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封建社会的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6
转发:0
评论:0
封建社会的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分封制是古代封建社会比较重要的一项制度措施,但是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其实并不算

  分封制是古代封建社会比较重要的一项制度措施,但是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其实并不算太多,为了减少矛盾也为了分散更加的利益冲突,所以才将分封制作为一种主要的政治制度。而推恩令说起来和分封制的目的有些相似,但是做法上却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分封制和推恩令有何不同之处呢?  

推恩令示意图

  推恩令示意图

  分封制和推恩令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君主手中的权力,这也就说明分封制和推恩令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让有潜在威胁的力量得以控制,然后让中央的权力变得更加强大。

  但是分封制和推恩令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的,分封制是君主将一些权力交给了诸侯让他们帮助国家管理地区,但是前提必须是君主的权力足够强大可以遏制诸侯,这种制度在君主权力衰弱之后,就不再有效力了。这种制度嫡长子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却没有任何继承土地和地位的权力,制可以获得一些少量的财产。

  而推恩令和分封制就不同了,推恩令是在汉朝时期诸侯国的实力过于强大,从而引起了君王的注意和忌惮。推恩令规定除了嫡长子之外,其他的儿子也具有继承地位和土地的可能,也就是说在推恩令之下诸侯的儿子除了嫡长子之外可以平均分配诸侯国的土地,这样一来诸侯所拥有的土地就越来越少了,而他们的统治范围只能和县差不多大小,实行推恩令不仅没有因为削藩而引起藩王们的反抗,反而可以更加容易的削减他们的实力。 

  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那么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

 汉武帝铜像

  汉武帝铜像

  汉武帝的这种办法使诸侯王国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被实行任何的削弱,避免了各诸侯王一起联合抵抗的可能,这其实也就是推恩令的巧妙之处。

  在经历了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汉武帝刘彻吸取前人的教训,就想着必须要遏制和削弱日益增大的各个诸侯王势力,但是一直到了武帝初年,有些比较大的诸侯国依旧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不听中央的命令,公然抗命。 他们的势力大大地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汉武帝刘彻为了削弱他们的势力,于是就颁布了推恩令。

  所以说关于推恩令巧妙在哪里这个问题也就显而易见了,推恩令表面上看起来是国家对其他各个封侯的厚待,而事实上是为了瓜分诸侯国以及削弱各个侯王的势力,这一重要法令不仅符合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巧妙的避免引起各个侯王的反抗。诸侯国的公子们一个个都整日想着如何才能将父辈的土地分的更合理,或者说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封地,这样一来,不仅仅削弱了各诸侯国力量,而且使各地方的矛头也不再指向中央。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任何一项法规的出台,都会有其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也一定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和功效。那么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实施者汉武帝雕像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实施者汉武帝雕像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是西汉汉武帝时期颁布推行的,用以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的治国政策。推恩令的意思就是,规定诸侯的子弟,虽然依旧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但是诸侯其他的儿子们可以分别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国就不再隶属于原本的诸侯了,而是由地区所在的郡来进行管理。这样,中央只是出名义,没有受到损失,但诸侯则被割得七零八落,势力也越来越弱,从此丧失了向中央集权挑战的实力。附益之法,也就是附议法,是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解决诸侯国的一些问题而推行的法律。它的主要内容零散的记载在班固《汉书》以及范晔《后汉书》的注解当中。

