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兵马俑不仅发型暗示秘密 而且脸型也暗藏玄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6
转发:0
评论:0
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进一个古代通道里。这个通道在他们周围坍塌,把滚滚翻腾的灰尘高高地扬到头顶的天空。当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被一群全副铠甲武装的武士包围了:一群真人大小的陶制士兵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些意外的入侵者。网络配图这段扣人心弦的文字,是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事件的文学化描述,它为兵马俑的出土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兵马俑这一惊天发现,是怎样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引起了人们的遐思。那么兵马俑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1974年3月,严重的干旱威胁着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的生存,为了解决紧迫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开始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千米处打井。3月29日,人们永远不会...

  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进一个古代通道里。这个通道在他们周围坍塌,把滚滚翻腾的灰尘高高地扬到头顶的天空。当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被一群全副铠甲武装的武士包围了:一群真人大小的陶制士兵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些意外的入侵者。

网络配图

  这段扣人心弦的文字,是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事件的文学化描述,它为兵马俑的出土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兵马俑这一惊天发现,是怎样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引起了人们的遐思。

  那么兵马俑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

  1974年3月,严重的干旱威胁着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的生存,为了解决紧迫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开始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 千米处打井。

  3月29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就在这一天,村民杨志发、杨彦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发现了大量陶俑残片,以及成束的铜镞、铜弩机等兵器,还有大量地砖。消息很快传开,不久,一支考古发掘队进驻西杨村,开始了艰苦的发掘工作。

  没有人能料到的是,这项起初并不太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后竟以惊人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东西至少长203米,南北至少宽59米。不仅中国没有,就是在全世界,也没发现过这么大规模的陪葬坑!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到了1976年,在此坑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时间,它们分别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另外,还发现一处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四号坑。

  考古工作最终证实,总共有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被埋葬在这片地下密室里。他们军阵严密,栩栩如生,自遥远的2000多年前起,一直默默地、忠诚地守卫在这里。

  至此,荒野中的神秘地宫彻底重见天日。秦始皇的庞大地下军团,穿越了2000年历史的滚滚风尘,列阵来到世人面前。他们让每一个目击者感到深深的震撼,在恍惚间经历时空流转,回到那个旌旗飘展、风起云涌的遥远年代。

网络配图

  在考察出土的兵马俑时,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发现,这8000多名士兵的脸型,加上他们的头型和发型,恰好与10个汉字的形状相一致。这些汉字分别是:日、甲、由、申、用、自、目、风、田和国。奇怪的是,尽管来自西安的正式考古记录提供了汉字字符的名称,考古学家们却从未解释过它们的含义。

  或许他们从未想过要去探询每一个字符代表什么,可是,了解这十个汉字的含义,是不是有助于我们解开

  兵马俑背后的诸多谜团呢?我们带着期待翻开了在西方世界最为著名的汉英字典——《林语堂当代汉英字典》,得到了如下信息:

  “申”这个字,即指猴,在中国的黄道十二宫图(十二地支)中是第9个。

  许多古代文明都认为,9是在和神灵成为一体(10)之前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数字。因此,古代的诸多太阳崇拜文明都用9这个数字来代表神灵,999这个数字则象征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一位精神导师;999的颠倒数字666,在《圣经》中则用来表示野兽的数目。

  中国神话中流传着美猴王的故事:在到达西天之前他克服了81(9×9)次磨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申”这个字与猴、数字9以及神灵有关。

  把字典中对这十个字的解说拿来对这十个脸型进行解释,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信息:

  注视着秘密坑道中的这些士兵,分别去理解这些汉字的含义,去想象自开天辟地以来的故事:一个关于太阳崇拜的故事。

  或者可以这么说:

  仔细观察坑道中的士兵,然后破解这个自开天辟地以来关于太阳崇拜的神秘故事。

网络配图

  《玛雅预言》《图坦卡蒙预言》及《维拉科嘉不为人知的坟墓》中,我们通过考古发现,描述了玛雅人、埃及人及秘鲁人的首领们可能拥有的一种对世界秩序的独特理解。他们通过以太阳为标记的占星术,让族众相信太阳控制着地球上的丰饶物产,影响着人的个性意志。他们教导族众说,灵魂是不灭的、永恒的,而且纯粹是属于天国的,它在地球上轮回,等候着下一次投生。他们还把秘密隐藏到他们的宝藏里面。

  兵马俑的脸型所传达的信息,也促使我们去仔细观察这些士兵,去探索古人对太阳与精神生活之间奥秘的理解。

  任何一个前来观瞻秘密地宫和地下军团的人都会存有这些疑问:为什么

  秦始皇会在西安附近的田野底下埋葬8000多个真人大小、每个重达半吨的兵马俑呢?是否真的就如考古学家们所说,是为了给他的陵墓提供防护?可是,这些兵俑们不能移动——他们只是用泥土做成的。或者,这只是秦始皇个人的痴心妄想,他认为士兵们的存在可以吓跑那些盗墓者?但如果这些是事实的话,那为什么这些兵俑会埋葬和隐藏得如此严实,以至于他们2000年来都没有被发现呢?而且据我们所知,秦始皇的陵墓从未被盗掘过,这暗示着兵马俑可能具有的防护作用并不是他们存在的必然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秦始皇究竟为什么要动用数十万劳力、花费十余年时间,去制造并埋葬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呢?

  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网络配图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汉人之间,确实存在某些风俗习惯上的重大差异。不管怎么讲,“歪髻”这种奇特的发型,在几千年来整个汉文化的发展演变史上,是找不到多少痕迹的。经过努力探索,在这个谜团上有了新的发现。研究者在《皇清职贡图》一书上,找到了“土人结髻于右,汉种结髻于中”的明确记载。土人,是指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一部分被称为“土着”的...
· 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导读: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网络配图“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
· 揭秘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导读: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网络配图“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
· 揭秘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导读: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网络配图“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
· 揭秘兵马俑之谜:兵马俑奇异发型竟暗示秘密
导读:秦兵马俑中的一部分武士俑,头上盘有一种罕见的发髻,它偏向头顶一侧,与历代汉人的装束习惯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历史文献和考古记录,本书作者大胆推测:梳“歪髻”的兵马俑与我国南方的楚文化有着微妙的联系,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之母芈氏(秦宣太后)恰恰是楚人,兵马俑可能是后者主政时期的产物。网络配图“歪髻”武士不似汉人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古人对头部的各种装束,历来都给予高度重视。就秦人的衣冠服色而言,从来都是崇尚俭朴、反对奢华的。在《荀子强国》中,有“应侯问孙卿,入秦何见?孙卿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的记载。参照这种说法,秦俑头顶一侧,梳起一个歪髻,确是一种典型的奇装。歪髻的形象,往往是和丑角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国西南省份,有的面具艺人,会将古代先人捏成“头梳歪髻、斜眉扯眼、歪嘴咧牙、五官失调”的样子。虽然不能说梳“歪髻”的人群本身真的属于“丑类”,但它至少能反映出他们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