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清有一条不成定,让皇子们吃不饱饭,身体虚弱寿命短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2
转发:0
评论:0
满清有一条不成文规定,让皇子们吃不饱饭,身体虚弱寿命短,皇室,在众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锦衣玉食从来都不会挨饿的高贵群体,但是满清的皇

  皇室,在众人眼里,一直都是一个锦衣玉食从来都不会挨饿的高贵群体,但是满清的皇室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这么一个规定,让皇子们都吃不饱饭,身体很虚弱还短命。

  这个不饱饭的例子可以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身上深深体现。溥仪出生于北京醇亲王府,并在此成长,光绪帝载湉病重后,又被慈禧养育宫中,直至在太和殿即位。

  虽然身世显赫,但是溥仪却在个人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自己常常挨“饿”,直言是“饿”大的。“尽管我天天嚷肚子饿,也没有人管。我记得有一天游,太后叫人拿来干馒头,让我喂鱼玩。我一时情不自禁,就把馒头塞到自己嘴里去了。我这副饿相不但没有让隆裕悔悟过来,反而让她布置了更严厉的戒备。”

  而溥仪的饿不光到了饥不择食连喂鱼的馒头也不放过的程度,他还在书中写道:“有一天,各王府给太后送来贡品,停在西长街,被我看见了。我凭着一种本能,直奔其中的一个食盒,打开盖子一看,食盒里是满满的酱肘子,我抓起一只就咬。”

  由此可见,这位小皇帝的童年真的饿得很惨。可最为一个从小在深宫大院长大的皇位继承人,为什么还会吃不饱呢?原来这和清代皇族的生活习性有关。在他们的观念里,与其吃饱撑着,不如“净饿”挨着,这样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于是在重要的健康面前,牺牲点营养也变得无关紧要了。甚至到了后来,满清皇室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小时候饭是不管饱的,甚至要刻意的“饿”着。

  有一次溥仪吃板栗撑着了,被隆裕太后知道后直接下令取消了他的日常御膳,以粥来代替正餐。而这些粥的量也是控制的很少,就是不让溥仪能吃饱饭。

  不光是溥仪,前一任皇帝光绪帝载湉小时候也常常挨饿。光绪帝小时候在饮食方面被慈禧管教得也很严,十岁的小光绪正在长身体,但是正餐从来都吃不饱,到后来光绪帝就经常跑到太监房里找馒头吃。

  关于“净饿”的规定,其实并非是食物的短缺,相反正是因为食物太过丰盛,所以要让皇子们节制饮食,以此来保证身体的健康。但“净饿”好像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健康。因为“净饿”制度少年时期饿坏了的溥仪,由于小时候吃不饱饭,成年后一直有胃病。

