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长城是怎么起到防守的作用的?原来是这么用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6
转发:0
评论:0
长城是怎么起到防守的作用的?原来是这么用的!,这是长城穿越燕山山脉的一段。在这么雄奇险的山顶筑长城,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可想

  这是长城穿越燕山山脉的一段。在这么雄奇险的山顶筑长城,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可想而知,要说效费比很低,要不说它,恐怕没别的了。

  效费比问题得到肯定,那接下来,就是第二个问题:效果好不好?

  现在很多人喷修长城没用,最后还是没挡住少数民族云云。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人们只记住了长城多少次被攻破,却没记住长城阻拦了多少次游牧民族的觊觎。

  这就像有人用南宋被蒙古人灭亡、满清入关,来说汉人天生不行,却忘记了多少游牧民族、草原行国要么被我们打得四处逃窜,要么彻底灭族,要么磕头称臣一个道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长城是怎么起防御作用?

  要是你觉得长城防御作用是下面这张图这样,那修长城就毫无意义。

  都有这么多的兵力部署,还建个毛长城啊,直接杀过去就行了!

  真实的情况是:长城虽然修了,很多路段其实并没有驻下重兵,只是时不时有士兵去巡逻而已。或者说,从兵力配属来看,长城很多时候可以称作“空城”。

  花了巨大代价,修的却是一条绵延几千公里的空城,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河西走廊的汉代长城,近看是这样的:

  一层芦苇、一层土夯起来的,也不高,更不坚固,怎么看都像个豆腐渣工程。

  但在实际上,对抵御游牧民族,这道长城非常有效!

  原因很简单。古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游牧民族进攻汉地,也要吃要喝,虽说可能会抢到一点,但哪个成熟的将领会将战争胜利构筑在假设的基础上呢?所以,要是回到古代,你会看到这么一副游牧民族出征的场景,前面是大队人马,后面是无穷无尽的牛羊,这些牛羊就是游牧民族的“粮草”。

  这道长城的作用,防不住人,人长着手,一翻就可以过去,但牛羊呢,游牧民族胯下的马呢?它们不长手啊,就爬不过去。要丢掉马牛羊,翻过长城去,那就不是军队,而是难民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齐上阵,把长城扒开一个缺口。但人家游牧民族是军队,不是黑社会拆迁队,带的家伙肯定不顺手,只好刀枪剑戟当铁锹用,等长城扒完,手里的武器也废得差不多了。

  就算扒开了,事情也麻烦,人家游牧民族玩得是游击战,踹空门,偷冷子,打了就走,抢了就跑,要是有大块肉,那就狠狠咬上一口,靠的是机动性强,来去如风。要是苦逼一样地先干起拆迁队,就意味着放弃机动性,极有可能缺口刚刚扒开,正精疲力尽的时候,好家伙,成千上万的朝廷军队已经严阵以待,就等着抓俘虏、抢被他们赶来的大批牛羊“粮草”了。

  但河西走廊这种长城,到了内地,就效果不好了,再上两张图,对比一下:

  河西走廊贫瘠无比,物资丰富的,只有那几个绿洲,游牧民族要达成机动性,就算扔掉马牛羊,翻过长城来,人数太多,也只有饿死的份。但内地长城以内,可是物产丰饶啊,只要能翻过来,可承受的人数可就多多了,就算没有马牛羊,也可以改行做流寇,四处劫掠,那也很麻烦。

  怎么办,那就再筑得高一点,城墙再厚一点呗。所以,在内地,长城就真正成了“长城”。

  看上去像真的城墙了吧?

  讲了这些,应该可以看出来了,长城的作用并不是阻止小股牧人们的,而是针对大股入侵者,将它们的入侵路线限制在若干个关隘,当然这些关隘的防守严密无比,驻军也非常多。

  这就是长城的主要作用:建造一条人工障碍物,削弱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优势,迫使它们不得不来进攻我们高沟深垒的关隘,或者说,迫使他们在我们的主场作战。

  可以设想一下,要是没有长城,那有多少草原上的牧羊人会轻易闯进中原,来去如风,动不动就来烧杀劫掠,整个北方的人们还能正常的生活吗?就算能击退敌人,国防开支要多少,财政税收能支撑得住吗?老百姓岂不要穷死,哪里还会有若干个安乐祥和的盛世?

  和修长城的花费相比,不修长城代价更大。

  长城,不仅仅是个国防工事,背后藏了我们民族高深玄妙的大智慧。

  清朝也是修过长城的,但地理位置比较奇怪,想必大家一眼就能看清楚防的是谁。

  真是准备好了一旦南方有人起事,就节节抵抗啊。(插一段,清朝大概仔细研究过朱元璋北伐,修的这些长城,就专门为了对付汉人北伐,深得兵法之妙,一切南方北伐的兵家要地全守得死死的。在冷兵器时代,这几条长城要是能发挥作用,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北伐成功)

  唐朝为啥没修长城?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北魏长城,和唐朝年代相隔不远。前面说过,长城的作用,就是隔断游牧民的马牛羊进入,5,600多年前修的明长城,抗战时都还能用做工事,很多现在都还在。北魏灭亡,到唐朝建立,还不到百年,年代相隔更近,长城自然还能用,就算到唐朝灭亡,也就不到四百年。前人已经弄好了,还能用,为啥要组织人力再修?

