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这才是真实的郭靖 比死守襄阳的射雕大侠更悲壮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4
转发:0
评论:0
这才是真实的郭靖比死守襄阳的射雕大侠更悲壮,“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连《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也掩不住射雕大侠郭靖的光辉。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连《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也掩不住射雕大侠郭靖的光辉。但是郭靖的原型却一直很有争论,有人说是北宋的郭京,也有人说是成吉思汗手下的悍将郭宝玉。其实把这两个人当原型,都是对大侠郭靖的抹黑和侮辱。

  首先那个北宋郭京,其实就是个神棍,自吹佛法道法啥都会,既能驱使“六丁六甲”,还会佛门“毗沙门天王法”,抓金国将领就是个玩儿。结果金兵没退,金将也被被抓,宋徽宗和宋钦宗倒被他玩儿到北国五羊城坐井观天去了。

  至于郭宝玉,来头更大,是“再造大唐”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嫡系子孙,同时也是一个三姓家奴,他祖上本是汉人,却在金国当了汾阳郡公,这时候郭子仪的棺材板就已经按不住了。而最后郭宝玉的行径直接气得郭子仪连掀棺材板的力气都没有了——他这不肖子孙在蒙古大军压境的时候,居然又投降了成吉思汗之一的木华黎,扎扎实实当了一回三姓家奴。

  三姓家奴郭宝玉领着成吉思汗攻陷了他“第二祖国”金国的首都,而且这个郭宝玉倒也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也是他出力打下了撒马尔罕城。

  所以郭京也好,郭宝玉也罢,别说是大侠,跟正人君子都不沾边,如果金庸把他们当做郭靖郭大侠的原型,我们只能说:金庸原本名叫查良镛,是明末清初“名人”查伊璜的后人,也是那个举报庄廷鑨作明史,并酿成文字狱的那个人,可不是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是个骨气文人,查伊璜的好朋友铁丐吴六奇也不是什么天地会红旗香主,而是一个铁杆汉奸,还进了专写汉奸的《贰臣传》,跟洪承畴祖大寿划等号。

  但是宋朝历史上真有一个叫郭靖的悲情英雄,而且是载入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其中的《忠义传》里有郭靖的传记,就在《宋史•卷四百四十九•列傳第二百零八•忠義四》那一章。

  正史记载郭靖原本是四川仁寿县高桥镇的人(不是甘肃上海江苏辽宁的),是一个有钱人,而且还当着大大关胜上梁山之前的官职——巡检。也有人解释说郭靖是大户组成的护卫队的首领,也就是民间武装性质的保安司令,对此笔者存疑。

  但是不管怎么说,郭靖当时的责任就是保境安民,而那时候他的主要敌人就是金兵。可是金兵还没来呢,南宋名将吴璘(与兄长吴玠均为抗金英雄)的孙子先叛变了,还主动剃发易服(削发左衽),要把整个四川先给金人。

  作为有些宋朝老百姓还是很有骨气的,什么田地房屋都不要了,带着老婆孩子顺着嘉陵江往南宋腹地搬迁,这其中就包括地方保安团司令郭靖。

  这时候吴曦这混蛋一想:老百姓都跑了,我一个光杆司令到了金国也受不到重视呀。一是下令手下沿途截杀——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南宋的地方军阀打金兵没胆子,杀自己的乡亲可是很有本事的。

  吴曦下令让这些滞留在途中的百姓全部回老家跟他一起剃发易服,郭靖走到白崖关就说什么也不走了:“我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我作为地方巡检,在金兵犯境的时候不能以死报国,已经够耻辱的了,要想让我投降,那是万万不可以的!”

  于是带着夫人和孩子纵身跳下嘉陵江,实现了舍生取义的诺言。

  比较起来,宋朝的两个皇帝能够忍气吞声当金国的昏德公、重昏侯,还“忙里偷闲”生了十五六个孩子,而郭靖能够誓死不屈,也真够得上大侠二字了,至少要比那个向满清皇帝举报自己同乡并酿成文字狱的查一璜要高尚千百倍。

