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一牛人屡次在考场上失意,一怒之下起兵造反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8
转发:0
评论:0
唐朝一牛人屡次在考场上失意,一怒之下起兵造反,一个王朝的更迭往往有着很多的原因,我们不能归咎于一个人或一件事,但是不可否认

  一个王朝的更迭往往有着很多的原因,我们不能归咎于一个人或一件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一个盛世王朝突然覆灭之时总会有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点,下面将要讲到的这位本打算以考取功名入仕为官光宗耀祖却屡次在考场上失意,最后一怒之下参加义军发起了农民起义摧毁了一个盛世王朝。

  这位历史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巢,黄巢本是一介书生,家中以贩卖私盐为业,十分富足,年少时的黄巢即可以骑马射箭,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特别是黄巢聪慧有佳,五岁时即可对诗如流,过目不忘,因此祖父父亲都对其给予非常大的期望。

  黄巢成年后数次参加晚唐的科举考试,却在考进士的过程中屡遭失败,特别是最后一次考试失败后还义愤填膺的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的反诗然后离开了大唐国都长安城。此后的数年里黄巢子承父业学习了祖辈那样去做盐商生意,并成为了一方的盐帮首领。不巧的是,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各地大旱,蝗灾四起,特别是中原地区的灾情更甚严重。自唐懿宗以来各州府县对上实情风气日盛,使得最后百姓是饿殍千里,无处生存。

  在中原地界上的濮阳盐贩子王仙芝带领众人揭竿起义,连续攻陷多所州县,势如破竹,没多久王仙芝在占领曹州、郓州和濮州之后,自封为“天补平均大将军”号称草军,并直逼大唐京都长安。公元875年还在贩盐的黄巢看到了如此大的起义阵势再也坐不住了,他与侄子外甥和众位好友一起响应王仙芝并加入了义军行列。会玩心机而且心眼活泛的黄巢很快在起义军中站稳了脚跟,后成为了义军首领之一。

