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男人辫子可不是像影视作品那样,实际要更另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8
转发:0
评论:0
清朝男人辫子可不是像影视作品那样,实际要更另类,如今清宫戏特别多,很多少男少女也非常喜欢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剧中清朝人的服饰、

  如今清宫戏特别多,很多少男少女也非常喜欢这类题材的影视剧,剧中清朝人的服饰、装束以及发型都让很多“清宫粉”和“穿越粉”着迷,尤其是清朝的阿哥、皇子们一条乌黑的大辫子,脑门锃亮,显得很有精神。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清朝男性都是这种发型,具体来说是直到清朝晚期才演变成电视剧中的这种光头大辫子的形象。

  后金刚建国时,男性主流的发型叫做“金钱鼠尾”,顾名思义,这种发型要求脑后只留细细的一缕头发,如老鼠尾巴一般细,据说尾部要细到能穿过针眼。除了这一小绺子头发之外,整个脑袋要剃光。清初之所以留这种发型,当然不是为了追求炫酷,而是因为女真人善骑射,常年骑马和征战,这种发型在大风吹拂下仍然不会遮挡视线。

  有人说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剃个光头,岂不是更凉快更省事?这事据说跟女真人的信仰有关,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人的脑后是灵魂栖息之地,需要有头发作为载体和寄托,因此不能全部剃掉,而且他们相信士兵战死之后,通过脑后的这缕头发可以超度升天。

  到满清入主中原后,要求汉人全部“剃发易服”,但在几千年儒家文化传承的汉人看来,这种脑后一撮头发的造型实在是不堪入目,而且自古以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说剃就剃?纷纷表示不满和抗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暴力推广。

  从清中后期的嘉庆朝开始,经过多年的满汉争斗、磨合,朝廷开始在发型上有所改革,蓄的头发有所增加,脑后的辫子也越编越粗,后来发际线一直留到了头顶,逐渐演变成了今天许多影视剧和照片资料中的大长辫子的形象,被称为“蛇尾”发型。这种形象一直保留到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号召百姓剪辫蓄发,这才结束了这种持续几百年的头型。

  满清人用一条辫子捆住了汉人整整一个朝代,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清朝人的这种发饰有什么评价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男人发型的由来清朝男人为什么要留辫子?
清朝男人留辫子,且前面脑门的头发都刮去,这种发型我们在清朝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得太多了罢。好多朋友不明就里,我在这就给大家说一说其中之始末。话说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所杀。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亲仇,正式起兵征战四方,迈出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女真人传说过一位杰出的前辈英雄人物,叫作束机能,因其人前额和两鬓天生秃发,所以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聪明的努尔哈赤于是束发为辫,一则纪念前辈英豪,有利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二则以此为始,避开了先前各女真贵族的干扰。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尔哈赤于1616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辖地数千里、臣民数十万的后金国。也就在那个时期八旗制度正式确立,政权上下使用满语满...
· 清朝男人为什么要留辫子和把最前端的头发剃光?
清朝的男子都是留辫子的,而对于这个留辫子其实也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是东亚民族的一个习俗哦,而对于清朝时期的鞭子也是有着前提中期和后期的发展。清朝男人留辫子,且前面脑门的头发都刮去,这种发型我们在清朝题材的电视剧中看得太多了罢。好多朋友不明就里,我在这就给大家说一说其中之始末。话说东北的女真族在明朝初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女真族各族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这种情形愈演愈烈,一直持续到明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为止。明万历二年(1574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所杀。1583年,努尔哈赤为报亲仇,正式起兵征战四方,迈出了统一女真各部的步伐。女真人传说过一位杰出的前辈英雄人物,叫作束机能,因其人前额和两鬓天生秃发,所以被后人称作秃发束机能。聪明的努尔哈赤于是束发为辫,一则纪念前辈英豪,有利于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二则以此为始,避开了先前各女真贵族的干扰。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尔哈...
· 对,没错,你还是又被电视剧,真的银子可不是像电视那样的
"我们年少都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古装剧,武侠剧,电视剧里面的银子真是亮铮铮,饱满满的,十分诱人,但是那是为了剧情需要,剧组故意把道具做得很精致,且十分吸引观众们的眼球,但那不是真正银子的样子,古代真正的银子并不长那个样。古代真正的银元是有些丑陋的,而且并没有那么饱满和闪亮,而且它们有很多样式,并非只有一种。正方形的,中间有一个凹槽,上面刻得有几个字,而且被很多人使用过还有些脏兮兮的。这是光绪年间的银子,是不是和电视剧上的差距很大呀。图中这个银元面值算相当大的了。这种银子的造型比较奇异,做工也相当复杂。是不是像一个碗,不是有一个词叫金饭碗吗?电视上的跟这个有些相像,但是差距还是有点大。
· 为何清朝没有像明朝那样出现权力特别大的太监?
近些年来,一些反映清朝宫廷生活的影视剧轮番热播,而这些宫廷剧里总少不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太监。在这些清朝宫廷剧里,太监生活得极为惬意。他们在宫廷里呼风唤雨,上能与皇帝打成一片,中能对群臣颐指气使,下能和宫女打情骂俏……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些都是假的!假的!假的!(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因为,在真实的清朝历史上,绝大部分太监处于宫廷食物链的最低端,生活得相当艰难。别说什么荣华富贵,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可能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彻底沦为“奴才”角色。当然,清朝也出现过安德海、李莲英、张兰德等少数几个大太监,他们还是比较风光的。可是,不管他们多么风光体面,可手里掌握的权力始终很有限度,没有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那样,只手遮天,连皇帝都要怕他三分。可以这样说,终清朝一代,都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一、清朝降低了太监的官阶品级,并且建立了复杂和苛刻的太监等级制度。太监内部层层牵制和约束...
· “狡兔死,走狗烹“为何清朝没有像明汉那样杀开国功臣?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无一例外都是在暴力和中完成的。伴随着暴力和的更是一幕幕人间悲剧和后来统治者对前朝人文的无情摧毁,这也对一个拥有世界最为精彩灿烂的历史文化之国度的极度讽刺。而较之毁灭前朝人文更让人不可理喻的是对本朝开国元勋的诋毁与。而且这屠刀并不是仅伸向一两个人,而是那些与开国皇帝打共同天下的“老哥们儿们”能幸免于难者寥寥,这恐怕真的是古代封建帝国独一无二的特色之一。说起对开国元勋的无情无义,绝冠群“龙”的绝对是明太祖朱元璋,紧随其后的就是汉高祖刘邦。这两位从最初出身到创业历程都有几分类似的创业之君,在对待“大是大非”的态度和处事风格都极其类似,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所以相比之下,像宋太祖赵匡胤那样,能够做到“杯酒释兵权”的绝对是可以堪称佳话了。虽然历史上有无数兔死狗烹之先例,但是我们却很惊讶地发现,大清王朝居然没有这种“卸磨杀驴”的不人道事件,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