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志都为邓艾钟会立传了,为何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9
转发:1
评论:0
三国志都为邓艾钟会立传了,为何没有为司马懿立传呢?,邓艾和钟会当然毫无问题,生前一直都是魏臣。虽然他们生前,司马氏早已实际上控制

  邓艾和钟会当然毫无问题,生前一直都是魏臣。虽然他们生前,司马氏早已实际上控制了曹魏政权,但他们至少名义上仍然是曹魏的官员和大臣,而不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的大臣。

  而且,他们的事迹也主要记录在《三国志·魏书》的各自传记中。而在记录晋朝主要人物的《晋书》中,并没有他们的位置。

  司马懿出生时,汉朝还在。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的时候,司马懿已经41岁了。而在司马懿死的公元251年,虽然司马氏已经通过高平陵之变,完全控制了魏国的内外军政大权,但至少在名义上,仍然还是属于魏。

  司马懿的这个情况其实和曹操一样。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还是毫无疑问的汉朝。但曹操从公元196年,就已经完全控制了汉朝的朝廷,汉献帝已经完全成了傀儡。即便是在临死前,曹操已经封了魏王,而且建立了魏国,但朝代更替还没有完成,他也就仍然是汉朝的臣子。

  曹操的功业都是在汉朝的旗帜下建立的,但对代汉之后的曹魏来说,他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魏全部地盘都是他通过战争夺取的,也是他为曹丕代汉打下了基础。所以,在曹魏的史书上,曹操是开创者,也被追赠为曹魏的太祖武皇帝。

  司马懿的情况和曹操一样。虽然他主要的功绩都是在曹魏时代建立的,而且是曹魏时期的重要人物,但是他奠定了司马氏代魏的基础,在晋朝的史书上,他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也就是高祖宣皇帝。

  所以,曹操的时机在汉末时期非常重要,但他的主要事迹都不记录在《后汉书》里,而在《三国志》的《魏书·太祖本纪》里。司马懿也一样,《三国志·魏书》里面没有他的传记,而他的传记在《晋书·宣帝纪》里。

  为什么要这样呢?

  虽然他们生前一直到死,至少名义上都还是别人的臣子,但因为他们是新王朝的主要创建者和奠基人,在新王朝的史书上不能没有他们,又被新王朝追赠为开国的太祖皇帝,所以,他们如果在旧朝的史书里再以臣子的身份出现,就不太合适了。