  至于元朝,它是没修。它干嘛要修?蒙古人再傻,也不会傻到修一座长城,万一不行时,还会被它挡住自己回草原老家的路。

  要是它真这么做了,徐达等人肯定要抢先机,把那些隘口统统堵上,在关内全歼元朝余孽,斩草除根,那后来明朝和北元快一百年的激烈战事估计不大会发生,满清连一点崛起的可能都没有。那我们现在倒还要感谢元朝皇帝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极具杀伤力环首刀的刀环是起到了什么作用
环首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冷兵器。由于环首刀诞生时间较长,影响较大,所以很多书籍都记载了环首刀的基本特点,以及环首刀多长。通过了解资料得知,西汉时期,正是炼钢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在钢铁产业的影响下,具有杀伤力的冷兵器随之应运而生。而环首刀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在设计者的理念下,环首刀初次诞生时,全长超过了1米。环首刀后来,甚至还有铸剑师打造出了总长为1米4的环首刀。当时的环首刀刀型呈笔直状,环首刀刀身部分带有内弧。值得一提的是,环首刀大多都是单手握柄结构。士兵们容易拿捏操作。正因为有环首刀,所以西汉军队才会成为一支罕见的钢铁雄狮。随着军事作战的需求,铸剑师们不断改造和创新和环首刀。很多环首刀尺寸基本都在100厘米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环首刀刀长达到了110厘米,甚至超过了120厘米。虽然环首刀是一种冷兵器,但是除了上阵杀敌之外,古人常常用它来装饰自己。古人佩带的环首刀长度大约为1米左右。...
· 修筑长城的军事作用古代万里长城的军事功能
长城的军事意义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虽然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於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地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在冷兵器时代,长城防御体系的军事作用是卓有成效的。秦时,“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新书·过秦》)汉武帝时,“建塞徼、起亭燧、...
· 齐长城是干啥用的
齐长城是干什么用的?每次在山东大地行走,看到在山间曲折蜿蜒的齐长城,我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这个问题。长城是一种防御性工程,按理说是弱小的国家才会修筑长城,抵御强敌。可是齐国是春秋战国时的强国啊……在莱芜,在济南,在淄博,在潍坊,我去过很多齐长城遗留下的残垣断壁,踏着那些青石和泥土筑起的高墙,常常觉得思绪接通了遥远的历史。齐长城东到大海,西到济南,是齐国和鲁国的一个分界线。它把齐鲁划分为两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历史,为什么在这里划出一个齐长城?我的好奇心被激发,于是,开始拼接历史的地图,齐长城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齐长城的功用,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在不断变化、转移和完善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功能,还是用于战争和防御。我发现,齐长城是在齐桓公时开始修建的,这一时期齐国极为辉煌。桓公启用管仲为相,进行多方面改革,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桓公也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他修筑长城是吃饱了撑的...
· 无为而治适用于哪些地方?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治理国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策略,所以治国是无为而治的第一应用。为了贯彻无为而治的方针,各级政府官员既要抛弃各种政绩主义和,也要抛弃“为人民谋幸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宽刑简政、轻徭薄赋、与民休戚,尽量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务工作即可;同时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属,让下属去完成各项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识人用人的工作。企业管理无为而治用在企业管理上,要求企业管理者从琐事中跳出来,主要抓好企业发展战略和识人用人的工作,至于具体的研发、技术、生产、销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员工和下属来做。高层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为,而在小事上则有所不为,就必须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管理方法,才能达到“君逸臣劳国必兴,君劳臣逸国必衰”的管理目的。教育领域无为而治用在教育领域,要求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赖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 公孙瓒的易水河防线起到了什么作用?
人类历史浩浩荡荡几千年中,你来我往,各种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轮番登场,今天一起来探讨下“公孙瓒的易水河防线起到了什么作用?”的相关话题,希望您对其感兴趣。?易水位于幽州刺史部与冀州刺史部的交界处,由上游的卢水、雹水、顺水、徐水等河流交汇而成,这是条古老的河流,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送荆轲刺秦王时就在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而歌,使此河名扬天下。公孙瓒不久前被封为易侯,封地易县位于易水之上。公孙瓒趁袁绍腾不出手来进攻自己的空当,以易县为中心,沿着易水河两岸大修军事工事。公孙瓒在易水的北岸挖了十多重战壕,每隔一段又堆起五六丈高的土山,在土山上修起楼观,大大小小的楼观数以千计,公孙瓒手下的将领分别居住在这些楼观里。这其实就是由密网交织的交通壕所联结的碉堡群,这种碉堡被称为京。“京”是甲骨文里的象形字,即筑起的高丘,上面有耸起的尖端。这上千座碉堡筑起了坚固的一道防线,其核心地带是公孙瓒居住的易京,其下的土山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