  不仅如此,有些学者认为,晚清的皇帝们大多身体虚弱,离不开幼时的“净饿”的影响,他们吃不饱饭,天天待在深宫之中也未能得到足够的身体锻炼,成年后都多疾病寿命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条兼定
生平在天文12年(1543年)出生。家中嫡男。天文18年(1549年),因为父亲房基自杀而以7歳之龄继任家督。因此土佐一条氏出身并已经成为关白的大叔父(兼定的祖父一条房冬的弟弟)一条房通成为万千代的养父和后见。在房通死亡的弘治2年(1556年)以后元服,接受继承房通的义兄一条兼冬的偏讳(“兼”字)而改名为兼定。在永禄元年(1558年)娶伊予国宇都宫丰纲的女儿,但是在永禄7年(1564年)离婚再娶丰后国大友义镇的次女并与大友氏结交。然而为了争夺伊予国霸权,于永禄11年(1568年)在丰纲的支援下于伊予进出,但是与有安艺国的毛利氏援兵的河野氏战斗并大败。还与京都的一条家本家(当主是兼冬的弟弟内基)渐渐疏远。这段时期土佐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开始抬头,虽然与女婿安艺国虎呼应并讨伐元亲,但是国虎反而在永禄12年(1569年)被元亲讨杀。之后被长宗我部氏侵食领土,还因为无故杀害重臣土居宗珊而失去信望,在其...
· 满清两百年间为何没有皇子造反的现象?
清朝,1636-1912,又称大清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征服王朝。1583开始统一女真,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诸部。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网络配图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覆亡。山海关大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初期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剃发易服、迁海令、文字狱等等,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占领中国。然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励精图治,创立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康乾盛世“,极大地扩充了版图,疆域面积高达1300余万平方公里,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清朝皇族子孙更是多的不得了,而根据清朝的定制,凡皇帝生子均称皇子,待赐名后开始按位次称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等。皇子到了十五岁(虚岁),就由宗人府题请爵级。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那把交椅,好比好多人过独木桥,最终只有一个人能顺利的到达...
· 满清时期的皇子们生活是什么样的看看康熙的儿子胤礽就知道了
还不知道:清朝皇太子的一天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有许多的皇帝在人们眼中,都是昏庸无能的人,但他们在培养小皇子的方面还是非常用心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孩子就是未来,而皇子们的成长就是大清朝的未来,只有才识渊博的人才能带领大清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而皇子们也是十分刻苦,今天就带大家一起看看康熙的一个儿子胤礽,这位皇太子一天的功课安排。古时候的寅时,是现在的凌晨3-5点,这个时辰离天亮都还早着呢!但是太子就必须在书房复习昨天老师所教的课程,然后在这等着老师过来上课。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时候一般人觉才睡了一半,太子就已经在复习功课了,这清朝的太子也太可怜了吧!在早上的卯时,也就是5-7点钟。有满、汉双语老师会来到上课的地方,拜见过太子之后,就开始晨读。到了辰时,就是上午7-9点的时候,这时候康熙皇帝也刚好上完早朝,便会到畅春园的无逸斋去查看皇子的功课,看过一遍再...
· 揭秘士兵如果吃不饱饭会怎么样看看泾源兵变就知道了
对古代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所谓哗变,是指军队的低级士兵及军官们集体反抗命令,使军队秩序进入混乱状态。一般来讲,军队哗变相比叛变和政变(兵变)来说,更难造成严重后果,因为其无计划无目的,只是单纯的混乱而已,只要恩威并施手段得当,是可以下去的。但历史上也的确有对待军队哗变处理不利,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在唐朝,曾经发生过一次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事变——泾原兵变。泾原兵变发生在公元783年,也就是唐朝的建中四年。当时正是唐德宗当政时期,唐德宗不满于河北藩镇的割据状态,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藩战争,全国各地的军队都被调往参战,双方的战局僵持不下。僵局打破与建中四年的十月。因为朝廷征调各地的兵马前去与藩镇交战。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奉命率兵五千人从本镇出发前往长安,再从长安开往战场。彼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难行,士兵们背井离乡顶着巨大的困难行进,自然怨声载道。之所以士兵能够坚...
· 清代服饰的两个不成定是什么?
在清代服饰中,有两个不成文的规定。其一:后妃、公主、福晋下至七品命妇在穿便服时,如果服饰上面要织、绣花卉,均应为应季的花卉。例如冬季所穿的便服上,多织绣冬季里开放的花,像梅花、水仙等;夏季里多是荷花、百合、牡丹、萱草、石榴等,春天里多是兰花、绣球、桃花、杏花等,秋天里则是菊花、桂花、秋海棠之类。如果穿了绣有其他季节的的花卉的衣服,就会被认为不合适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贵族出入场合里,贵妇格格互相攀比下,你要是穿错了花卉的衣服,那难看绝对不是一般能够忍受的。其二:在清代帝后大臣的服饰中,不论朝服还是便服,单、夹、棉、皮都要应其时,顺其节。只要季节一到,无论天气冷暖,都要穿那个季节的衣服。而且换了应季节的衣服之后,不能再穿回原来的衣服。就如现在这样的天气,冬末春初,但一换上春装,天在冷,不能再拿出冬天的棉衣来穿。要是夏末秋初,就算天再热,也不能再穿夏装,否则就是抗旨不遵。而且更搞的是《大清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