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第一权臣,是他促成了玄武门之变,下场却十分悲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9
转发:0
评论:0
唐朝第一权臣,是他促成了玄武门之变,下场却十分悲惨,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在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乃是著名的赵国公长孙无忌。

  然而使我不解的是在贞观年间历任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等要职的长孙无忌最后的下场却极为凄惨,显庆四年(659)四月,因为一场朋党案长孙无忌被牵扯进来最后被逼自杀。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

  传统史学家一致认为,长孙无忌之死是千古奇冤,他的死是永徽年间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导致武皇后的报复。长孙无忌有没有谋反呢?从史料记载分析是没有的。因为就在长孙无忌去世十五年后,在上元年间唐高宗给长孙无忌平反, 并允许其孙长孙异世袭他的爵位,并且允许其陪葬昭陵。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长孙无忌好像确确实实被冤枉了,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岳飞袁崇焕一类的悲剧人物,事实归真如此吗?佛家讲究因果报应,种下好因得好果,种下坏因自然结坏果。长孙无忌最后的结局自己一手造成。理由如下:

  第一, 长孙无忌为人果断残忍决绝,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长孙无忌第一次在历史舞台公开亮相还是唐太宗时期,那场著名的和杀戮并存的“玄武门政变”,长孙无忌和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再加上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妹妹,两个人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正是有这样一个身份,在秦王和太子建成的储位争夺战中,力挺秦王,让李世民最终敲定通过政变夺取政权。所以太宗对左右如是说:“吾有天下盖公之力也”。政变结束后,长孙无忌又坚持除恶务尽,把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的子嗣十余人全部杀死。由此可见长孙无忌是何等的决绝干脆。

  ▲玄武门政变

  第二, 长孙无忌私心过重,私情大于国家利益。

  贞观后期,围绕皇位继承人问题诸皇子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双双被废,晋王李治这个从未参与到夺嫡大战的皇九子,由于得到长孙无忌的支持,最终雄飞高举,成为太子。然而虽然李世民立了晋王李治,由于晋王性格仁懦,唐太宗不放心,唐太宗认为李恪性格能力各方面都很像自己,想立他为皇太子,结果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唐太宗无奈只好作罢。

  其实长孙无忌反对名望如日中天的李恪是有私心的,这是因为长孙无忌有自己的小算盘,下一任太子必须在他的外甥中做选择,只有这样他才能永保富贵。另外太子最好比较听话,这样便于今后能够控制朝堂。这也是长孙无忌反对立才高八斗的魏王泰转而支持温和仁懦的李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李恪更不用说了。他由于生母为隋炀帝的女儿杨妃的儿子,带有前朝皇室血统,和长孙无忌素昧平生,自然也不会得到他的支持。

  ▲唐太宗李世民

  第三, 长孙无忌目空一切,,提拔亲信,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后,高宗继位。

  因为有唐太宗临终托孤、拥立之功和高宗的亲舅舅的身份可以说高宗对这位国舅言听计从。永徽年间,洛阳人李弘泰告发长孙无忌谋反,李治听说后连调查都没调查,下令直接将李弘泰斩首。由此可见皇帝对其信任。长孙无忌可以说此时是一言九鼎,位极人臣。也是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把中书门下尚书省的三省长官全部换成自己的亲信,凡是和长孙无忌关系不合者都被贬黜外放,这个时候可以说是长孙大人一手遮天。

  可是高宗毕竟是皇帝,忙着想和大臣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发现整个朝堂是万马齐喑,没有人说话。高宗问长孙大人,长孙无忌给出的答复是,国家运转良好,没有什么问题需要上奏。这是多么可笑的回答,偌大的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问题呢,高宗开始郁闷了。怎么所有的大臣都唯国舅马首是瞻,自己反而成了摆设。

  有一个小故事很能反映此时长孙无忌的志得意满。有一次长孙无忌请一帮大臣吃饭,在酒席高潮之时,长孙大人对着满朝同僚发话了,吾自比越国公杨素何如,当然下面有的溜须拍马的小人开始戴高帽了,越国公杨素怎么能比得过太尉大人你呢,也有人认为不如。最后长孙无忌发话了,“我也觉得不如杨素,杨素当三公时已经很老了,而我长孙无极却很年轻”。要知道杨素当时跟随杨坚杨广父子南征北战平定天下,而后协助晋王杨广登上帝位。而长孙无忌从未带兵打仗,从他的言辞中言语中透漏出严重的狂傲和目空一切。

