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仅仅通宵一晚便可改变控制我们细胞生物钟的基因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84
转发:0
评论:0
仅仅通宵一晚便可改变控制我们细胞生物钟的基因吗?,没有人喜欢整晚缺睡,但这却是绝大多数人时不时必须做的。对于轮班工作的人,随着

  没有人喜欢整晚缺睡,但这却是绝大多数人时不时必须做的。对于轮班工作的人,随着工作时间而更改睡眠模式是意料之中的事;对于考前抱佛脚或考后庆祝放假的学生而言,通宵也是很普遍的;而睡眠紊乱的病人更是经常夜晚失眠。

  然而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通宵不眠对身体的影响程度可能比以往所认为的更深。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仅仅通宵一晚便可改变控制我们细胞生物钟的基因。

  研究人员招募了15名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分别参与两次实验,每次均在实验室度过两晚。在两次实验的第一个晚上,所有志愿者都进行常规的睡眠(8小时以上)。而在第二个晚上,志愿者要么再次正常睡眠、要么被整晚睡眠剥夺(但人还躺在床上)。每一位志愿者都会经历一次整晚的睡眠剥夺,他们的血液和组织样本会在通宵之前和之后被采集。

  样本分析发现,在一晚的睡眠剥夺过后,志愿者生物钟基因的调控和活动产生了变化——表观遗传活动有所增加,基因表达水平有所变化。所谓表观遗传活动,指的是DNA分子调控哪些基因被表达、哪些基因不被表达。

  “就我们所知,我们是第一个证明表观遗传改变可以发生在人类睡眠剥夺之后(而且是在重要组织里)的团队。这些基因的甲基化可以这么快被改变,它会发生在从代谢角度上看非常重要的生物钟基因上,这实在是太有趣了。”

  这项发表在《临床内分泌学和新陈代谢期刊》上的研究结果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了睡眠时间和多种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前人的研究已经表明,失眠会给新陈代谢带来不良影响,会增加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几率。鉴于生物钟基因的切除可以使动物患上这些疾病,那么此研究结果则可表明我们生物钟基因的改变也许和失眠带来的消极作用有所联系。

  但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这种基因改变的效果会持续作用多久。我们自然希望所有的不利影响都不会持久,但潜在的长期影响提醒我们,还是尽可能规律作息为好。

  “也许这些改变会在一晚或几晚的良好睡眠过后就重置回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表观遗传标记应是作为一种新陈代谢记忆执行其功能,它在轮班倒换的工作人员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身上被更改了。这也就说明,至少某些类型的不眠(如轮班工作)会导致组织内的基因改变,从而长期影响你的新陈代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研究表明生物钟对植物基因表达的影响超过预想
在逐一研究模式植物拟南芥的遗传组成时,达特茅斯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他们发现将近36%的拟南芥基因组可能是由生物通调控的,这比早先估计的百分比要高3倍半。这项研究发表在6月期的《植物生理学》杂志上,作者为达特茅斯大学的生物科学教授RobertsonMcClung和其前研究生ToddMichael。Michael现为加州Salk研究所的博士后。他们这项对生物钟控制的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旨在提高植物产量的研究,还可能据此培育出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更有耐力的作物。McClung和Michael利用一种叫做基因捕获(genetrapping)或增强子捕获(enhancertrapping)的技术来测定基因组合成多少mRNA。根据McClung,基因转录为mRNA时,发生大量基因调控。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向基因组插入一个编码一种易测定蛋白的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这种酶表达时会发...
· 加速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研究的新技术
虽然数十年的遗传学研究已揭露了不少攸关构成生物之细胞的信息。由于人类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的技术限制,精密复杂的遗传实验通常仅可能以诸如发面酵母菌、果蝇及线虫类蠕虫等`样板`生物进行。这些生物中的基本发现,往后可能适用于人类细胞,不过即使到那时候,过程也是艰辛费力的。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改变上述态势。发表于2002年2月5日版`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AcademyofScience)`院刊中的一项研究,CSHL的科学家GregoryHannon及其同僚们提出了一项,攸关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直接进行遗传分析的新技术报告。该技术就诸多生物医学的应用而言,具有大大简化发现基因及操纵基因的潜力。Baylor医学院熟知该项研究的StevenElledge宣称,该技术能节省每基因数个月的研究工作。Hannon及其同僚们已研发出一种令他们能于老鼠细胞中,以锁定或任意目标的方式,关...
· 生物钟
相关昼夜节律时间生物学
· 植物酵素作用随在细胞内的位置改变
长久以来科学家认为个别的酵素具有取决于分子形状之特定、单一的任务。根据上述,酵素仅能藉由累积多次改变形状的突变演化,来产生新作用,该演化可能花上数千代。目前,美能源部所属布鲁克海文实验室(theU.S.DepartmentofEngergy`s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的科学家,业已发现另一种能实时改变若干植物酵素作用的因素:就是酵素于细胞内的位置。视最终到达的处所而定,这些酵素会引起些微不同的生成物。2004年7月13日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th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中,一篇陈述该酵素作用取决于位置的首例论文撰文人,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生化学家JohnShanklin表示,看来不动产中`地理位置`是极为重要的惯常通则,就某些酵素而言同样适合。Shanklin宣称,诸如实质上可能扩大代谢产物多...
· 科学家试验控制脑部基因使动物变成工作狂
据外电报道,奥尔德斯·贺胥黎在其著名的未来派小说《勇敢新世界》中描述了一个被分成各个等级的社会,人们的级别从最高的A级到最底层的E级。最低的这一级干着单调乏味而又艰苦的工作,他们的头脑被药物麻醉着,干起活来不知疲倦。在此之前,这样的细节一直是科幻小说的情节。可是,科学家最近在恒河猴身上进行试验表明,动物的行为可以永久地改变,他们让一些勇敢好斗的猴子变成了“温顺”的猴子。科学家切断了猴子行为动机与奖励意识间的联系,为的是阻止其脑部一种被称为D2基因的作用。之所以用恒河猴做试验,是因为人类有着与它们类似的D2基因。这一研究由巴里·里奇蒙德领导,他是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家,他将详细的研究成果发表在10月份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里奇蒙德他们的研究揭示了恒河猴是如何在无需得到“奖励”的情况下像工作狂一样工作的。科学家让猴子在颜色变化的屏幕前工作,通常情况下,如果它们觉得奖励就在眼前,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