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到底是哪位皇帝规定了和尚不许吃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93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到底是哪位皇帝规定了和尚不许吃肉?,红潮导语: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吃素的规

  红潮导语: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

  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

  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但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

网络配图

  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但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庄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隐逸的文人,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使人气清。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的原则。

  本是一件好事。但发展到后来,就走火入魔。可见凡事不宜太过。《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周泽的人,餐餐,以致营养不良生病。老婆怪他,讲何苦这样把自己折磨。周泽一听,火冒三丈。马上以“干犯斋禁”的罪名,把老婆送进监狱。

  “干犯斋禁”,当时可不是小罪,大概和现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差不多。至于“坐斋不谨”,则要杀头。“坐斋不谨”到底是什么罪?不详细考证,绝对猜不出来。其实好笑得很,不过就是的时候,不小心放了屁。放屁而被杀头,恐怕谁也料想不到。

  的优良传统,后来竟被从外国传入的佛教,一把抢过去了。

  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

  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的原始意义,是植物而非动物,至于荤为什么从植物变成了动物,三言两语说不清。

网络配图

  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严加查禁。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

  对于“比丘患病者”,即生了病的和尚,实行人道主义政策,特殊照顾,什么肉都可以吃。如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的洋和尚,中国蒙、藏、傣等少数民族的和尚,都允许吃肉。

  佛教在引进中国的初期,还来不及形成中国特色。所以那时,和尚还可以吃肉。和尚不准吃肉,是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先提出来的。

  在中国历史上,萧衍可以算是最可爱的一个皇帝。他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想当和尚,想得几乎发疯。竟然先后四次,擅离职守,跑到同泰寺,把身子舍给庙里,去当和尚。一个皇帝,自动放弃一切合法权益,连身体都舍掉,变成了同泰寺的庙产,当然不会再管朝廷的事。可是当时,没有副皇帝,可以在皇帝不能履行职责时,依法代行皇帝的职权。

  那时又不兴临时任命代理干部,萧衍不驾崩,谁也不能当皇帝。“国不可一日无君”,事情简直麻烦透了。满朝文武,不知开了多少大会小会,进行过多少紧急磋商。讨论来,研究去,惟一的办法,还是只能把皇帝赎回来。于是马上从国库提出现款,找同泰寺洽商有关购买事宜。同泰寺有利可图,当然进行配合。终于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等价交换的办法,把萧衍收购回来。立即恢复他的人身主权,让他继续担任领导职务。

网络配图

  萧衍坚决舍身,怎奈级别太高,还是身不由己。仅仅有利于同泰寺,一次又一次地创收。假如不是无限忠诚于佛教事业的萧衍,换成别人这样做,那只能认定是为了得回扣。

  萧衍手不释卷,一部《大般涅经》,烂熟于心。经书里规定:“戒杀生”。萧衍想,就杀生管杀生,肯定管不彻底,还是要从根本上抓起。活学活用,干脆不准吃肉!肉不能吃,看你杀生还有什么用?一经决定,立即行动。紧急传旨:臣民提倡,和尚一律不准吃肉。天地神明祖宗,享受和尚待遇。何谓和尚待遇?即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再用三牲猪头,统统改成面粉做的猪头猪肉。金口一开,一呼百诺。一时,素食者“天下户口,几去其半”。