  ▲高阳公主和辩机

  第四、 长孙无忌在永徽年间一手炮制了“高阳公主谋反案”,这个案件是把长孙无忌定到乱臣之列的重要证据。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地下有知,我想他也会把长孙无忌打入十八层地狱。这个案件把李唐皇族十几个贵胄都牵扯进来。这是长孙无忌制造的一大冤案。事情详情是什么呢,“高阳公主谋反”事件指房遗爱(房玄龄次子)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八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

  高阳公主骄傲专横,曾与著名僧人辩机(玄奘高徒)私通,事发后,辩机被腰斩而死,高阳公主也受到太宗的责骂,并不许再进宫,高阳公主一直心中不平。高宗即位以后,高阳公主、房遗爱便联络与高宗不和的薛万彻(娶高祖第十五女丹阳公主)、柴令武(柴绍子,娶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打算,废掉高宗,拥立荆王李元景(高祖第七子)为帝,但是事不机密,计划被泄露,一干人都被逮捕。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杀。

  高阳公主或许死有余辜,但是他千不该万不该在此时屡兴冤狱,残害忠良。尤其是吴王李恪,因为唐太宗的欣赏,差点把他立为太子,再加上李恪名望甚高无忌“深忌之”,李恪临死之前曾破口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灭族不久”,果然不久之后这个咒语应验了。除了吴王李恪还有江夏王李道宗,因为和长孙关系不睦也受到了牵连,流放自杀的人数多达百人。高宗看到这么多亲戚都要被处死,高宗流泪了,他想向长孙大人求情,结果兵部尚书也是长孙无忌的亲信给出的答复是不可。可以说此事无论后世的历史学家如何翻案,长孙无忌的所做作为可以说和司马懿曹孟德丝毫不差。

  ▲武则天

  第五、在“废王立武”事件中,一直坚持反对皇帝。

  “废王立武”可以说是高宗朝的大事,长孙无忌屡次表示反对换皇后。有一次高宗和武则天去长孙无忌家去送礼,送了礼物十车,并且当场给长孙无忌小妾生的儿子封为五品“朝散大夫”的官职。可是在酒宴正欢之时,每当高宗提到换皇后这个话题,无忌都不应,搞的皇帝相当狼狈。后来高宗又派杨夫人上门当面请求,无忌仍然拒绝,再后来高宗派出自己的亲信许敬宗,无忌直接破口大骂。此时的长孙无忌何曾眼里有君臣之礼,皇帝要换一个皇后却要向大臣行贿,这样的历史事件恐怕在历史上也很少见。最可怕的是长孙太尉接受了皇上的礼物却不替皇上办事,这对高宗皇帝的自尊心恐怕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想这也是埋下长孙无忌一生悲剧命运的种子。最终高宗在老臣李勣的支持下终于如愿一场的换掉了皇后,实现了君主专权。

  废王立武之后,长孙无忌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信一个个被移除核心部门,我想他一定很不好受。此时的长孙无忌开始著书立说,他以为他能躲过一劫,结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显庆年间因为一个结党营私案,长孙无忌还是被牵扯进去了,高宗当时的处理意见是比照高阳公主谋反案。虽然给了长孙无忌一品大员的待遇却被流放到黔州,不久被逼自杀。

