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第一大家族,绵延两千年,后裔三百万,遍布世界各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1
转发:0
评论:0
中国第一大家族,绵延两千年,后裔三百万,遍布世界各地,古往今来中国出现过不少显赫的大家族,古代的门阀制度,其实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荣

  古往今来中国出现过不少显赫的大家族,古代的门阀制度,其实也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史,显赫一时的家族多,但绵延千年屹立不倒的家族却少之又少。

  在中国古代,皇族也是一个大家族,比如沛县刘氏就是史上最显赫的皇族,一共有西汉皇族,东汉皇族,蜀汉皇族。刘宋皇族。

  东晋时,谢尚,谢万使陈郡谢氏逐渐崛起。而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四人所导演的淝水之战,更是让华夏数千年历史永远见证了这一传奇时刻。

  不过他们的名头再响,也没有孔氏家族那么持久。

  我们知道孔子是唯一一位历朝历代帝王都要下跪磕头的一位圣人,他高居历代“帝师”的位置,是人人尊崇的,他虽然不是皇帝,却取得了皇帝也不敢奢望的千秋名声。

  不过孔子的后人之所以枝繁叶茂,也与他个人的特殊贡献有关,他以一己之力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的后人自然要将他的思想和行为发扬光大下去。其实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享誉都是很高的,可以看做是中国的文化遗产。

  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国家是文明,能够多大程度给其他各国以营养,就能够说明这个国家是有价值的,孔子就是我们在漫长历史中的价值核心之所在。

  后来,他的嫡系子孙世代都受到国家和朝廷的封赏,谱系非常完备。

  在九十年代,孔子的后裔就已经传到八十代“佑”字辈了,全世界的后裔已经达到四百多万人,繁衍了84代。

  孔子的家族喜欢修族谱,三十年会修一次,以确保记录了每一位后人,尤其是在山东的曲阜,孔氏家族的根系之所在,不仅有编纂完备的族谱,还有孔庙、孔府等标志性建筑物,看起来很像故宫的规模,只不过是缩小版的故宫。

  在古代孔氏家族每年都会有五十多次祭孔的活动,在曲阜,祭孔就是在大成殿这样漂亮的房子里进行,殿外的十根龙柱,看起来栩栩如生。

  历代帝王对儒家文化都大力推崇,所以对孔氏家族也是尊敬的,今天的孔府不仅仅是出了一个圣人,还有背后复杂的家族故事和历代帝王对圣贤之道的尊崇,相传皇帝来到这里参观,龙柱都要用黄色绸缎包起来,但皇帝一定知道里面怎么回事。

  古代皇帝给孔子的嫡系后裔恩赏最重,一般都封侯,封爵,而且可以世袭,这个称号其实是一种荣誉而不是实权,皇族想用儒家来巩固地位,就得对孔氏家族赏赐多一些。

  孔府的门柱上还刻着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题联: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孔子的后裔现在分散在世界各地,遍布各个省份,令人奇怪的是,竟然以韩国的后裔最多,大约有八万人,有各种纪念馆。

