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连克死5任丈夫,最后嫁给穷小子,成为宰相夫人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1
转发:0
评论:0
连克死5任丈夫,最后嫁给穷小子,成为宰相夫人,古人都有些迷信,于是便会有一拔装神弄鬼的懒汉闲婆逞口舌之能,专事相面卜卦,为

  古人都有些迷信,于是便会有一拔装神弄鬼的懒汉闲婆逞口舌之能,专事相面卜卦,为人排忧解难。比如一对男女要想成就一段婚姻,双方父母都会找到那些懒汉闲婆卜问凶吉,看看两人命理八字是否相合。合则成,不合则散,免得娶了个克夫婆,丧命败家。关于克夫之事,史上还真有些记载,其中的克夫大王,当数秦朝时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张负之孙女。

  张负是阳武县首富,孙女长大后,便吸引了各色想靠婚姻改变命运的有志青年。孙女十六岁那,张负终于给敲定了一户殷实家庭的子弟为张家女婿。能攀上首富,那户人家当然热烈回应,婚礼办得风风光光。遗憾的是,小俩口成婚不久,新郎就莫名暴毙。

  不忍孙女一直寡居,张负便把孙女接回家,又重新张罗给她找婆家。秦汉时,还没有好女不二嫁的封建思想,娶个寡妇并不是什么丑事。不要说贫民了,就连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就娶了个二婚女王娡,结果,王娡给老刘家生养了一个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刘彻。所以,张负的孙女在当时不愁嫁,很快就找到了下家。

  但是,同样不幸的是,张家女再嫁不久,老公又莫名身死。无奈的张负,只好又给孙女再找下家,如是者数,夫婿均不得善终。《史记》称张负的孙女“五嫁而夫辄死”,张氏女克夫的恶名不翼而走,当时的阳武少年心中就有了一个阴影,生怕被张负盯上——即使有再多的钱,没了小命,那也不是好玩的游戏。

  这下子可好,孙女砸手里甩不掉了。可是,张负不甘心啊,心想,咱家这么有钱,却有女难嫁,多跌份儿啊?老头一咬牙,咱来个减价大甩卖,看哪有穷得娶不起媳妇的落魄男子,咱去扶扶贫,白舍,再陪份丰厚的嫁妆。

  你还别说,在阳武的户牖乡,就有个穷得叮当响的陈姓穷学生,正愁娶不上媳妇呢,听说有这样的好事,那怕拿命一搏,也比当一辈子光棍强啊。于是,就有意接近张负。不久,机会就来了,一位乡贤去世了,要大办丧事,陈同学就去帮忙,以赚点纸墨钱。陈同学知道,丧家与张负有亲,必定会前来吊唁,所以那几个都是早去晚归,终于逮到和张负“邂逅”的机会。

  丧葬场所,也是才俊聚集之所,张负本来就是为选婿而来,所以,也一眼相中了“守株待兔”的陈同学。张负觉得陈同学相貌不凡,顿时心生爱意。陈同学见到张负,也想寻找与张负沟通的机会,又借故最后离开丧家。陈同学回家时,张负也紧随其后,想一探究竟。陈家住城墙边的陋巷中,因为没有木门,用破席子挂起来当作门。虽然家贫如洗,但是,他家门却有很多车轮留下的痕迹。张老头混社会大半辈子了,社会经验那是相当丰富,种种迹象表明,姓陈这小子不简单,虽处陋室,却交游遍天下,将来决非池中物。

  张负回家后,对他的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嫁给陈家那小子。”张仲说:“他家里贫寒,自己又不干正经营生,一直靠哥嫂养着,全县的人都讥笑他,你为什么偏要把孙女嫁给他呢?”张负说:“我相过他的面,像他那样长相俊美的男子,是不可能一辈都贫贱的,此子他日必成大器!”于是,张负坚持自己的意见,把孙女嫁给了陈同学。

  因为陈同学家贫没有钱操办婚事,张负就出钱让他行聘礼,又送给他迎娶时置办酒席的费用,让他娶亲。张负告诫他的孙女说:“不要因为他家里贫穷的缘故,服侍人家就不恭谨。服侍哥哥陈伯要像服侍父亲一样,服侍嫂子要像服侍母亲一样。”

  陈同学在娶了张负的孙女之后,因为得到了张家的资财,生活富裕起来,交游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时值秦末,为了反对暴秦的残酷统治,各地纷纷爆发了反秦起义。都说乱世出英雄,陈同学也迎来了一飞冲天的机会,于是,他辞别哥嫂与妻子,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时代洪流中。这位离家出走闹革命的陈同学,就是后来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的陈平。

  陈平在谋求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先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在鸿门宴上巧遇刘邦后,认为刘邦才是天下之主。当刘邦被项羽兵困咸阳时,“身在楚营心在汉”的陈同学与冒险前来问计的张良一见如故,一招“调虎离山”计将项羽手下的第一谋士范增给支走了,才解了刘邦之围。

  后来,他干脆投奔刘邦,他先后“六出奇计”,为刘邦取得天下做出了很大贡献,受到刘邦的赏识和重用,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汉朝建立后,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地位显赫,官至丞相。在推翻秦朝和楚汉争霸的战争中屡建功勋。汉朝建立后,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官至丞相。

