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尚存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天下第一武侯祠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9
转发:0
评论:0
中国历史上尚存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天下第一武侯祠,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现在,

  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也叫天下第一武侯祠。旧时武侯祠多如繁星,不胜枚举。现在,全国尚存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

  9座武侯祠为勉县武侯祠、古隆中武侯祠、成都武侯祠、祁山堡武侯祠、白帝城武侯祠、五丈原武侯祠、南阳武侯祠、宝山武侯祠、兰溪武侯祠。而勉县武侯祠是皇帝下诏修建的,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约50年,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

  公元263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9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勉县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官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

  勉县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保留下来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联20余幅。

  祠内遍悬匠、联,匾额有:“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犹龙乎”、“山高水长”、“伯仲伊吕”等。

  大殿内,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羽扇纶巾,目光凝重,栩栩如生,侧塑关兴、张苞站像。坐像前额殿中,悬有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1803年)亲笔御书“忠贯云霄”匾额。

  勉县武侯祠历经1700多年,融古建、园林、文学、艺术、书画、雕刻、彩绘于一体,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

  大殿两侧、山墙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历代文人墨客及军政名流诗词歌赋。

  勉县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票价60元有点贵,喜欢三国文化的朋友还是值得一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武侯祠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成都:游俊题武侯祠过厅,位于成都市南郊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成都:郭沫若题武侯祠过厅八千余年上下古七十二家文字奇顾槐题河南南阳武侯祠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成都:冯灌父集杜甫诗题武侯祠刘备殿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滇南黎天才集杜工部句题武侯祠丹心一片安炎鼎浩气千秋壮属疆勉县武侯祠,在陕西勉县新城西当年正气扶元气万世人心仰赤心武侯祠/当阳关陵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灵川武侯祠,在广西灵川县漓江畔的甘棠镇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成都:沙孟海集杜甫诗题武侯祠诸葛亮殿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武侯祠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成都:董必武题武侯祠过厅扇摇战月三分鼎石黯阴云八阵图武侯祠时艰每念出师表日暮如闻梁父吟成都:瞿朝宗题武侯祠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襄樊:李尔重题古隆中武侯祠兴亡天定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赵藩题成都武侯祠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成都武侯...
· 成都武侯祠
历史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明末流寇张献忠占据成都时,将武侯祠拆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建筑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成都武侯祠前部汉昭烈庙大门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塑...
· 成都市武侯祠
简要介绍: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 董必武题联武侯祠
1958年10月,董必武同志游四川武侯祠时,曾题这样一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借杜甫诗《蜀相》中的一句,用三顾茅庐的典故,道出了刘备思贤若渴之情,说明选贤任能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计。下联赞扬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已远远超过封建时期的君臣关系,而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两人之间的一番晤对,既成为佳话,又为后代的君臣关系树立了榜样。古今情三字,耐人寻味。
·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树为屏,一对古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诸葛亮殿殿柱矗立,殿门前敞。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