  听说这一脉血缘是元朝时候战乱逃过去的,后来在那里扎根,现在已经是硕果累累。

  此外日本、美国、加拿大也有孔子的后裔,不过人数不是太多,大约有上万人。

  孔氏家族也有,比如嫡系的就比较容易被嫉妒,而旁支的则比较容易批判嫡系,再比如外孔和内孔之争,其实外孔大都是一些孔子的家奴、家仆和一些旁系。

  元代以后,向海外迁徙的孔子后裔,由于非常有才华被当地政权青睐,有一个被封为高丽宰相,他的后人在高丽世代为官,一共出了三个宰相,成了高丽的名门望族,这个人叫孔昭。

  现在孔昭的遗体被葬在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一带,韩国孔氏后裔每年都去祭奠他的祖先。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问起他们,他们都说自己是中国人,祖籍在山东曲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联合国认证的千年古县,蔡氏后裔遍布冲绳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属于驻马店市,人口大约151万,属于河南规模比较大的县域。上蔡古为蔡国,是海内外蔡氏祖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上蔡遂成为天下蔡氏祖地。蔡姓起源于上蔡,蔡国灭亡后,后人以国为姓,后人散居四方,逐渐在各地繁衍生息,如今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的“上蔡村”就是例子。以福建省长泰县岩溪镇“上蔡村”为例,4000多人的行政村,蔡姓人口占一半。追根溯源,这里的“上蔡村”根就在河南上蔡。“上蔡村”以祖地为村名,以记录家世根源。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一部分蔡姓后裔远迁日本冲绳。明太祖赐琉球王“闽人之善操舟者36户,以使供使,行人来往”。意思是,明太祖赐姓的36户,主要负责琉球与大陆朝廷的联络、贸易。36姓中,蔡姓排名第一位,代表人物是蔡崇。现存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的《蔡氏家谱抄》中记载:“元祖讳崇,号升亭,行二,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乃宋朝大学士六世孙也。”...
· 三槐堂王氏后裔遍布上海
上海是中国著名的移民城市,三槐堂后裔遍布上海。著名历史学家、上海谱牒专家,许洪新先生日前与我会面,并提供了三槐堂王氏相关资料。据许先生统计:1997年王姓人780661人,市区人口(外环线内)418862人,占据各姓榜首。上海市郊王姓也位列前茅,其中闵行35685人,宝山44228人,,南汇41510人,奉贤33154人,居各姓第二位。浦东82015人,嘉定28891人,青浦23985人,居各姓第三位。松江25311人,金山26907人居各姓第四位。崇明最低,居各姓第十位,计20149人。三槐王氏占上海王姓的70%左右,约546463人。是全国三槐王氏最集中的地区。在两宋之交时期,三槐堂王氏已进入上海,建炎(1127-1131)三槐王氏大量南迁,仅南京和苏州以及杭、嘉、湖地区为主要集散地,宋相王旦及其兄王懿,弟王旭的后人,由汴梁(今开封)南下,有多支定居上海地区,成为王姓迁徙史上影响最大的...
· 《变形记》的第一个两千年
作者:纽约大学古典学教授,《变形记》注释本主编亚历山德罗·巴尔基耶西奥维德的《变形记》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西方人称作基督时代的第一个千年里最有影响力的诗作。它的影响与今天盛行的现代艺术的理念是共通的,后者认为艺术有责任承担探索人类意识和人类历史黑暗面的功能,无需遵从道德、社会、宗教和政治等各种形式的操控。《变形记》发表于基督元年后的第8年。纵览世界文学年表,在之前的一千年里,它得跟荷马、维吉尔、欧里庇得斯和柏拉图一争高下,而在下一个千年里则是跟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歌德和陀斯妥耶夫斯基较量。罗马诗人奥维德关于变形的那些诗歌影响深远,至今仍广为传颂(2008年是著作的两千周年纪念,2017年是诗人去世两千周年)。研究奥维德,是因为其著作对西方文化的独特演变至关重要。实际上,只有隔开一定距离,带着比较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之整体架构,而非其细节。距离会加深我们对特定文化差异的...
· 中国古代的“宵禁”一般都是什么时候?绵延千年的中国宵禁史
《水浒传》中曾多次提及元宵佳节,月夜赏灯的盛景。城市中的上元节夜里人头攒动,车马喧嚣,也屡屡成为了梁山好汉搞事情的场所:先有宋公明夜看小鳌山,被刘高陷害,引出了花荣、秦明和黄信一筹好汉大闹清风寨;后有梁山人马趁元宵节夜里百姓赏灯城中无备,袭击大名府,搭救玉麒麟;大聚义后,宋江一心招安,带着众心腹到东京探访李师师,不想忍了一肚子鸟气的黑旋风李逵狂性大作,杀将起来,将东京搅了个鸡犬不宁,同样是发生在元宵夜里。历朝有宵禁制度,只有在诸如元宵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才允许普通百姓夜间出外走动。那么,古代的宵禁制度从何时开始,又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目的无非三点。首先自然是防备盗贼,影视剧中常见的城中一队队巡夜的士卒,还有那些唱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打更人并非虚构,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倘若是战争时期,城外敌军的探子或者奇袭部队,也肯定是晚上进入城中。此外,灾荒或者战乱都会产生大批的流民,如果夜间城...
· 关羽家世考证:两万多关羽后裔生活在世界各地
关羽其人,在《三国志》和各种典籍的记载中,都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详细记载。既没有关于他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对他的几个儿子以及他本人的生辰等也均语焉不详。只是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说了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就没有交代了。而有关他那个在《三国演义》中被频频提到的儿子、蜀汉大将关平,也只在说关羽死的时候这么记了一笔:“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裴注《蜀记》又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便再没有说什么,连关平的表字是什么都不知道。关羽其他的后代和家属,在《三国志》他的本传中关羽死后说道:“……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裴注《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看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关羽,本字长生,河东解人,有子关平、关兴。关平和关羽一起在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