  克夫命,其实是个伪命题,男人之死与婚否没多少关系,只是恰好寿数到了而已。连嫁5次克死5任丈夫的张氏女,第6次却有嫁错,丈夫陈平不仅命长,命还很好,封侯拜相,她也从一个普通的富家女逆袭成为丞相夫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邛成太后克死多个未婚夫,她因为什么成为皇帝妃子,最后成为太皇太后
一般来说,在古代想要成为皇帝的妃子,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想成为皇后更加的不容易,选妃都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和流程,在出身和相貌上的要求都非常高,像那种已经有过婚约的,名声不太好的,选宫女的资格都不够,更不要说成为选妃的对象进宫服侍皇帝了。但是有的人的命运不能按照常规来看待的,比如汉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氏就是如此。这个王氏呢也就是后来的邛成太后,其实出身很一般,尤其是她的名声并不好,史书记载她曾经多次跟人有婚约,每次许了婚约,男方就死了,这个在当时可不是什么好名声,明显的克夫命,所以王氏很多年都嫁不出去,普通人是不行了,那么王公贵族行不行呢?这事情说起来也巧,汉宣帝刘询也就是刘病己曾经因为巫蛊之祸流落民间,刘询小时候喜欢看斗鸡,而王氏的父亲王奉光喜欢斗鸡,所以刘询和王奉光曾经见过几面,也就成为好朋友,刘询成为皇帝以后,一看自己的好友女儿总是嫁不出去,非常可怜她,就直接纳王氏为妃,后来还升她为婕...
· 知识改变命运,穷小子咸鱼翻身成宰相
中国有一首五言律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估计上过学的国人都会背,而且还能“创编”出N多种“坚苦朴素,珍惜粮食”故事,来教育下一代,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小编小时后,曾经被老爹老妈硬逼着学会了这首古诗,并认真贯彻“掉一粒米饭,将来就会被饿死”的家训,搞得吃饭小心翼翼,生怕掉饭粒,将来会引发肚子挨饿的大问题。这首《悯农》诗的作者就是李绅,李绅祖上(李绅曾祖父李敬玄陪唐高宗读过书,最后成为宰相,封赵国公)是宰相级别的高官,可到了他这一代,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幸亏李绅的母亲是个才女,教了李绅一肚子锦绣文章。李绅是个牛脾气,用句歇后语形容,就是胡同里扛竹竿,直来直去的性格,他“悲催而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差点要他命的小人——浙东节度使李逢吉。李绅当时高中进士,因为没钱打点,就成为了没职没权的翰林学士。他这一年回家省亲,遇到了同榜进士李逢吉,这个李逢吉家里有银子,通...
· 她倒贴嫁给一个穷小子,生了4个孩子都是帝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娄昭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有很多的具有独具眼光的女子,比如历史上有名的宣太后,她的眼光极其不错,政治手腕也非常的高,能把义渠君收入自己的帐下,为自己效力。或者是那吕后,在刘邦还是一个地痞流氓的时候,她们家就独具慧眼相中了刘邦这匹黑马。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个女子,她的眼光也十分的不错。她就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娄太后,她的原名叫娄昭君。据记载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准确的来说是一个豪门千金。她出身又好,长的貌美如花,当时有很多官宦子弟都想把她娶进家门,但是这位大小姐从小就眼光独特,并不相中那些豪门子弟。这个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位娄小姐的眼光极高,要是能被她相中的郎君,必然是人中龙凤或是也是盖世英雄。不过这些人们都想错了,最终这位大小姐在一次出游的时候,居然相中了一个浪荡子弟。这个人家中光徒四壁,他也没有什么亲人。而这位小姐居然选了一个这样的人,这让很...
· 邢夫人为何帮丈夫纳妾?邢夫人为什么叫糊涂夫人
一部《红楼梦》煌煌数千言。尽管有人称其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仍然不乏未尽之处,留给后人不解之谜。比如关于红楼梦邢夫人,就有几个不明之处。比如按照书中所写,她家世不堪,为人一般,那么这样一个人何以嫁入高门大户的贾府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人说,因为她是填房继室。可是贾府中的填房继室并不止她这一处,却并非个个都是这样。又,就算是续弦,以贾府的地位和权势,也不难找到一个家世相当之人。那么这个小门小户家的女儿是凭借什么成为红楼梦邢夫人呢?曹公并没有在书中给出明确答案,我们只有凭借其中文字,爬梳整理,寻找蛛丝马迹了。首先要分析的关键人物是当事人贾赦,根据书中所描述,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其一是好色,其二是不受母亲待见。先说第一个特点。贾赦的好色不但阖府皆知,而且颇有些不知节制,唯色当头的意思。我们看书中几个片段:尤二姐死后,贾琏伤心。身为父亲的贾赦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父爱,安慰儿子呢?从身边随手挑了个人...
· 匡衡: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殊不知匡衡在学成之后却因一件事而自毁前途。网络配图匡衡出自汉代,自幼就家境贫寒,但匡衡却十分上进,他在这条求学之路上如饥似渴地学习,但在考取功名的这条道路上匡衡也曾吃过不少苦头,他前前后后一共参加了九次考试,最终也只有中了丙科,在汉代时候考试结果的等级按照甲乙丙划分,丙在这几个等级之中最低,因此即使分配官职也是最无用的。仕途之路上对匡衡来说也算坎坷了,不过正因为他之前凿壁偷光苦读因此使他颇有学问,正是这样的学问帮助他使他在之后的仕途之路上能一步一步地前进。匡衡此人也很聪明,所以他抓住了一个机会向元帝上书劝谏,这次的劝谏使元帝对他的印象更好,他也因此成为了太子刘奭的老师,而他励志苦读的的收益也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