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珍贵的历史书籍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有何区别?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4
转发:0
评论:0
珍贵的历史书籍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有何区别?,《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是珍贵的历史书籍,同样规模庞大,耗时耗财耗力且套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是珍贵的历史书籍,同样规模庞大,耗时耗财耗力且套数稀少。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汇集古今典籍7000种以上,分为11095册,总字数多达3.7亿字!《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年间,汇集古今典籍3500多种,分为36000多册,总字数不少于8亿字!这么多字全是徒手抄出来的。《永乐大典》的编辑和抄写工作动用2000多人,其中既有当朝重臣,也有普通的“抄书匠”。  

  四库全书

  而《四库全书》仅抄书匠就招了近4000人,参与古籍收集、整理、编辑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有趣的是,清朝的编修官必定深知抄书的辛苦,所以特别推出一套“激励机制”。他们从落榜秀才中挑选字迹好看的,规定每人每天至少抄1000字,抄满五年后按字数多少归入不同等次,按等次授予官职。 

  《四库全书》分为经(儒家经典)、史(史书典籍)、子(诸子百家)、集(诗词歌赋)四部分,所以叫“四库”;内容包罗万象,所以叫“全书”。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套“丛书”,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不是用来卖的,不用考虑销售问题,但里面包含的每一种古籍同样是独立的,内容是完整的。“经史子集”四类书册分别使用绿红蓝灰四色封面,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四库全书》的另一个珍贵之处是校勘质量高。据记载,乾隆皇帝曾亲自参加校阅,总纂官纪晓岚更是校对多达三次,非常罕见。

  《永乐大典》就不一样了,它不是丛书,而属于我国古代一种极具特色的图书形式:“类书”。类书是一种工具书。编者把许多书籍中主题相近的语句摘抄在一起,汇编成与各种主题有关的资料集。

  《永乐大典》确实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但类书与百科全书还是有区别的。百科全是中有关于一件事物的各种知识,且所有这些内容都经过编者的总结和润色。而类书的编辑只负责摘抄原文,绝不删减文字或者添油加醋。因此《永乐大典》保留了明朝以前大量文献资料,而且是原文资料,所以非常珍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有何优势和劣势?
说《四库全书》比《永乐大典》强,一般的理由是《四库全书》的部头比《永乐大典》大,而且大得多。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库全书》怎可和《永乐大典》相提并论!”,主要原因是乾隆编《四库全书》时“寓禁于征”,并认为乾隆编《四库全书》是对中华文化的一次变相的浩劫。相反,明朝永乐皇帝编《永乐大典》,对所收录的书“一字不加删改”。所以有人进一步认为“乾隆皇帝与永乐皇帝不同,没有兼收并蓄的胸怀”。清朝统治者编《四库全书》的确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毁、禁了不少书,不能不说清朝当时的统治者的确有他们狭隘的一面。但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编书目的。两帝编书都有显示自己对文化的重视、借以笼络士人、炫耀文治的目的,区别在于:永乐皇帝编《永乐大典》是为了方便自己检索,成书之后作为皇家藏书藏于深宫,一般是密不示人的,但不会因此达到对百姓的政治目的。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后抄了7部,“北四阁”的4部藏在...
· 《永乐大典》的作者:永乐大典是由谁主编的
解缙(xièjìn,1369-1415),著名学者,明朝著名才子之一,永乐大典总纂修。字大绅,缙绅,号春雨、喜易,谥文毅,汉族,江西吉水人,解纶之弟。洪武十二年进士。历官御史、翰林待诏,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与编《永乐大典》,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有《解学士集》、《天潢玉牒》。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被杀。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他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进士,授安福州判宫,迁太史院校书郎,除承务部、东莞县尹,在元末战乱中死于乱兵;父亲解开,二魁胃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母亲高妙莹,不但贤良淑慧,而且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解缙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
· 永乐大典
修书过程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
· 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相比谁才是毁灭文献的一个
还不知道: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永乐大典》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因为它大部分都已经遗失在了战火之中,现存的《永乐大典》副本只有不足十分之一。而与之相比较的《四库全书》则知名度高多了,很多人都对此比较熟悉。作为中国古代最出名的两本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它们在中国古代书籍的保护流传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永乐大典》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内阁首辅缙及姚广孝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百科全书式的文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保留了绝大部分明朝之前的文献古籍,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全书自永乐二年开始编制,到永乐五年才定稿,永乐6年才正式抄录完成,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
· 永乐大典的修书过程:永乐修书保存了失传古籍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年),初名《文献集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1],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