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太宗太平盛世的秘密:收人收心收天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3
转发:0
评论:0
唐太宗太平盛世的秘密:收人收心收天下!,“唐人”,中华民族代称之一,“唐人街”、“唐装”等唐朝元素一直影响到今天。

  “唐人”,中华民族代称之一,“唐人街”、“唐装”等唐朝元素一直影响到今天。

  大唐王朝,雄霸天下,四海皆服,八方来贺。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现“汉唐”梦想。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的千古名帝,他开辟了“贞观之治”,也掀开了大唐绚烂恢宏的历史篇章。

  李世民为什么能成就政治清明、军事强盛、经济繁荣,整个社会蒸蒸日上的“贞观之治”呢?

  除了他个人卓越的才华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广纳人才,虚心纳谏,特别是照好人镜有着重要的关系。

  唐太宗的一生人镜无数,但最为重要的有三面。

  第一面:苦言规劝于私下的虞世南。

网络配图

  提起虞世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书法成就,虞世南继承二王,外柔内刚、圆融冲和、遒劲秀丽,被称为“唐初四大书家”。

  但是,虞世南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道德品质、博学多识。虞世南和哥哥虞世基都曾是隋朝的官员,二人名重一时,但虞世南又不像哥哥,他低调内敛、谦逊好学、清贫节俭。后来,虞世基被杀,虞世南欲代兄受死,名扬天下,青年的李世民钦佩其道德品质。

  唐代替隋朝后,李世民即招聘虞世南到身边,先后授予他弘文馆学士、太子中舍人、著作郎、太子右庶子、秘书少监、秘书监等官职。一句话,李世民时刻留虞世南在身边,随时咨询,极其信任。

  虞世南利用他的地位,极力劝谏李世民。不过,他不在朝堂之上,不在人面之前,而是在弘文馆里,在李世民求学之时,娓娓道来,据理力争。

  比如,贞观八年(634年),山东及江淮地区多次遭大水,陇右山崩,大蛇多次出现。唐太宗问虞世南,这是否是“天变”?虞世南以历朝多次山崩为例,借机劝谏太宗不要自满,不能因太平久而骄傲松懈,要始终如一;劝谏唐太宗不要恣于游猎而疏于政事。

  据史载,虞世南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当政得失,直言敢谏。唐太宗曾对侍臣说:“朕闲暇时间与世南商讨古今政事,有一个字的差错,他未尝不惆怅恼恨,恳切诚挚到这种程度,朕用他用得好啊。群臣都像世南这样,天下还愁治理不好吗?”

  虞世南去世,唐太宗痛哭悲伤,下手诏说:“虞世南对朕忠心一体,拾遗补阙,无日暂忘,实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朕有小失必犯颜直谏,而今亡故,朝廷上下,无复人矣!”并赐虞世南陪葬昭陵,谥号“文懿”。

  “贞观之治”,虞世南的劝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面:犯颜直谏于朝堂的魏征。

网络配图

  纵观唐太宗一朝,魏征以犯颜直谏而闻名,常常在朝堂之上与唐太宗争论的脸红脖子粗。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态度之坚,同朝大臣难望项背。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初登大位,立即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有志建立盛世,就要广纳贤才,虚心纳谏。他多次于卧榻中召见魏徵,询问为政之得失,魏徵直言不讳,前后上谏两百多事,唐太宗全然接受。

  魏征不仅为国事敢于犯颜直谏,就是唐太宗的一些私人情感问题,他也敢于劝谏。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葬于昭陵。唐太宗十分思念,于是,在宫中建起了层观,思念之时,登上层观,眺望昭陵。不仅如此,他还要大臣陪同悼念。一次魏徵陪同,唐太宗指着昭陵的方向,问魏徵是否看见昭陵。魏徵假装没看见,唐太宗很生气,说:“你怎么看不见,那不是昭陵吗?”魏徵回答说:“臣以为陛下望献陵呢,原来是昭陵啊!”唐太宗听后,一震。心有灵犀的唐太宗明白魏徵意思:不能只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于是,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非常伤心,为此废朝五天,谥“文贞”。魏徵的灵柩出殡,唐太宗带领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自刻写碑文。魏徵死后,唐太宗常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同年二月,唐太宗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三。