  ▲长孙无忌曾主持修定《唐律疏议》,奠定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根本

  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长孙无忌是被冤枉的,因为他确实没有谋反,如果他有谋反之心恐怕高宗皇帝没有那么轻松就把这颗钉子给拔出。但是纵观长孙无忌的一生,会发现此人有很大的弱点,得志便猖狂,十足的小人做派,贞观年间由于有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强势英主,他还表新出谦卑的样子,当矢去了太宗的制约,他就开始目无君臣僭越皇权,不知进退,特别接一个高阳公主的案件大肆罗织和自己不同政见之人。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是他自己一手种下了悲剧的种子,他的所作所为导致他最终不得善终,恐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他是水浒第一英雄,下场却悲惨至极!
浔阳江上,着一叶扁舟,桨橹声中,荡尽千古风流。一青衫书生独立舟头,远眺江州,江上薄雾,如点点哀愁。黄文炳寒窗十年,遍读经史,惟愿治国平天下,无奈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如今两鬓微霜,却只能在无为军中做个在闲通判。浔阳江水,冲淡了一腔热血,江上清风,吹尽了满腹韬略。江风侵入黄文炳的薄衫,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他自言自语道:“再试一次吧!”黄文炳不止一次想过,归隐山林,去体会天地山川之美,享受渔樵耕读之乐,但他心中的那一团火焰,始终没有熄灭。他回头望了望自己为蔡九知府精心备下的礼物,嘴角泛起一丝苦笑。曾几何时,他是多么痛恨阿谀谄媚之徒,如今,他也不得不以此来寻求进身之阶。他安慰自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来到江州知府府上,方知府里公宴,黄文炳自觉身份卑微,不敢进门,失望之余,在城里闲逛,不期来到浔阳楼下。黄文炳一抬头,望着苏东坡手书的浔阳楼匾额,不禁心向往之,信步上楼,寻访先贤遗风。凭栏远望,...
· 玄武门之变:揭唐朝四次玄武门之变真相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后逼迫父皇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第一次玄武门之变,表面上看是四个参与者,高祖、太子、秦王和齐王,但实际上背后的矛盾只有一个,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储君之争。而作为皇帝和父亲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前后都持消极态度,齐王李元吉则站在太子一边。由于矛盾只有一条线,所以当李世民闪电般的同时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这个矛盾就解开了,李唐王朝未来的继承者注定是李世民。除非想要推翻李唐建立新的政权,否则继续与李世民为敌已经毫无利益可言了,不仅是原先的太子成员,就是一心忠于李渊的人,也没必要得罪未来的主子。网络配图第二次政变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一月,其时武则天称帝已经十四年,年老病重,一些久已对她的...
· 唐太宗的弟媳竟然该他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下场却是十分悲惨
唐太宗李世民自然是个好皇帝,但他也有残酷冷血的一面,玄武门之变就是一例。玄武门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却没有杀他们的妻子和女儿。齐王妃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承宠生子,却没有封号,她一辈子都是齐王妃,是李元吉的遗孀。齐王妃杨氏,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华阴人,本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她和武则天有亲戚关系。武则天的生母杨牡丹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女,齐王妃杨氏的父亲应该和武则天的生母是堂兄妹关系,那么她和武则天应该是隔了一层的表姐妹关系。唐太宗的后宫里还有一位妃子杨氏,是隋炀帝的女儿,货真价实的前朝公主,生了吴王李恪。这两个杨氏千万不要混淆了。丈夫李元吉被杀的时候,齐王妃杨氏还是一位绮年玉貌的大美人,她生得肤色雪白,容貌标致,唐太宗爱上了她,把她纳入皇宫,却不给她任何封号,她给唐太宗生了个儿子,就是唐太宗的第十四子曹王李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追封齐王李...
· 唐朝史上四次玄武门之变
李唐皇朝有国近300年。读与之有关的史籍(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唐纪》等),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高祖开基到玄宗朝之前的93年中,发生了四次宫廷政变,而这四次政变却都牵涉到当时的皇宫城墙的北面正门——玄武门。1、李世民夺取帝位第一次政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是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的总爆发。世民和建成、元吉同为高祖原配窦皇后所生,建成为长子,世民次之,元吉排行第四。在唐高祖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世民先参与策划了太原起事,而起事之后,在讨平群雄的战争中,他又立功最大。但因为世民不是嫡长子,按照传统习惯,皇位应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唐高祖即位后,便立建成为皇太子。而由于李世民能征惯战,智勇兼备,已成为唐军事实上的最重要的领导人,武德四年,唐高祖特任命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并兼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还诏令在秦王府中设置官属。世民...
· 杨氏:出身高贵,命运却十分悲惨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的后宫最神秘的女人是谁?出身高贵,命运却十分悲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人只道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他为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又为国家奠定基业,开创盛世,无论是政治、民生、经济还是军事,他都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以他做帝王的成就,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有了这样伟大的功绩,纵使他的皇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也是坐拥后宫佳丽无数,世人也不会太过在意和批判。在他身边的众多女子中,当属杨妃的出身最为尊贵了,是前朝隋炀帝的女儿,还是秦王李世民的表妹,可就是这样耀眼的身份,即便是在隋朝还未灭亡之时,她身为一国公主,但生活也并非是大富大贵。史料中也没有对她详细记载,甚至是一句话都懒得多说,只有短短几个字,“恪母,隋炀帝女也。”如此后世人根本无法得知她的母亲是谁,她是第几位公主,她受封过什么封号。一般这样说来,恐怕杨妃的母亲并不受宠,地位卑微,能够有幸生下她,皇帝却将她视为耻辱,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