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要佩玉?玉佩能用做哪些你想不到的事
提到玉佩,就不能不先按部就班,说说玉佩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玉佩就是配饰,是服饰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玉佩实际上就是服装的一部分,起到装饰衣物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起到装饰衣物,提升气质或者是炫富,显示阶层地位等作用,为什么就只有我们老祖宗创造了各种玲琅满目玉佩品种,延生出了纷繁复杂的玉佩文化,而不是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一样,用项链、项圈之类的饰品达到同样的目的呢,比如同样是喜欢用各种美玉装饰衣衫的美洲三大古文明和更古老的埃及文明?
这时候国学粉们立刻急不可耐地跳出了,一本正经地传道授业一番: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话说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与之相匹配的,是玉石的五种特征,又与儒家思想暗合,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等,据目前的考古发掘显示,早在红山、良渚等原始文化繁盛的初民时代,先民们就已经有以玉为饰,佩戴玉佩的传统了。而“玉有五德”之说却是在玉文化相对处于低谷的周代提出概念。显然,这一说辞是两周之人附会前人既有的玉石文化而发展出来的一套说辞——粗暴点儿说,就是周人的说法就是典型的马后炮。很不幸的是,这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在当下十分流行,以至于部分最求高端快餐文化的人将其奉为圭臬。
网络配图
作为国学粉们的天然同盟,玉石商客们也表示各种不服,又抛出新的论据:古人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礼记·玉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君子都会佩玉,因为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有节奏的步伐下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时刻提醒佩玉的人无论是走路还是坐车,动作和姿势都要温文而雅、不紧不慢,同时因为玉佩撞击发出的声音很远就能听到,以示正人君子的行为是光明磊落的,不会偷听或偷看别人。 嗯嗯,听起来真的好有道理,在原差点就信了!
不过回头想想,同样是世代生活在神州大地,为什么我们的祖先不像苗瑶等民族的祖先那样用金银等材料制作在步行时能发出悦耳声响的配饰,而单单选择了玉石这种材料,并发展出了组佩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文化。要追求悦耳美声,在身上绑一组大大小小的铜铃铛,岂不更方便么?显然,玉佩,特别是一套组佩所发出的朗朗之声不过是作为配饰的玉佩的附加效果,而不是它的基本功用。君不见秦汉之后,能发声的组佩日渐式微,到了唐宋,玉佩更多是以玉带、玉胯等皮带类服饰的配件,别在古人的腰间么,比如前文提到的韘(音同“色”)形佩和玉觽(音同“犀”),都属于这类杂配,但大型的组佩却很少出现了。
按珠宝商的说法引申下去,合着正人君子就只产在西周东周,明清之世只剩下驱逐优良的劣子小人了?那么,回归本源,玉佩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毫无疑问,玉佩的基本功能肯定是带有炫耀性质的装饰品,其他诸如发声、图腾符号崇拜、身份、等级的象征乃至于文化传承都是其附加作用。这一点,从旧石器时代的出土器物,到如今古玩市场上大行其道的真玉假石都可以佐证,在原也就不多废话了。
下面在原要讲的是玉佩,特别是组佩的另一项常常被后人忽视,却是在玉佩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附加功能,衣物,使之与身体服贴。我们都知道玉佩是服饰中是饰品,而服与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纽扣、拉链是现代服装上重要的部件,纽扣等完成其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被爱美臭美的人镶嵌个“水钻”或者挽个扣花儿什么的,而组佩的出现也是类似的原因。玉佩或者说玉器最早都是古人生产生活中的使用的石器演变而来,前文提到的韘和觽就是分别是古人狩猎和解绳的工具。
