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人为何都挖不动武则天墓 其中有何奥秘?
自古以来,巍巍梁山就有着位置显著、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优势。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曾在山上修建”梁山宫”,到汉武帝时,又加以修茸扩充。山下有个磷沟村,相传汉武帝在这里捕获过白磷;由此得名。传说隋炀帝也在山上建过”青阳宫。
到了唐代,武则天把梁山选为陵地,进行大规模修建,公元683年初葬李治于此。公元705年,又重启陵门,葬“武则天大圣皇帝武后”。从此,梁山这座历史悠久的名山就被著名的夫妇皇帝合葬墓乾陵所代替。
网络配图
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像许三多一样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
我们不禁要问,汉武帝的茂陵被搬空了,唐太宗的昭陵被扫荡了,康熙大帝连骨头都凑不齐了,为什么单单武则天的乾陵可以独善其身? 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公元690年的重阳节,即九月九日,年近古稀的武则天改元天授,正式建立了大周王朝,自称“圣神皇帝”。自此,一身龙气的武则天凤翔九天,开创了短暂但辉煌的武周王朝。
网络配图
李家王朝虽被武姓取代,但是毕竟仅武则天一帝,武则天去世后,又还朝于李家,李氏天下又继续了将近200年。其实这一点,从李家的龙脉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当初唐太宗李世民选陵时,阴阳家李靖曾给他推荐了九嵕山。九嵕山位于渭河平原以北,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北有黄土高原,南临渭河,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应,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但是历代帝王都没有选过这里做陵寝,这主要和汉武帝有关。
汉武帝生前曾看中了这块宝地,但是东方朔却对汉武帝说:“选陵址主要看三个因素,一是龙,即地脉之行止起伏,也就是看山脉,观察山脉走向、形势;二是砂,看主要山与周围山的朝迎关系;三是水,就是看水口、流向形态、与山形的关系等。
从东南方向看九嵕山是一笔架,中问山峰高,两边低,陛下要选陵址,必选在中间峰上,因为中峰乃皇帝峰。但三峰高低不均,主以前、以后君王势弱,难道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才华胜于自己,而使刘氏江山更加稳固吗?另外,九嵕山水向也不佳,前有渭河自然美妙,但后有泾水,割断九嵕山山脉,大的引起江山易手,小的注定国势不兴。”汉武帝也信阴阳风水,因此另择陵寝。
李世民也知道汉武帝没有选九嵕山的传说,因此当李靖向他推荐九嵕山时,他吃了一惊。李靖则解释说,九嵕山有帝气,若平民葬于此,必有王气再显,恐夺李家江山。汉武帝选陵址是在山下选,陛下选在山上,只要穴址选好定能弥补此地风水上的不足。
网络配图
陵址可定名为昭陵,凸现阳气,“昭”拆开为“召”、“日”,“昭”有召集、收集的意思,“日”为阳,代表帝王之气。此名可以弥补泾水割断龙脉的不足。
果然,武则天即位正应了泾水割断李家龙脉之说,然“昭”字又续上了李氏江山的龙脉。
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14岁入宫,先是用18年时间当上了皇后,然后又用35年时间当上了皇帝,死后又用1200年时间证明了自己陵墓的坚固以及其魅力的不朽。
就连郭沫若先生去世前,都还念念不忘中央批准发掘乾陵。可以说武则天是生前征服了天下,死后征服了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