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东陵仅剩一座皇陵没人盗,因康熙当年留下了三行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9
转发:0
评论:0
清东陵仅剩一座皇陵没人盗,因康熙当年留下了三行字,清朝灭亡后,中国一度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堪,清皇陵的守卫也出

  清朝灭亡后,中国一度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社会动荡不堪,清皇陵的守卫也出现空档期,1928年7月,孙殿英一伙把清东陵内的慈禧陵、乾隆陵炸开,疯狂盗掘一通,1945年8月,土匪王绍义趁时局不稳,率领一伙人盗掘了清东陵内的咸丰皇帝定陵、同治皇帝惠陵、康熙的景陵及慈安太后的普祥峪定东陵。经过这两次疯狂的盗掘,清东陵唯一未被盗掘的只剩下顺治孝陵。

  这两伙盗墓罪为何没碰顺治孝陵,难道是他们良心发现,最后决定给清东陵留下一块完整之地,当然不是,他们既然干了盗人坟墓的勾当,就谈不上道德和良心,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断定顺治陵内没有值钱的东西,所以就没费那个劲。

  相传,顺治皇帝当年因董鄂妃之死伤心欲绝,于是决定去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至死都没有迈出五台山一步。这个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世人也就认为顺治皇帝没死在北京,当然也就没有埋在孝陵,孝陵只不过是个衣冠冢,没有什么陪葬宝贝,盗墓贼也就不再打清孝陵的主意。

  上面的说法当然只是传说,其真实原因还归功于康熙,因为他当年留下的一句话起了重要作用。顺治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关内修建陵墓的皇帝,因此修建的极为讲究,修建完工之后,康熙皇帝在墓碑上刻了一段话:“皇考遗命,山陵不崇饰,不藏金玉宝器”,也就是:尊照先帝遗命,陵内部不做过多修饰,也不陪葬金银玉等宝物。

