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究竟是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3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究竟是为何封李善长第一功臣呢?,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善长。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

  朱元璋能成功离不开一个人——李善长。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了六位公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里,李善长是“第一功臣”,那么这个负责后勤工作、无武功建树的李善长如何会得到朱元璋的如此厚待?

  首先李善长跟朱元璋是老乡,他们在心态和情感上很容易走进。

网络配图

  再有,李善长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从《明史·李善长传》和《明实录》来看,李善长具有以下特点:

  1、李善长“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意思是李善长很早就熟读经典,策划事情多能成功。

  2、《明史》说李善长“其为里中长者”,说明他社会经验丰富,且有一定威望,精通人事关系。

  3、李善长在元末时曾避匿山中,预测世事,这说明他有独特的政治头脑,擅于把握政局,是个优秀的政治家。

  4、《明史》说李“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遇事能迅速地解决,使朱元璋免于前线后方应接不暇,省去不少心思。

  那么李善长如何成为朱元璋的铁哥们儿的呢?有两件事:

  一、李善长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先是以礼相待,后留他做了“掌书记”。当时朱元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还很迷茫,他就找来李善长问“四方战斗,何时定乎?”李善长奉劝他,要他效仿刘邦,“法其所为,天下足定也”,做第二个平民皇帝,李善长的鼓舞坚定了朱元璋进取的信心,这是朋友加兄弟般的最大支持,朱元璋能不感激吗?更何况李善长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忠心耿耿地留在朱元璋身边,帮助他、辅佐他。

  朱元璋不断取胜,个人威望也日益提高,这引起了顶头上司郭子兴的不满和猜忌。

网络配图

  郭子兴身边也不全是酒囊饭袋,有人帮郭子兴出了一个狠招:打算剥夺了朱元璋的兵权,并将李善长给调离,叫他辅佐自己。郭子兴与朱元璋是上下级关系,郭子兴要调李善长,,一来说明李善长有本事且名声在外,到高一层发展更加有利;二来即使是平调,但郭子兴毕竟是一军之帅,前途也不差。但令人费解的是,李善长听到调令后,不是高兴地与人道别,而是哭,而且哭的很伤心。

  有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就是不愿意离开朱元璋。朱元璋听到后感动也要掉泪了。李善长之泪应该不是装出来的,一来朱元璋那时并非大富大贵,还仅仅是农民军里的下属将领,取天下是个未知数,李善长没必要拍朱元璋的马屁。第二,李善长毕竟是个读书人,又是“里中长者”,可以说是有头有脸的人,男儿有泪不轻弹,李善长却实实在在的落泪了,这足以表明他肯定是发自内心的忠诚,由此可见朱元璋与李善长关系之不一般。自此以后,朱元璋倍加重用李善长,信任李善长,依靠李善长。而李善长也能勤勉自持,毫不倦怠。《明史·李善长传》

  二、在朱元璋打下和州后,为巩固根据地,朱元璋率军在外拓展,留下一个空虚的大后方和州城,让李善长守着。不料这件事走漏了消息,元朝军队逮住机会前来偷袭,当时和州城很危险,外无援兵,内为老弱病残,怎么办?李善长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设下埋伏,将来势汹汹的元军引入了事先设好的埋伏圈,接着,依靠城内剩余的这些老弱病残兵力发起攻击,结果大败元军。朱元璋回来后,看到和州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挫败了元军,巩固了后方根据地,由此对李善长充满了由衷的佩服和感激,也就更加欣赏李善长的非凡的能力。《明史·李善长传》

  当然,李善长对朱元璋政权的功劳还不止于此,在建立大明王朝前后,李善长的贡献在人臣中少有人可比。

网络配图

  第一,不仅能做好后勤保障和军粮筹划工作,而且还当好军事参谋、人事参谋。《明史》说李善长“从下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来归顺的将领,李善长都协助朱元璋予以妥善安排,诸将之间产生了矛盾,李善长也极力劝解调和。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善长掌握了太多的军事机密和人事机密,在战争年代,军务繁杂,敌我斗争你死我活,朱元璋少有精力来怀疑自己的“亲密战友”,反而越发青睐他。但到了和平年代,知道的太多并非是什么好事。朱元璋强渡长江,攻克太平,直指南京,就是他与李善长一同谋略并取得成功的。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长是辅佐朝政的得力助手,拜之为右相国。《明史·李善长传》

  第二,参照元制,将元朝的弊政剔除,制定了盐法、茶法、钱法、渔法等,帮助朱元璋恢复和重建社会经济秩序,为大明经济好转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与刘伯温共同编定《大明律》,健全大明的礼仪制度,构建有序的等级社会。

  一句话,李善长在大明帝国建立的前后是个仅次于朱元璋的核心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何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
·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
·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网络配图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
·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百家讲坛》《大明疑案——李长善灭门之谜》原载《中国电视报》2015年8月6日A19版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网络配图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
· 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动机
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厦门大学傅小凡教授《百家讲坛》《大明疑案——李长善灭门之谜》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皇帝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劳苦功高、功勋卓著,徐达、刘伯温、常遇春、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李善长,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