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他本是名门之后,10岁惨遭阉割入宫做太监,皇帝都称他二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5
转发:0
评论:0
他本是名门之后,10岁惨遭阉割入宫做太监,皇帝都称他二哥,太监作为中国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王朝史。太监又有官宦、阉人

  太监作为中国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王朝史。太监又有官宦、阉人、寺人等别称。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官宦充任中御府太监、少监等,于是后世便以太监通称这个特殊的群体。

  太监因为其生理上的缺陷或残疾,其社会地位稍逊于常人。但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位高权重的太监,甚至有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历史进程。往远了说,有秦朝赵高指鹿为马;往近了说有晚清安德海、李莲英等。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更是权倾一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武百官无不惧之。明英宗时太监王振更是直接导致大明皇帝身陷瓦剌的直接元凶。诸如此类,或大或小也是不胜枚举的。

  但中国历史上,太监数量之大,那些没能力,甚至一辈子被奴役的还是占多数的。也并非所有的太监都是阴险权术之徒,那些走上高位的也并不是都靠阿谀奉承玩弄心机。唐朝时就有这样一位太监,他十岁时受家族株连罪牵连惨遭阉割。后被送入皇宫,通过智慧和谋略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巅峰。就连后世评价大诗人李白时,都以他曾为其脱过靴子而引以为人生之傲。他便是高力士,虽持国柄而无权。

  高力士其实并不姓高,因被内官高延福收为养子而改姓高。高力士也算得上名门之后,他的曾祖父冯盎是北朝时海南民族英雄的代表人物,但谁料冯家被人诬陷,高力士惨遭阉割。

  高力士刚被岭南招讨使李千里送进皇宫时,深得武则天赏识。但那时毕竟年纪小,犯了错被赶了出去。后被内官高延福收养,高延福当时供职于武三思家,借着这层关系,很快高力士又被重用。公元708年,高力士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明主,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

  高力士倾心侍奉,助李隆基杀了把持国柄的韦皇后、安乐公主和武氏党羽,唐睿宗复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高力士也因功被封为了朝散大夫、内给事。李隆基第二次发动宫廷政变成了皇帝后,高力士扶摇直上成了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当时朝臣的奏章必先经过高力士的手方才到李隆基手里,如果是不太重要的琐事高力士可以自行裁决。当时还是太子的唐肃宗称之为二哥,诸王、公主喊他阿翁,驸马辈称他爷,唐明皇李隆基也亲切的称呼他:将军 。当时的高力士可以说荣耀之至,备受王公权贵们的巴结。

  但高力士并非一般的阉人,他能做到如此绝不是单纯靠巴结奉承之功,靠阴险的权谋。 高力士虽为阉人,却有非凡的政治眼光和决断能力,总能在关键时刻对唐玄宗起到政治上的有力帮助和情感上的倾心关怀。虽位高权重,但高力士懂得如何持中。他不恃宠而骄,知道如何正确的劝谏帝王。他进言有度,从不拿手中的权利结党谋私。742年高力士被加封冠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进封渤海郡公。后又加封为骠骑大将军。

  但天下没有恒久之事,开元盛世后,李隆基重声色而怠政。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经过一段逃亡的日子后,虽然全身而回。但他心爱的杨贵妃死了,756年肃宗称帝,唐明皇成了太上皇,高力士自然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760年高力士被诬流放到巫州(今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762年唐代宗即位后,赦免高力士允其返回长安,走到朗州时高力士听说李隆基已死,他悲痛不已,面朝长安的方向失声痛哭直至泣血而亡。后来唐代宗恢复了他的官职,并赠封其为扬州大都督,陪葬唐玄宗泰陵。