  顺治皇帝之所以如此要求,考虑的是满清入关不久,江山未稳,尚不富足,中国古代历来讲究厚葬,顺治帝能有如此决断,堪称理智,而康熙皇帝把这句话刻在墓碑之上,目的是向世人宣扬先帝的宅心仁厚,让世人为之传颂。也正是因为康熙皇帝的这句话,世人知道陵内没有宝贝,以至于孙殿英等人放弃了盗挖的念头,起到保护孝陵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东陵五座皇陵四座被盗为啥剩一座没人盗?
清东陵一共埋葬了清朝的五位皇帝,分别是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1928年到1945年,清东陵多次遭到洗劫,四座皇陵都被盗,只有一座毫发无损,安然无恙。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都哪位皇帝的陵墓被盗了。网络配图1、康熙景陵。1928年地面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木料被土匪马福田拆走。1945年8月,当地土匪盗挖地宫,将财宝洗劫一空,其中“九龙玉杯”价值连城。后6名重犯被于市之后,押往景陵大碑楼执行枪决,盗走“九龙玉杯”的田老七因献出宝贝拣了一条命。网络配图2、乾隆裕陵。1928年,孙殿英对地宫进行盗挖,将财宝洗劫一空,还将乾隆尸骨毁坏,满清遗老好不容易才找到乾隆头骨,重新收殓后还于棺中。3、咸丰定陵。1945年,原土匪马福田手下黄金仲带人炸开地宫,因地宫里有积水,匪徒用大匾和两扇紫檀门板做成一个竹伐,划进咸丰和萨克达氏的棺椁前,跳上棺椁,挥动利斧、劈棺扬尸,将随葬物品洗劫一空。4、同治惠...
· 明朝皇陵没人盗,为什么清朝皇陵却被大规模盗掘?
盗墓是一件可耻的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墓之事仍是层出不穷,不光是现代,古代亦有之。其实这与我国的“厚葬”习俗脱不了关系,而我国的厚葬习俗起源于汉代,这与汉代的“尊儒”思想有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儒家相信“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也就是说有孝道的人,很少会犯上最乱,而那些犯上作乱的人,都没有孝道,“孝”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环。正是这种思想,汉代非常重视孝行丧仪,皇家更是倍加推崇,形成厚葬的习俗也无可厚非。因此厚葬和薄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哪个时期尊儒,便厚葬,哪个时期重道,便薄葬,除此之外的其它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迷信思想。明清两个朝代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重视儒家文化,事实上我国的许多朝代几乎没有不重视儒道思想的,然而明朝却是一个特例,几乎儒释道三教在这个朝代都比较重视,其中朱棣更是大兴土木重建了武当山...
· 古代皇陵三次被盗打开后竟然没人能进去!
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的君王逝世之后都必定会带着许多稀世珍宝沉睡于陵墓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君王墓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盗墓贼眼中的宝贝,历史上君王墓被盗窃的案件数不胜数。这些君王在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无比的风光。但是死后却不得安宁,连坟墓都被人挖开,真是太凄惨了。网络配图今天我们就在谈一谈康熙帝陵墓被盗这件事。这位大清君王的陵墓被世人称为景陵,这里除了埋葬着这位伟大的君王之外,还躺着他的四位皇后和一位皇贵妃。既然这座陵墓中埋葬的是堂堂一国之君,那这自然是马虎不得的。康熙帝逝世后,后人在他的陵墓中设置了许多的机关,就是为了防止那些盗墓贼进去盗窃。虽然有些盗墓贼破了重重机关进去了,但是在里面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以解释的现象。一些盗墓则在靠近陵墓中棺材的时候,这些棺材居然突然喷射出了熊熊火焰,这些火焰也将盗墓贼烧伤。在抗战胜利后,清东陵被盗。这样算起来,这座陵墓也是第二次被盗了。第一次是被孙殿英盗...
· 为什么明朝的皇陵没有一座被盗
明朝的皇陵其实也不是一座都没被盗过,像最后一位皇帝的思陵就被当地土匪盗掘过,但总体来说,明朝的大部分皇陵都好好的,除了定陵出于“考古”的需要被特批发掘。但比起清朝的皇陵,明皇陵简直就是“幸运儿”,咱们都熟知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可谓把清皇陵盗了个遍,而相比之下,明陵为何能这么“安全”呢?小编猜测原因有如下几个:首先,明皇陵和十三陵处于南京、北京郊区,想在这里盗掘,盗墓贼们可能会有所顾忌。其次,明皇陵自清朝开始还是被统治者们采取了很强的保护措施,比如清朝入主中原后,就明令保护前明皇陵,并派重兵把守,尤其是乾隆那会儿,还给思宗重新修了陵,当然啦,这些政策都是为笼络汉族人心,但同时也保护了皇陵。有人说,乾隆不是拆了人隆恩殿的金丝楠木建自得己宫殿吗,这事儿确实有,但这不叫“盗”吧,叫“明抢”,而且只是地面建筑,地宫部分始终都没动过。再者,明十三陵的地宫构造复杂,光是找地宫入口就得费老大劲儿,想当年,咱们...
· 这座皇陵位置早就探明但2000年来没人敢盗
盗墓这个行当,古已有之。从不得已盗墓,到形成盗墓职业,甚至发展到军队盗墓,只在短短数百年间而已。历史上,著名的曾组织军队盗墓的有曹操、董卓、黄巢、孙殿英等。网络配图从知名度来看,曹操和孙殿英最牛。曹操发明的摸金校尉,到现在仍被小说、影视作品大加描绘。而孙殿英呢,因为年代较近,另外因为他盗掘的是慈禧太后的陵墓,所以其知名度也是非常之高。网络配图那么,盗墓,盗谁的墓最好呢?当然是盗皇族、诸侯的墓最好,里边的陪葬品丰富嘛,随便盗出一件来,可能就够一家子人吃三辈子。所以,古来的皇帝、王墓等等,几乎都被盗掘了。能够留存至今,没被盗掘的,几乎没有。但是,在咱们中国,有这么一座陵墓,历史长达5000年,却从来没被盗掘。没被盗掘,不是说这座陵墓藏得很深,盗墓者找不到。反倒是这座陵墓就非常显眼的摆在那里,也从没有盗墓者敢打它的主意。网络配图这座陵墓,便是咱们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陵墓。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