欲立豪格、与诸人盟誓等罪名论死,得旨“罚锾(huán)自赎”。四月,侍卫廓步梭又告发鳌拜在皇太极死时“擅发兵丁守门”,再次论死,改革职为民,得旨免革职。鳌拜虽以大功凯旋,在短短数月间却被论死两次,可见其所受打击之严酷、境遇之窘迫。 

鳌拜所受的第三次打击是在顺治七年(1650)。这年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想请顺治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之,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免死罚赎、降爵。是年十一月,多尔衮死,顺治亲政。

网络配图

顺治亲政后,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极为敬重,视为心腹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自教武进士骑射,等等。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临鳌拜府邸去看望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文皇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朝夕侍侯。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侍候,都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深获顺治帝的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鳌拜与多尔衮的对抗:鳌拜和多尔衮哪个更厉害?
鳌拜与多尔衮的三次对抗鳌拜不仅是战场上的一员骁将,也是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亲贵在帝位继承上出现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成为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鉴于当时紧张的局面,鳌拜等严加戒备,密令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八月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当会议之中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
· 皇太极视他为耳目他誓立豪格与多尔衮对抗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太宗猝死于盛京后宫,生前没立皇储,身后帝位空悬。两黄旗大臣从利害关系而论,希望由皇子继位,以继续保持两旗为皇帝亲率的优越地位。太宗诸子中,肃亲王豪格是皇长子,已成年,军功卓著,且有能耐。两黄旗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往肃王家中,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为太子,私相计议”(《清世祖实录》卷三十七),即立豪格继帝位,以福临为太子。网络配图八月十四日,代善召集王公大臣于崇政殿讨论继位人选。当天清晨,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太宗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沈阳状启》记载了这一场剑拔弩张及之后急剧变化的场景:诸王皆会于大衙门。大王(代善)发誓曰:“虎口,帝之长子,当承大统云。”则虎口(豪格)曰:“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固辞退去,定策之议,未及归一。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衣于...
· 多尔衮和鳌拜哪个厉害鳌拜怎么死的
多尔衮文功武制,帅数万亲兵进入北京城,并在武英殿称制,定议迁都于此,开始了清廷对北京的统治。因多尔衮政绩卓著,先后封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鳌拜本人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皇太极十分欣赏鳌拜的英勇善战,论功行赏,封三等男,赐“巴图鲁”号。鳌拜以后又屡建大功,崇德六年,松锦会战中,他“以步战败明军步军营,功最”(《清史列传》二册)。明总督洪承畴率大军十三万来援,皇太极亦亲率大军应战,鳌拜“辄先陷阵,五战皆捷”,明军败遁。皇太极命鳌拜追杀,又获全胜,“擒斩过半”。八年,随阿巴泰征明,入长城,围北京,攻掠至山东、兖州、临清而返。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后,多尔衮考核群臣功绩。鳌拜“以忠勤戮力,晋一等子”(《清史列传》二册)。随阿济格征湖北,破李自成军,又随豪格入四川,与张献忠战于川北西充,“大破之,斩献忠于阵”(《清史列传》二册)。但鳌拜只是一员骁勇战将,不是政治家,为人所用,最终被擒,要说能文...
· 忠心的鳌拜为什么最后却步了多尔衮的后尘?
许多朋友可能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其中康熙智擒鳌拜这个情节也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鳌拜。鳌拜的生年不详,不过根据他的经历,我们可以推算他的年龄应该是与多尔衮相仿的,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他的伯父和他都是大清朝战功赫赫的功臣。鳌拜的起家源于皮岛之战,当时鳌拜率领精兵绕后率先登岛,凭着过人的勇气和武力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大部队得以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清军十年来久攻不下的皮岛。皇太极大喜,赏赐鳌拜为巴图鲁,还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甚至允许职位世袭。鳌拜也感念皇太极的恩德,在日后的战役中也更加卖命,渐渐地鳌拜凭军功升为了八旗护军统领。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不过由于皇太极死的突然,临死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诏,因为清朝历来有“立贤不立长”的传统,所以皇位的归属在此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当时有能力争夺皇位的有皇太极的长...
· 忠心的鳌拜为什么最后却步了多尔衮的后尘?
许多朋友可能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剧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其中康熙智擒鳌拜这个情节也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历史上真实的鳌拜。鳌拜的生年不详,不过根据他的经历,我们可以推算他的年龄应该是与多尔衮相仿的,他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他的伯父和他都是大清朝战功赫赫的功臣。鳌拜的起家源于皮岛之战,当时鳌拜率领精兵绕后率先登岛,凭着过人的勇气和武力杀出了一条血路,使得大部队得以乘胜追击,一举攻克了清军十年来久攻不下的皮岛。皇太极大喜,赏赐鳌拜为巴图鲁,还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甚至允许职位世袭。鳌拜也感念皇太极的恩德,在日后的战役中也更加卖命,渐渐地鳌拜凭军功升为了八旗护军统领。网络配图崇德八年,皇太极逝世,不过由于皇太极死的突然,临死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诏,因为清朝历来有“立贤不立长”的传统,所以皇位的归属在此时就成了一个大难题。当时有能力争夺皇位的有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