  至乾符三年时黄巢已经和王仙芝的地位可以平起平坐了,但就是在这年,草军攻入黄州后在受到朝廷的招抚政策下,王仙芝被唐僖宗封为“左神策军押走牙”,因此有了投降的势头。但于此同时本身对官阶渴望至极的黄巢却没有受封,因此怀恨在心,黄王两人因此而产生了间隙。后唐王朝出尔反尔诈杀了王仙芝,导致黄巢义军的分崩离析,公元878年黄巢号称“冲天大将军”自封为王,改元王霸。后来黄巢曾降唐但没过多久就叛唐自立,历经数年的拼打,公元880年黄巢进入长安在含元殿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齐”,并大赦天下。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义军中的朱温降唐,这给黄巢带来了灭顶之灾,也就是公元884年唐中和四年,义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当大势已去之时,黄巢外甥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在义军败走的途中趁机杀了舅舅黄巢,至此结束了黄巢波澜壮阔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朱棣起兵造反为何朱允炆屡次错失良机?
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这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这位在位仅四年,被叔叔朱棣篡权成功的失败帝君,在历史上却得评价甚高,朱元璋的遗诏里说他“明仁孝友”,可称是仁德之君,清历史学家徐元文也曾说他“若无篡逆之乱,必修德安民,开一代盛世也”。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当初朱棣接受了朱允炆登基的现实,安心做一个藩王,朱允炆也必将成为一个堪比历代仁君的好皇帝。而观其一生的“善举”,事实也似乎如此,从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朱允炆即大刀阔斧,对朱元璋时代的诸多制度进行更化改革,史称“建文新政”。新政的主题恰如其年号“建文”一样,与前代的“洪武”相对,施行重文臣,兴儒学的“仁政”。即位第一个月即下令全国复查“冤案”,对洪武时代的几次大案重新核查,力求“从宽”,赦免无辜者数万人。许多被朱元璋流放边关的文臣也得以提拔,甚至入主中央。进而修订《大明律》,...
· 朱棣起兵造反为何朱允炆屡次错失良机杀了他?
一、建文新政公元1398年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二十一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这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建文帝。这位在位仅四年,被叔叔朱棣篡权成功的失败帝君,在历史上却得评价甚高,朱元璋的遗诏里说他“明仁孝友”,可称是仁德之君。清历史学家徐元文也曾说他“若无篡逆之乱,必修德安民,开一代盛世也”。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当初朱棣接受了朱允炆登基的现实,安心做一个藩王,朱允炆也必将成为一个堪比历代仁君的好皇帝。而观其一生的“善举”,事实也似乎如此,从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朱允炆即大刀阔斧,对朱元璋时代的诸多制度进行更化改革,史称“建文新政”。网络配图新政的主题恰如其年号“建文”一样,与前代的“洪武”相对,施行重文臣,兴儒学的“仁政”。即位第一个月即下令全国复查“冤案”,对洪武时代的几次大案重新核查,力求“从宽”,赦免无辜者数万人。许多被朱元璋流放边关的文臣也得以提拔,甚至入主中央。...
· 唐朝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后来居然起兵造反
唐朝以武立国,其武功远超北宋,但与北宋相比,唐朝似乎没有多少武将世家。比如说北宋有杨家将、折家将、曹家将、种家将,但唐朝似乎只有一个薛家将。其实历史上薛家将非常显赫,其经历也比北宋的更加传奇,从救唐朝皇帝,到举兵反唐,最后被唐朝封王,家族繁盛二百年之久!“薛家将”的开创者是薛仁贵,本名薛礼,字仁贵,是绛州龙门人。薛仁贵出身贫寒,家里世代以农为业,他为了改变命运,甚至想迁祖坟。此时妻子柳氏劝他,“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于是薛仁贵应募参军,跟随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在安市城之战中,薛仁贵身披白袍,手握长戟,“大呼陷陈,所向无敌,贼尽披靡却走”,唐军趁势发起冲锋,高句丽军队大败。此时站在高坡上观战的李世民注意到了白袍将,“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战后李世民亲自召见薛仁贵,加官进爵,厚加赏赐。班师回朝时,李世民对薛仁贵说道...
· 李渊起兵造反:为何李渊起兵反隋为是名正义顺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还是经过反复思量的,如果是反复思量的,那都有哪些因素?李渊起兵时间距胜利时间相隔多久?图片来源于网络历史上关于李渊起兵的具体时间,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说法,资料中的描述是公元617年6月。李渊起兵是否经过谋划呢,很显然,李渊起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渊决定起兵是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的。第一、隋炀帝的不信任,在命令李渊留守太原时,安排了王威、高君雅两人一起留守太原,跟随李渊,这两人的存在就充分显示了隋炀帝对李渊的不信任;第二、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讨伐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和无可救药的隋朝朝廷,在亲身经历了种种之后,李渊心生反意是一件...
· 李渊起兵造反:为何李渊起兵反隋为是名正义顺?
一个朝代之所以覆灭,必定有着其覆灭的根本原因,当然也将由一场根本性的战役来结束它。我国隋朝的覆灭便是遵循着上述的道理,隋朝覆灭,非一日之寒,而是由日积月累的内因外患而导致的,而隋朝也是由晋阳起兵而终结的。作为晋阳战争的领导者,李渊起兵时间具体是怎样的?李渊起兵时间是一种随意还是经过反复思量的,如果是反复思量的,那都有哪些因素?李渊起兵时间距胜利时间相隔多久?李渊历史上关于李渊起兵的具体时间,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切的说法,资料中的描述是公元617年6月。李渊起兵是否经过谋划呢,很显然,李渊起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渊决定起兵是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的。第一、隋炀帝的不信任,在命令李渊留守太原时,安排了王威、高君雅两人一起留守太原,跟随李渊,这两人的存在就充分显示了隋炀帝对李渊的不信任;第二、各地农民纷纷起义,讨伐荒淫无耻的隋炀帝和无可救药的隋朝朝廷,在亲身经历了种种之后,李渊心生反意是一件在正常不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