  在西汉初期,由于政治破衰,经济萧条,汉高祖刘邦也是刚刚在楚汉相争中获胜,登基做了皇帝,因此,刘邦为了解决汉初政治经济的困窘局面,也是为了稳定边疆局势,铲除异姓诸侯王,刘邦分封了大量的同姓诸侯王,各自占据一方。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刘彻采用了主父偃的建议。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是汉武帝内朝的顾问,对当时的政治很有影响,他看出了分封诸侯的弊病,于是他向汉武帝刘彻提出了推恩令,汉武帝觉得不错,于是出台了推恩令。附益之法是和推恩令一起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官员贿赂中央大臣这个问题而制定的。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都为汉武帝的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之后封建帝王治理国家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朝推行的推恩令和附益之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分封制是古代封建社会比较重要的一项制度措施,但是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其实并不算太多,为了减少矛盾也为了分散更加的利益冲突,所以才将分封制作为一种主要的政治制度。而推恩令说起来和分封制的目的有些相似,但是做法上却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分封制和推恩令有何不同之处呢?推恩令示意图分封制和推恩令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君主手中的权力,这也就说明分封制和推恩令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让有潜在威胁的力量得以控制,然后让中央的权力变得更加强大。但是分封制和推恩令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的,分封制是君主将一些权力交给了诸侯让他们帮助国家管理地区,但是前提必须是君主的权力足够强大可以遏制诸侯,这种制度在君主权力衰弱之后,就不再有效力了。这种制度嫡长子占有绝对的优势,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却没有任何继承土地和地位的权力,制可以获得一些少量的财产。而推恩令和分封制就不同了,推恩令是在汉朝时...
· 汉朝推恩令的介绍推恩令和附益之法的关系
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推恩令的执行者汉武帝推恩令这项制度具体是这样实施的,因为诸侯王有很多的土地,自身的权利也很大,皇帝便要首先削减他们所拥有的土地,怎么削减呢?就是将诸侯王各自分为好几个国家,使得他们的子弟也享治理王国的权利,依次分封,这样便使得土地的权利掌握在多个人手中,而不是诸侯王一人手中,这样诸侯王的权利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大了。这样给子孙分封,直到土地都分没了就停止了,到时候就不会担心诸侯王的势力过大而影响皇帝的统治了,以上便是汉朝推恩令的具体措施,这样的做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削减诸侯王的权利,来使得皇帝的权利更加稳定。汉朝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发展的...
· 附益法
注释【汉书诸侯王表】曰:‘设附益之法’注引张晏曰:‘律郑氏说,封诸侯过限曰附益。或曰阿媚王侯,有重法也。’颜师古:‘附益者,盖取孔子云“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之义也,皆背正法而厚于私家也。’【汉书高五王传燕灵王刘建传】曰:‘自吴楚诛后,稍夺诸侯权,左官附益阿党之法设。’注引颜师古曰:‘皆新制律令之条也。左官,解在【诸侯王表】。附益,言欲增益诸侯王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注引李贤:‘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参见《汉书·诸侯王表》《汉书·高五王传》《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推恩令的影响和作用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方威胁着皇权的神圣地位,为了削弱诸侯国日益增长的势力,主父偃便综合前人的失败,建议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那么具体的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呢?推恩令的实施者汉武帝图片总的来说,推恩令的目的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目的,另一种是根本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皇帝权威,巩固统一。“推恩令”规定各个诸侯王除了可以让嫡长子继承自己的王位外,也可以将自己封地推恩分给其他子弟,并且封地的名号必须要皇帝来指定。推恩令的颁布名义上是皇帝厚待诸侯王的子孙后代,但事实上是巧妙的将各个诸侯王的封地面积逐渐缩小,化整为零,使他们不再有...
· 古代太监和宦官之间有什么区别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宦官,很多人都会回答,那是太监。可是,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太监是一个很高的职位的,而且能做太监的都是宦官来的。有一些宦官是太监,有一些宦官并不是太监来的。宦官,就是以前古代专门服侍皇帝以及皇帝那些家族的官员,他们都是阉人来的。到底我们平时说的太监是怎么一回事的呢,又有什么很大的作用的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关于这个太监。宦官和阉人结合的时候。宦官很早在秦朝出现,是为了服侍皇帝的家人所设的官。宦官因为宦的星座所以命名的,宦这个星座是最接近皇帝星座的,所以宦官的名字就这样来的了。但是,太监在先皇的时候就已经有的了,所以说,阉人是比宦官早一点存在的。阉人最早是存在于商朝的皇宫的,主要是受了宫刑惩罚的。秦朝的时候,赵高就是一名太监,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会,根据史记里面记载,赵高并不是收到了宫刑,而是赵高在皇宫里面出生。宦官从秦朝之后逐渐的演变,当时还没有什么净身当太监这个说法的。从什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