  第三面人镜,润物无声于闺阁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出身名门,贵族世家,父亲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亲高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胞兄长孙无忌,唐朝宰相。

  隋朝大业九年(613年),13岁的长孙氏与16岁的李世民完婚,二人开始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氏去世,享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此后,唐太宗再没有立过皇后。

网络配图

  长孙皇后(文德皇后)为一代贤后,并为历代所敬仰,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她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并有儿子李治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其二,她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其三,她深明大义,以国为重,保护忠正耿直的大臣。其四,她在世时,一直以前代为鉴,抑制外戚,临终仍不忘嘱托丈夫不要给予长孙家族太多。其五,她一生谦恭节俭,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她希望不要劳民伤财,不起坟茔(yíng),她知道丈夫对她的情谊,要求找个山洞安葬即可,从此开创了以山为陵的先河。

  长孙皇后在宫闱之中劝谏唐太宗最为有名的故事是“朝服进谏”。一次,唐太宗下朝,回到后宫,气愤地说:“我一定要找机会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道:“谁惹怒了陛下?”唐太宗说:“魏征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和我过不去。”长孙皇后面对盛怒中的丈夫,既没有出言煽动,也没有默不敢言。她暂时不理丈夫,退到里间,换上了大典时穿戴的服装,然后来到丈夫面前,表示祝贺。唐太宗感到奇怪,问:“今天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长孙皇后笑着答道:“我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现在魏征正直敢谏,正是陛下开明,我怎能不恭贺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更加看重魏征。

  同样受惠于长孙皇后的还有房玄龄,一次,房丞相犯了错,被遣回家。长孙皇后便对唐太宗说:“玄龄侍奉陛下时间最久,为人小心谨慎,颇有奇谋秘计,他知道的事情从无泄露,如果不是大的过错,希望陛下珍惜他。”唐太宗听了,觉得有理,不久便再次重用了房玄龄。

  长孙皇后不仅保护朝中正直的大臣,就是一些卑微的人,只要没有大错,也尽力保护他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看唐太宗如何收人,收心,收天下!!
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网络配图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到底唐太宗是怎么管理的呢?而我们又要怎么结合到现代…接下去看看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网络配图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网络配图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
· 借鉴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收人收心收天下
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网络配图二、用才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
· 借鉴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收人收心收天下
唐太宗的管理真言可用“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宽厚爱民”16字来总结。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网络配图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
· 揭秘: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收人收心收天下
在今天的中国,有很多企业家、管理者网络配图非常推崇唐太宗的管理之道和个人魅力,他们推崇唐太宗李世民为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一的CEO,并将他的管理之道借鉴运用到现代管理中来。到底唐太宗是怎么管理的呢?而我们又要怎么结合到现代…接下去看看一、选才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网络配图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网络配图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
· 杨收是哪个朝代的人?唐朝宰相杨收人物生平简介
杨收,字藏之,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收长六尺二寸,广颡深颐,疏眉秀目;寡言笑,方于事上,博闻强记。初,家寄涔阳,甚贫。收七岁丧父,居丧有如成人。而长孙夫人知书,亲自教授。十三,略通诸经义,善于文咏,吴人呼为“神童”。收以仲兄假未登第,久之不从乡赋。开成末,假擢第;是冬,收之长安,明年,一举登第,年才二十六。诺。兄发戏令咏蛙,即曰:“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又令咏笔,仍赋钻字,即曰:“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事,定使冠三端。”每良辰美景,吴人造门观神童,请为诗什,观者压败其藩。收嘲曰:“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收为母奉佛,幼不食肉,母亦勖之曰:“俟尔登进士第,可肉食也。”轶事典故周墀罢相,镇东蜀,表严为掌书记。墀至镇而卒,悰乃辟严为观察判官。兄弟同幕,为两使判官,时人荣之。俄而假自浙西观察判官入为监察御史,收亦自西川入为监察。兄弟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