  可是查伊璜吴六奇这样个汉奸被武侠小说洗白,真正的郭靖却被人淡忘,而被人们所熟知的大侠郭靖,又跟历史上的郭靖没啥关系,倒像那个三姓家奴郭宝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元大决战!没有“郭靖杨过”的真实襄阳保卫战
金庸先生的多部小说都曾以蒙古南侵,中原武林人士奋起抵抗为历史背景,特别是以郭靖为首的众多武林人士参与的襄阳保卫战最为壮烈。在《神雕侠侣》中杨过曾将蒙古大汗蒙哥击杀,导致蒙古大军撤退,襄阳暂时得以保全。在《倚天屠龙记》中历经多年围城后,襄阳最终陷落,郭靖、黄蓉双双殉国。宋元襄阳之战真实历史上确有其事,虽然没有郭靖、杨过的助阵,但同样激烈异常。襄阳、樊城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诸葛亮隆中对策,计划两路出兵,一从益州出秦川,一从荆州向襄樊。南宋初期岳飞曾率军收复襄樊,从此地举兵北伐,意图收复中原。宋金议和后,南宋领土面积缩小,襄阳-樊城成为南宋中路边防上最为重要的一环。从地理上说,襄阳与樊城两城隔汉水对峙,上通夔、利(四川一带),下控荆楚,宋人称之为“天下之脊,国之西门”。襄樊一旦失守,长江门户洞开,蒙古大军顺流而下,临安则危在旦夕。早在1235年窝阔台曾派遣三路大军南下,其中他的...
· 《射雕英雄传》郭靖简介郭靖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郭靖别名:靖哥哥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南宋出生地:大漠出生时间:公元1205年去世时间:公元1273年妻子:黄蓉父亲:郭啸天母亲:李萍子女:郭芙、郭襄、郭破虏师父:江南七怪、洪七公岳父:黄药师岳母:冯衡身高:177cm职业:大侠兵法:《武穆遗书》武功: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空明拳、江南七怪部分武功、左右互搏术、全真内功、东邪部分武功主要成就:身后威名历百余年而不衰;武林领袖;驻守襄阳数十年公元1205年,因为父亲郭啸天被人害死,母亲李萍逃到大漠,并在这儿生下了郭靖。郭靖就这样在蒙古长大,拜哲别为师,并与铁木真四子拖累结成安答,学习了一手骑射的好本领。后来又受北上蒙古的江南七怪和全真派掌门马钰的教导,武功有所精进。少年时帮助铁木真化解札木合叛变,得到铁木真的垂青,与铁木真的女儿华筝订婚,成为金刀驸马。十八岁的时候为报杀父之仇来到中原,机缘巧合之下与黄蓉结实,此后在黄蓉的...
· 电视剧中的刘统勋跟历史上的刘统勋相比,哪个才是更真实
一部《天下粮田》,让更多人认识到了雍乾能臣刘统勋。人们敬佩电视剧中的刘统勋,笔者要在这儿说,电视剧中的刘统勋只是冰山一角。历史上真实的刘统勋,更让人佩服。天下良田的故事是从乾隆八年讲起,一场“金殿验鸟”引出匿灾不报、贪绩婪财的惊天巨案,暴露大清国粮田萎缩、粮仓空匮的危机。当时已经因病归乡的刘统勋被再次起用,调查大案。剧中的刘统勋不畏权贵,与讷善、潘八指为首的势力对抗,最终匡扶正义。然而电视剧只表现了刘统勋的查案和清正,实际上刘统勋可不止这点能力。刘统勋为政四十余载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都有功绩,官至宰相。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家庭,自幼接受到良好教育,于雍正进士及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基本就是宰相预备役,百分之九十的宰相,都在翰林院待过。刘统勋曾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是个什么官呢?就是专门监察朝中官员言行的,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官职。大部分人坐上这个位置,既要保证...
· 他才是千古帝王!比刘邦更卑微比康熙更伟大
朱元璋十六岁,就先后死了父亲、大哥、大侄、母亲四口。面对父母哥哥的尸体,不仅无钱购置棺木,连安葬的坟地也没有。朱元璋去哀求地主刘德,被一顿臭骂轰出大门。邻居刘继祖主动提出葬在刘家地里。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不忘刘继祖的恩情。当时刘继祖已死,朱元璋追封他为义惠候,子孙世袭。朱元璋他参加农民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污吏。他憎恶贪污,这是可以理解的,每当他想起那本该发给自己父母的赈灾粮食被官吏贪污,导致父母饿死的情景,就会忍不住咬牙切齿。不想后来朱元璋当上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便在举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贪治腐”运动。网络配图朱元璋当皇帝后,颁布了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明朝衙门设置了一个土地祠。此土地祠切不可晚上去看,着实吓人。这个土地祠是剥皮用的,剥的就是人皮。原来朱元璋命令官员贪污处死后,还要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
· 东天神将郭侃原是射雕英雄传郭靖的原型
东天神将郭侃原是大侠郭靖的原型历史上真实的郭靖,历史上有没有郭靖?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都不可能不知道此人,郭靖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男主角和《神雕侠侣》中的重要角色,《倚天屠龙记》中也曾引述其相关事迹,他是贯通「射雕三部曲」的关键人物之一。郭靖融合《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和「左右互搏」三大盖世武功为一体,遂翩然翱翔,武林尊为「天下第一侠士」,黑白二道俯首称臣,纵横天下,号令武林群雄,率领群雄守护着南宋襄樊的前线边境。郭靖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具备一切金庸笔下最模范的侠义精神。他用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侠之大者」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及《神雕侠侣》的男主角杨过,无形中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改邪归正的康庄大道。金庸的武侠名著《射雕英雄传》中曾描写了成吉思汗如何率领大军西征花剌子模的故事情节。在书中郭靖随蒙古军队出征,黄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