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日本古代战旗和盔甲为何印着中国铜钱的图案?写着“永乐通宝”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9
转发:0
评论:0
日本古代战旗和盔甲为何印着中国铜钱的图案?写着“永乐通宝”,古代日本字秦汉开始便学习中国,直至近代被美国黑船打开国门之前,日本上至皇室、

  古代日本字秦汉开始便学习中国,直至近代被美国黑船打开国门之前,日本上至皇室、大名,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生活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到现在我们看到传统的日本文化,基本也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翻版。

  这种情况下,日本百姓,日本军队,日本将军使用中国汉字,那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看过日本古装剧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名将,织田信长的家中和军队里,到处布满的旗帜,上面印的却是中国铜钱的图案,写着“永乐通宝”四个大字!

  这是为何?“永乐通宝”是中国明朝皇帝朱棣在位时发行的钱币,“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即便是在中国,也没有将钱币印在军旗上的先例,永乐大帝更没这么干过,日本大名织田信长为什么这么干?

  这主要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织田信长其实和朱棣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出现要在朱棣去世一百多年以后。织田信长生活的时代正是日本战国中期,理解日本的战国时代,可以参考中国的战国时代,因为日本战国时代的说法就是日本名将武田信玄套用中国战国的说法。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日本国内各大诸侯势力分裂割据、战乱不断。这样的时代对于商品流动和经济发展最不利,战乱造成生产停滞、物价上涨,同时有实力的诸侯国还想自己发行货币,掌握经济主动权,这就造成给货币流通带来极大不便。所以当时日本国内货币不仅成色不好,而且会面临流通不畅的风险,怎么解决?那就用中国钱币呗!

  正好明成祖称帝后,为了维护明朝东南沿海局势稳定,打击活跃在中国沿海的海盗,曾经派使臣前往日本,意图通过外交手段让日本政府自己解决海盗问题。日本的实际掌权者足利义满正好利用此机会,向中国称臣,同明朝建立勘合贸易关系。这么做的意图,就是通过朝贡贸易,从明朝获取满足于日本国内发展所需的商品,也同时从明朝带回了大量的中国钱币,最受欢迎、流通最多的就是永乐通宝。

  这些钱币在成色、质地上比日本本币要好很多,并且有明朝强大国力做背书,受到日本国内特别是关东地区的广泛欢迎,每一趟朝贡贸易之后,日本便从中获利丰厚。

  正因为如此,后来日本各诸侯竟然争先恐后代表日本官方到中国进行朝贡,甚至为此而发生内讧。战争打的就是钱粮,有钱就是实力,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就出现了后来所见的一幕,日本战国时代,以织田信长为代表的一些诸侯,竟然直接将中国的“永乐通宝”铜钱图案印在战旗和盔甲上,以此向民众展示其雄厚的财力,告诉天下我才是实力最雄厚的霸主,并振奋军威!

  也有人说,之所以织田信长将中国“永乐通宝”铜钱作为军旗,主要有着“破旧立新”的意味,或许真的有这方面的想法,但其实不仅仅是织田信长以此为旗帜,也有其他诸侯使用这种图案作为军旗,这就不仅仅是“破旧立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永乐通宝
历史沿革明朝建立前,明太祖曾发行“大中通宝”铜钱;明朝建立后,又发行“洪武通宝”钱。然而,明太祖于1375年(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大明宝钞”的纸币,推行以纸钞为主的通货制度,禁止了铜钱在明朝国内的流通。成祖即位后,于1408年(永乐六年)下令在南京、北京开设钱局,开始铸造永乐通宝。1411年(永乐九年),又下令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的各布政司开设钱局。虽然永乐通宝在明朝国内铸造,但目前在国内发现的永乐钱并不多,该钱在国外则是大量流通。南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土发现永乐通宝的记录。南洋的爪哇、旧港、锡兰等国就通用永乐通宝,这些大多是由郑和下西洋时由郑和船队带出国的。日本室町幕府执政期间,亦引入大量永乐通宝钱,以取代流通了数百年的宋钱(宋朝钱币)。非洲肯尼亚的曼达岛在2013年出土一枚永乐通宝,研究人员指出该发现有助证明郑和船队曾到过肯尼亚。除了在明朝铸造外,日本和安南也曾仿铸过永乐...
· 中国古代盔甲与盾牌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么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
· 日本自平安时代起曾大量使用中国铜钱(图)
日本战国时代的风云人物织田信长,有一面著名的“永乐通宝”大旗,不熟悉日本史的朋友或许会奇怪,日本人就算喜欢把钱画在旗上,也不必画上外国钱吧?其实日本从平安、镰仓时代起,就大量使用中国铜钱,从12世纪中期到17世纪早期,中国铜钱一直是市场上的“硬通货”。宋代对铜钱输出持警惕态度,一些有代表性的官员、学者认为,铜钱关乎国本,《四书》、《五经》等则是“中华上国”文明富强的奥妙所在,都不能随便流传到“四夷”去。因此日本只能通过贸易等方式“曲线攒钱”。元朝消灭南宋后,大量宋代钱币一度成了“废钱”,且元朝皇帝并未如此前朝那样,把“废钱”回炉铸造新钱,而是转而把同样源自宋朝的纸币当成新的主币,对铜钱出口持开放态度,尽管日本是曾与元开战的国家,但同样因此得到了数量充足的宋钱。不久后明代建立,一方面恢复了大规模铸钱,另一方面又在大宗交易甚至工资、犒赏等方面继续使用纸币,这样一来,明代就有了足够的铜钱可以出口...
· 关于中国各朝代的盔甲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这里推荐一本书,书名叫,作者是日本的蓧田耕一(唉),由香港万里机构出版,在三联书店应该可以买到,港币是85元。书中以“斩”、“打”、“扎”、“射”、“城”、“火”、“暗”、“甲”八个类别对中国古代兵器进行描述。书中对各种不同类型古代兵器的长度和重量数据描绘非常精确,长度单位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日本人的严谨认真可见一斑。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
· 为何清军衣服上有的写着“兵”有的写着“勇”?哪个更厉害?
不仅中国达到了经济鼎盛,更是开启外交的新纪元。可以名正言顺的说成是中国最繁荣的一个朝代。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要归功于当时的兵队,如果当时的国力和军队不够强大的话,这一切都没有办法实现。因此可以断定,国力是一个国家昌盛的基础。那么有人会发现清朝军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兵身上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有的兵衣服上只写了兵字,但也有的兵身上写的是勇字,为何清军衣服上有的写着“兵”有的写着“勇”?那么兵和勇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呢?哪个更厉害呢?今天就让笔者带大家揭秘一下。首先,如果清朝有哪个兵身上写的字是兵字,那我们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们就是清朝的正规军!当时也是为了区分是否是正规兵,所以才想出了这个法子。正规兵一般都是走编制的,所以直接效忠于皇上,如果国家有什么危难或者战争的话,那么这些正规兵是必须要先出去作战的。所以清军服上写有兵字的,都是比较厉害的正规军,在笔者看来,这些军人都是比较厉害的。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