  可见,和尚不准吃肉,完全是萧衍从“不杀生”的观点演化出来的规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皇帝秘闻:是哪个皇帝规定和尚不能吃肉的?
其实和尚原来是可以吃肉的。佛经《戒律广本》写得很明白:佛教没有的规定。佛家禁止吃的,是“荤”。这个荤,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指鸡鸭鱼肉一类的动物食品。我们现在讲的荤,佛教叫做“腥”,而不叫“荤”。佛经里荤字不读hun,要读成xun,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荤乃蔬菜之臭者”。网络配图为什么会容易对佛经的内容有误解?《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荤字从草头而不从肉旁,说明荤的原始意义,是植物而非动物,至于荤为什么从植物变成了动物,三言两语说不清。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严加查禁。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一心度人,以自度为度人手段,所以什么肉都不能吃。小乘但求自度不求度人,允许吃三种“净肉”(“三净肉”为“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
· 和尚不吃肉竟然是梁武帝萧衍规定的?
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生于生于公元464年,卒于公元549年。萧衍一生可谓传奇。传说萧衍的母亲张尚柔怀他的时候因为吃了发光的菖蒲草,所以萧衍连出生都是带着寓意的。萧衍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精通诗赋。后来为王俭重用,开始向皇位攀登的历程。永明十一年,也就是公元493年,萧衍看出了国中的形式,推算出了齐武帝会将想要把持朝政的王融赐死,将皇位传给玩世不恭的萧昭业。果真如此,而后,萧昭业为萧鸾所废,萧衍辅佐萧鸾坐稳皇位,即齐明帝。公元495年,萧鸾掌权两年后,北魏孝文帝出兵攻打南朝,萧衍随军出征。在樊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人马,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为日后夺权谋划。齐明帝萧鸾在位五年即病死了,他的儿子萧宝卷继位,萧宝卷昏庸无道,暴虐成性,斩杀大臣,很快失去了民心。萧衍借机征讨,各地官员纷纷归顺。而后萧衍与南康王萧宝融联合,并拥护萧宝融做皇帝,也就是后来的齐和帝。二人夺得天下,将萧宝卷贬为东昏侯。自此,萧...
· 和尚为何不能吃肉?全是因为这个奇葩皇帝
“皇帝”一词众所周知,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史上也涌现了许多皇帝,其都个性非凡。今天说的就是一位非常个性的皇帝,他40年不近女色,并还要求全国效仿。并且非常信奉佛教,在皇帝圈中完全可以堪称崇尚佛教第一人。他就是萧衍,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史称梁武帝。萧衍在位初期,尚能留心政务,对一些弊端都有所纠正。在位后期,年事增高开始慢慢的疏于政事,迷恋佛教。有一次他去拜佛,之后竟然说不回去当皇帝了,马上要出家。这下大臣可是疯了,纷纷哀求,做了4天和尚后被请回宫。就这种事发生过三次。萧衍在大般涅槃经中发现僧人,便下令僧人必须。从此,汉传佛教便形成的传统。并在祭祀的时候,不准在用肉,全部用蔬菜代替。萧衍要,他便让神灵也。这一命令下达,遭到众大臣的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做成牛羊的形状来祭祀。梁武帝花费许多的钱财,来修建佛寺。侯景是北齐高欢账下的一位大将,战功显赫,但此人却心机重重,与...
· 补丁皇帝道光为何如此节俭?不到过节不许吃肉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这两个字就意味着天下最大的君主,这一生只有他不要没有他得不到的财富和权利。但是就是有这么一个皇帝,他下令削减各地的贡品,把宫廷的开销降到二十万两,自己用的文房都是最普通的材料,而且除了龙袍之外,自己的别的衣服几乎全都有补丁。还规定说出了太后、皇后之外所有人不到节庆之日不许吃肉食,嫔妃不准使用化妆品,这样一个奇葩皇帝就是道光。网络配图文武百官甚至后宫嫔妃,为了迎合遵守皇上的圣旨,都只能穿上有补丁的衣服,聊天的内容也从以前相互吹捧到相互卖穷。道光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六代君主,其在位的29年间(1821年—1850年),清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拐点上,道光帝一生勤政图治但无力回天。在中国历史上,天子号称“富有四海”,享尽人世间的尊荣富贵,但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称首屈一指。网络配图道光皇帝崇尚节俭,一则是生性吝啬,视节俭为理想、乐趣;再则,是以此作...
· 解密和尚不吃肉的原因
文史百科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里就有详细记载。但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庄清静无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大批隐逸的文人,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使人气清。追求清气,极力奉行素食的原则。本是一件好事。但发展到后来,就走火入魔。可见凡事不宜太过。《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周泽的人,餐餐,以致营养不良生病。老婆怪他,讲何苦这样把自己折磨。周泽一听,火冒三丈。马上以“干犯斋禁”的罪名,把老婆送进监狱。“干犯斋禁”,当时可不是小罪,大概和现在的“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差不多。至于“坐斋不谨”,则要杀头。“坐斋不谨”到底是什么罪?不详细考证,绝对猜不出来。其实好笑得很,不过就是的时候,不小心放了屁。放屁而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