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备并非真正为百姓着想,难道我看了一个假的三国演义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4
转发:0
评论:0
刘备并非真正为百姓着想,难道我看了一个假的三国演义吗?,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仁义、爱百姓,还动不动就哭,掉眼泪,令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仁义、爱百姓,还动不动就哭,掉眼泪,令人很是动情。而且,当曹操率兵来攻时,愣是不肯扔下百姓独自逃亡,此事暂且不论真相,但从一点可以看出刘备并非真正为百姓着想。

  要知道刘备结识关羽和张飞时还只是个靠卖席过日的小人物,什么资源都没有,但他有一颗清醒的头脑,他对时局了解的很透彻,所以当关羽和张飞商定说要一起去投军报效国家时,刘备阻止了他们,极力劝说他们一起组建地方军,协助朝庭消灭黄巾起义军,争取先弄个一官半职站稳脚跟,然后再图精进。

  由此可见,刘备不是真爱百姓。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得从黄巾起义的真正原因说起。

  那一年是公元184年,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军被残酷,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宗教色彩极强的口号,也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以宗教名义的宣传手段,拉拢民众,虽然说的神乎其神,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

  黄巾起义虽有宗教性质,但本质上属于农民起义。

  总而言之,黄巾之乱是中国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暴动,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它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逐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与三国时期的到来。

  要说关羽和张飞不知道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他们也许相信了朝庭的话,认为起义军是匪。毕竟眼界只有这么宽,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事,而且当时正处其中,所谓当局者迷,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刘备却不可能不知道。

  刘备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参与了围剿黄巾起义军的战争,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农民起义的战争吗?显然不可能,像他这样的人,对时事如此了解,他不可能不知道这是农民起义军。唯一的原因就是,刘备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

  原因有二:

  第一,刘备出于维护自己是皇亲贵戚资格的需要。要知道,刘备到处跟人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是当今皇上的叔叔,人们应该称呼他为“刘皇叔”。所以面对黄巾起义军,他不可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来反对朝庭。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再说自己是“刘皇叔”了,这样也就失去了正宗皇亲贵戚的资格了。

  第二,刘备深知黄巾起义军夺取政权的条件还不成熟,终将失败。因为他看到了朝庭军队的强大,他知道朝庭气数未尽,至少是不会被黄巾起义军打败,所以他不会站在即将失败的一方,他要站在胜利者这一边,先争取在朝庭弄个官职站稳脚跟,然后再图大业。所以百姓不百姓的,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所以,从这一点看,刘备并非真正为百姓着想,他所想的就是如何扩展自己的事业,如何为自己夺取天下做好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都是假公主真和亲难道就不怕被发现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假公主,真和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了缓解边疆紧张局势,唐朝效仿汉代一些少数民族的做法,进行了所谓的“和亲”。但是,唐朝的“和亲”几乎都是从唐朝李姓宗室、皇亲中选出相貌姣好的女子封为“公主”去“和亲”的。最典型的是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以及唐中宗时期的金城公主。文成公主本是唐朝远支宗室女,于公元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资治通鉴》卷二百八记载:景龙元年(707年)“夏,四月……以(皇)上所养雍王(李)守礼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赞普。”金城公主也是作为“和亲公主”嫁到吐蕃的。“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是唐中宗李显的养女,生父为雍王李守礼。金城公主于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送嫁给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当时金城公主12岁,史书说,她对唐蕃交往有贡献,巩固了文成公主进藏后的唐蕃“...
· 史书上张飞文武双全,还是一个美男子,你看了一个假的三国演义
张飞,字益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以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三国演义》中,张飞以一张赛过锅底的黑脸和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出现。最终因为责罚手下过重,被部下所杀。不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真实的张飞并非如此。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九中说:张飞似乎不是粗俗鲁莽的人,也并非大字不识一个,涪陵有张飞所作的刁斗铭,流江县有张飞所题写的名石,前明张士环也有诗称赞张飞说:“江上祠堂横配剑,人间刁斗重银钩。”张飞的刁斗铭并没有流传下来,他的书法除了上述那块题石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传世之作,倒是四川云阳县的张飞庙前所筑碑亭上有联云:徒令上将挥神笔,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看来,张飞非但是文武双全,而且还是位书法家。《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只字未提,这确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
· 家谱,族谱,难道也有虚假的吗?
族谱并非仅有世系,而是宗族资料的汇编,一般在福建家族中保存的族谱中,包含谱序、(一般承平日久的时代,家族会有规律地几十年重修一次谱,之前的族谱也会重新抄录,反复重修的过程会在谱序中体现——如一本光绪年间修的谱,抄录了洪武、嘉靖、万历、康熙几个版本的谱序)凡例、谱规、世系、墓图、历代祖先画像、行状、诗文、族产、分家文书等等等多种资料。(不一定都有,也有些特殊的族谱会包含其它资料,诉讼文书袭职文书什么的)。那么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如何呢?一般在读族谱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能让我们断定某信息不符合事实。1.谱序中讲述宋元甚至明以前的家族源流。通常的故事是:本姓氏本姬姓,周被封某某地,得某姓氏,世代为显宦,居住在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祖先在宋代任某县令。(图:前半部分就是典型的姓氏源流传说。)前几行故事几乎每一本族谱都差不多。在明代之前,王朝对大部分福建的乡村地区控制并不那么强,许多百姓是“无籍之徒...
· 刘备陵墓未解之谜:到底真陵还是假陵?
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据说是三国英雄刘备的埋骨之处。武侯祠是历史上少见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惠陵两部分组成。网络配图惠陵在武侯祠内,占地约2000平方米。据史料载,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遗体运回了成都安葬。两宋时有人提出质疑:刘备真的安葬在惠陵了吗?自古以来帝王的坟墓是盗墓贼垂涎的对象,盗挖之事时有发生。但是翻看史上的记载,惠陵从未有过被盗挖的迹象。难道真如百姓传言,此陵墓有神仙保佑?这种说法显然荒诞不经。史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刘备根本没有长眠于此,惠陵只是一个衣冠冢。考证三国历史最重要的史料《三国志》确实有刘备病死白帝城,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的记载。《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从事过档案管理工作,任职观阁令使,他的说法,必然是有根据的。一些专家认为,刘备去世时正是农历四月,下葬时间为农历八月。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气候炎热,尸体不...
· 看了这么多年的《包青天》这些竟然都是假的
包拯是宋朝人,而“包公戏”是在元朝兴起的,在后来的数百年间,包公审案的故事被编入杂剧、南戏、话本、评书、小说、清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近代以来,包公案”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然而,作为一种在宋代文明湮灭之后才兴起的民间曲艺,“包公戏”的故事几乎都是草野文人编造出来的,而现代影视剧更是加了好多”料“。包公不可能手持尚方宝剑就如《封神榜》中的各路神仙登场必亮出法宝,“包公案”的包青天也携带着皇帝御赐、代表最高权力的各类道具,例如“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还有一个至高权力代表—尚方宝剑。宋代并没有向大臣御赐尚方宝剑、赋予其专杀大权的制度,要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了尚方宝剑之制,皇帝才赋予持剑人“如朕亲临”“先斩后奏”的超级权力。包公的三口铡刀更是民间文人幻想出来的刑具,历代都未见将铡刀列为行刑工具,很可能是入元之后,民间文人从蒙古人用于铡草的铡刀获得灵感,才想到了给包公打造一副铜铡的情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