当古人认识到玉与石的不同性质和玉的稀缺性后,玉器迅速成为礼器和装饰品。这件事发生在细石器时代(即旧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最终在商末出现了各种形制的玉器(包括玉佩)以及中国玉文化繁盛的高峰期。这一期间,组佩逐渐流行起来,到了玉文化相对低潮的西周时代,从目前的考古发掘上看,作为服装重要配饰的玉佩几乎都是以组佩的形式出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要解释这问题,首先就好回到先前在原一再提到的饰与服相辅相成的关系上。众所周知,周代服饰承接商代上衣下裳的服制,但又有所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较之于商代那种窄袖贴身,甚至露胳膊小腿的服装,逐渐转化为了遮蔽全身的宽袖大袍样式。
网络配图
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单单是史书上说的来着西方的周人作周礼,用以治理刚被征服的中原地区,更重要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化——中国大地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后的第一个寒冷时期,即“西周寒冷期”。凛冬将至,有史学家甚至将“周革商命”的王朝更迭归结为这一寒冷期的到来,当然这是题外话,就在原不多啰嗦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寒冷期的出现,的确深刻影响了古人的服装变化。周人宽袖大袍并不光是为了看起来更加庄严肃穆,也是为了在宽大的衣袍里“塞”进更多的衣服用以保暖。
那么,寒冷又是怎么影响到玉组佩的流行呢?这又和另一件中国科技史的大事联系上了。当时急需衣物御寒保暖的古人遇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先进的织机还没被发明出来,商周时代的先民们无法织造出足够宽大的纺织物。根据记载和出土文物显示,从周代开始官方规定纺织品的标准幅宽为2.2尺(周尺),合今0.5米,并规定每匹纺织品长4丈,合今9米。这样一匹纺织品就可以裁制一件上衣与下裳相连“曲裾深衣”。
一说到深衣,汉服控们可能要小激动一下了。不过,在原在这里要给诸位汉服爱好者小泼凉水了:“曲裾深衣”其实是先民们纺织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为了御寒而发明的服装,本质上是古人在纺织科技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应对变化了的自然环境的妥协之举。进入汉代,随着更先进的织机被发明出来,纺织技术突破布匹宽度的限制,官方规定标准幅宽也越来越宽(甚至出现官方擅自加宽布匹宽幅规章,变相向民众加派税负引发起义、暴动的历史插曲),而汉服也就逐步过度到了“直裾深衣”的阶段。那么,这个由曲裾到直裾的服装演进又是怎么影响到玉组佩的发展乃至衰落的呢?
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在原要说什么了:在纽扣这样重要的服装配件没有被发明的前提下,用宽幅不足的纺织物缝制宽袖大袍显然会搞得处处兜风、漏风。现在让我们脑补一下:在没有组佩压身,那些穿着正装衮服的周代公卿、诸侯们正在完成某项严肃的仪式。突然间一股寒冷的北风呼啸而过,公卿、诸侯们的下裳瞬间被风力掀起,里面竟然是“真空”(那个时代,连裆裤之类的玩意儿还没被发明出来),各种毛腿光腚齐飞,立刻亮瞎看官们的氪金狗眼。试问这副尊容的王公贵胄有何颜面信服和统治民众?
网络配图
古人是智慧的,他们很快发掘了商代玉佩的另一项功能,衣物——事实上类似的组佩在更早的仰韶等远古文化遗址也有出土。但据考古学家推测,这样的组佩一般由祭师等原始宗教人士佩戴,更多的是起到装饰、显示身份以及充当宗教活动的道具等作用,与衣物的关系不大。下面在原偷个懒,借“度娘”的口总结一下玉组佩的历史沿革,让大家回味一下今天聊的话题:玉组佩又名“杂佩”、“佩玉”,专指春秋战国时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联组成的悬于身上的佩饰玉。此佩玉现今所知最早见于春秋早期,战国达到极盛,汉代逐渐消亡。其后南北朝、唐,元等朝代虽偶有出土,但在当时社会中不具有较大的影响。
嗯,话到此处,在原又不能不再提个有关玉佩的冷知识了。从玉佩的几种基本功能上看,它必须是佩戴在衣物外面,不与皮肤接触的。至于如今部分民间收藏家和玉石爱好者为了让玉器、玉佩产生所谓“包浆”的效果,而贴着皮肤佩戴玉件,甚至迷信贴身的玉佩不能见人的说法,将美玉深藏内衣之下,较之与古人的佩玉之俗,多少有点儿等而下之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