  高力士死了,和他的唐明皇一起在黄土之下继续他们人间的友谊去了。纵观高力士的一生,不禁的让人感叹,一曲悲歌。虽然他曾经也辉煌一时,但生之悲死之悲却道尽了人世沧桑!他是一个太监,但他更是一个被后人永记的先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权倾天下的秘诀:自阉做太监
王振本来是明朝前期的一个失意文人,为了寻功名、求富贵,他从历史上不胜枚举的宦官发迹以至擅权的事例中,找到了一条富甲天下的捷径,从而获得了自我阉割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像急红了眼的赌徒一样,以肉体和人格作为赌注,孤注一掷,用自我阉割的残酷代价,为自己铺就了一条飞黄腾达的道路……为求富贵而自阉王振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人,小时候读过一些书,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他早年在家乡教过私塾,日积月累,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儒士。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振成为当地的学官,负责管理教育。大概是他缺乏应有的能力和水平,忙忙碌碌地干了九年,却毫无建树。按照明朝制度的规定,这类学官如果没有显著的政绩,不仅要免去官职,而且要发配到边陲效力。在这种情况下,王振原来希望以学求官而达到富贵的路子明显走不下去了,怎么办?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等着被处罚吗?难道就这样一辈子心甘情愿地贫穷下去吗?王振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与痛苦之中。作为一个很有心...
· 明朝大臣堪称打不死的小强三位皇帝都整不死他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如果想杀掉一个人,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在明朝时期,却有一位命非常硬的大臣,曾经因性格刚烈,敢于直谏,接连得罪了三位皇帝。令人意外的是,尽管这三位皇帝都曾想将他整死,他不仅没有被整死,且最终身居高位,死后追赠礼部侍郎,谥号“忠文”。网络配图此人就是李时勉,江西吉安安福人,从小家境相当贫寒,却丝毫阻挡不住他对学习的热情。因学习刻苦,加上他天分过人,7岁就能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12岁出口成章,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永乐二年,30岁的李时勉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学习,并参与编修《太祖实录》的工作,因能力出众被授予刑部主事。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提出迁都之事宜,别的大臣都举双手赞成,并盛赞皇帝具有雄才大略,而李时勉却多次上书反对迁都,并列举了许多理由。明成祖本来就是暴脾气,已经忍了李时勉好几次了,他居然还敢公开在朝廷上反对,丝毫不给皇帝留情面...
· 他本是三国最有条件做皇帝的人却等了30年才称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接手哥哥孙策建立的江东基业,那时候曹操还在与袁绍苦苦作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那时候刘备还在东跑西颠,惶惶不可终日。然而,20年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建立了魏朝,21年后,实力最弱的刘备也在成都称帝。而孙权,却始终没有称帝,整整29年,他都没有如曹氏、刘氏那样做皇帝,虽然期间他短暂的做过曹魏封的吴王,但不久他便改易旗帜,仍作汉朝臣子(不是蜀汉)。直到公元229年,孙权终于自立吴国皇帝,与曹魏、蜀汉分庭抗礼,而那时候,曹操已经死了9年,刘备已经死了6年。那么孙权为何在握着好牌的情况下迟迟不敢称帝呢?前期还好理解,曹操尚且没有称帝,他孙权自然不敢造次。但后期,曹魏、蜀汉都称帝,孙权还没有任何表示,就有些令人不解了?网络配图难道孙权一直等待有“真命天子”来收降他?当然不可能。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大致有下面几个原因。第一,实力不够孙吴政权鼎盛时辖扬州、南荆州和交州,从地...
· 马耳他宫
另见马耳他部
· 他本是凌烟阁功臣,成为皇帝后昏庸无能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唐德宗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凌烟阁是唐朝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里面绘有功臣们的画像,但很少有人知道,凌烟阁功臣中还有一位皇帝!当然此人的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他还不是皇帝,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762年10月说起,唐军在战场上接连获胜,“诸将进击史朝义,败之,朝义走河北,遂克东都”。这年11月,史朝义被自己的部将所杀,“安史之乱”宣告结束。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唐代宗十分高兴,当即下诏褒奖平叛将领,其中有八位将领得到了最高级别的“待遇”,“赐铁券,图像凌烟阁”。这八位功臣中有两位,人们都很熟悉,他们分别是郭子仪、李光弼。然而功臣中还有一位皇子,但就是此人后来成了皇帝,他就是唐德宗李适!李适是唐代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