  因此,虽然司马懿是三国中后期的重要人物,但记载他的主要事迹的记录都在《晋书·宣帝纪》里,而没有在《三国志》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志》为何为邓艾和钟会专门立传?
邓艾和钟会当然毫无问题,生前一直都是魏臣。虽然他们生前,司马氏早已实际上控制了曹魏政权,但他们至少名义上仍然是曹魏的官员和大臣,而不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的大臣。而且,他们的事迹也主要记录在《三国志·魏书》的各自传记中。而在记录晋朝主要人物的《晋书》中,并没有他们的位置。邓艾司马懿出生时,汉朝还在。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的时候,司马懿已经41岁了。而在司马懿死的公元251年,虽然司马氏已经通过高平陵之变,完全控制了魏国的内外军政大权,但至少在名义上,仍然还是属于魏。司马懿的这个情况其实和曹操一样。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还是毫无疑问的汉朝。但曹操从公元196年,就已经完全控制了汉朝的朝廷,汉献帝已经完全成了傀儡。即便是在临死前,曹操已经封了魏王,而且建立了魏国,但朝代更替还没有完成,他也就仍然是汉朝的臣子。曹操的功业都是在汉朝的旗帜下建立的,但对代汉之后的曹魏来说,他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魏全...
· 奚仲颂文立传
日月垂范,万古照而行空;河洛显象,八卦衍以无穷。人参天地,三才有灵。木为轮,轩辕天工。运驾以马,卓然奚仲。勾股曲直,备制正形。引重以致远,行速而物轻。浩浩兮四海便利,滚滚兮五洲畅通。观夫杲杲日出,升于扶桑;滚滚木石,行而通畅。缘有诗心,轮以酝酿。载兴载奔,既明且靓。若非至圣之运智,焉造气象之威壮。人文以化成,旗鼓掩日月之辉;物能有以宜,权舆载天地之广。绵绵萌发,无终而复始;悠悠恒存,有途以共享。欣欣原野,一地升平;熙熙山河,四邻相望。夫夏之大禹君临,勤求高见。繁富理国之法,数奏兴邦之言。不矜茂功,劝德以车正;恭献天符,巧谏以道圆。车以小天下,轮以延空间。其没也,天地为之龃龉;其出也,远近为之光鲜。故而百工惟时,原凭道之通;八方有序,皆由仁之贯。位因功之显,肇创薛国;名借车以赫,诚感苍天。车者,礼仪之明也。君有大德,方乘大辂。持乐为御也,秉德为车也。从容扶轼,盖不掩而尚纯;驱驰有度,斯崇化于...
· 逯中立传翻译赏析_逯中立传阅读答案
逯中立,字与权,聊城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由行人提为吏科给事中。遇事敢于发表意见。行人高攀龙,御史吴弘济,南部郎谭一召、孙继有、安希范都由于为赵用贤罢官辩护而遭到斥退,逯中立上疏说:“这些大臣都是修有德行的人士,使他们隐匿于田野,的确可惜。陛下对言官恼怒,则说:‘出于我的独断’,辅臣王锡爵也说:‘皇上亲自裁定。’我认为所贬退的不是正直的人,判决来自陛下,是陛下去掉小人的证明,即使出自辅臣草拟,也是大臣为国的忠心。倘若所贬退的果然是正直的人,出于辅臣的怂恿而下的圣旨,有心要贬退的是遭嫉妒的贤正之人,假使出于皇上的亲自裁定而辅臣不予救援的是不称职。大臣以人臣侍奉君王的道理应当这样吗?陛下想安抚辅臣,则罢掉言官,不知道言官被罢,辅臣更加不安。”奏疏呈上,违背旨意,被停发俸禄一年。不久升兵科右给事中。皇上下诏编修国史,王锡爵推荐前任詹事刘虞夔为总裁。刘虞夔是王锡爵的门生,在补录纠察过失时...
· 三国最被埋没的两大名将,比钟会邓艾更强
曹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尚书陈群提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制度,随后由司马氏逐渐完善,成为了魏晋南北朝代表性的选拔制度,九品官人法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是中国历史上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不过,这里要讲的是汉朝察举制末期与曹魏人官法初期的人物,介于改革之间的两位出身截然不同的人物,最终都成为了曹魏的名将。青州寒门王基与太原高第王昶王基,字伯舆,青州东莱曲城人,父亲王豹在王基少年时就去世,王基与叔父王翁生活。王基是标准的寒门出身,由于东汉末年的战乱导致帝国原有的察举制已经难以执行,但其制度仍有一定效用,出生在初平元年(190年)的王基以孝顺叔父闻名,十七岁就被选用为郡吏,因非其所好而辞职。不亚于邓艾的名将王基直到曹魏黄初年间,曹丕推行九品官人法,所以王基被考察为孝廉,被任命为郎中。察举制中多由郡中的官吏举荐人才上去,称为举孝廉。察孝廉则是由上边进行考察地方人才,被选用上去。王...
· 三国志唯一立传的烈女,庞淯的母亲赵娥
除了帝王后妃,《三国志》一般不为女子立传,但却有一个唯一的例外,就是庞淯的母亲赵娥。庞淯当过郡太守,后来成为朝廷中散大夫,在魏国算不上位高权重的大官,在母以子贵的时代,一个根本算不上“诰命夫人”的女人,为什么会被《三国志》单独立传呢?先看看庞淯及其母亲的事迹吧。庞淯字子异,酒泉表氏(今酒泉骆驼城)人,起初以凉州从事的身份担任代理破羌县长。在此期间,正赶上武威太守张猛反叛,杀死了刺史邯郸商。张猛下命令说:“有谁敢为邯郸商奔丧的,立即处死,决不赦免。”庞淯听说了这件事,丢弃官位,日夜兼程,大哭着为邯郸商奔丧。此后,庞淯又来到张猛门前,怀揣匕首,想乘见面之机刺杀张猛。张猛知道他为义士,下令放他走,不杀他,因为此事庞淯以忠义勇敢闻名。太守徐揖请他做主薄。后来郡人黄昂反叛,围攻郡治所。庞淯丢下妻子儿女,夜里跳下城墙冲出包围,向张掖、敦煌两郡告急。两郡开始有些怀疑,不肯出兵,庞淯要拔剑自杀来证明自己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