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更半夜”来自于这两个人你知道吗?又代表着宋朝的一种现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9
转发:0
评论:0
“三更半夜”来自于这两个人你知道吗?又代表着宋朝的一种现象,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是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他俩都是宋太宗时的大名人。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这里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形影不离,常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和“半夜”,还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成“更”或“鼓”。

“三更半夜”来自于这两个人你知道吗?又代表着宋朝的一种现象

  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城镇都设有钟楼鼓楼,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所以夜晚的时间还称为“鼓”,所谓的“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红楼梦》在大观园里过元宵节那一章中说:“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三更时,贾母听罢女先生的《凤求鸾》;四更时,凤姐儿的笑话也讲完了,元宵节终于‘聋子放炮仗——散了’。”这就是“更”、“鼓”用得最为明显的例子。

  古人的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是21点到23点;三更是23点到凌晨1点;四更是1点到3点;五更是3点到5点。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

  所以贾母这时说“怪道寒浸浸的起来”。贾府的元宵节闹到“四更”,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凌晨三点左右,可见贾府的元宵节是非常热闹的。

  “三更半夜”能成为人们的一个常用俗语,还不得不提宋朝的夜生活。

  宋朝的夜生活对比前朝各代而言,是相当自由和开放。夜市闹到“三更半夜”在唐朝是根本行不通。因为在唐朝,城市生活是实行宵禁的。

  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律令,要笞打二十下。

  到宋朝初年,这些律令就全部废止了,宵禁也被完全解除,宋人可以通宵达旦地过自己喜欢的夜生活了。“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这些都为“三更半夜”一词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还有,我们现在把时间说成是“几点钟”的“点”,也是来源于古代的“更”。为了把时间分得更细些,古人又把一更分为五个“点”,一“点”约等于现在的24分钟。

  当然,这个“点”不是“小”的意思,这里的“点”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形状就像小铜钟,中间凸起,两边有孔,更夫用绳子穿到孔里把“点”系在手上,报时的时候用手打“点”就可以了,时间久了,“点”也就成了一种计时单位。现在说“打点”一词也是来自这里。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汉语成语的产生,都有其自己的历史背景。没有宋代经济的繁荣,没有宋代夜生活的开放,也就没有“三更半夜”的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这世界上真的有龙?中国这朝代,你随手都能抓到龙
到底有没有龙这种生物?虽然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公布于世,但间接的证据却不少,自古以来历史上有很多关于龙出现的记载,比较近期的如著名的“营口坠龙”事件,流传很广,轰动一时。其实历史上类似“营口坠龙”的事件有很多,只不过没有相机能拍下来而已,而且有这么一个朝代,龙出现的频率最高、最多,这个朝代就是唐朝。先有唐中宗立国号为神龙、景龙,后有唐昭宗改国号为龙纪元年,这背后无不跟唐朝出现龙的频率非常高有关,唐朝龙多到什么程度呢,甚至很多人随手就能捡到龙。据《酉阳杂俎》记载,唐朝元和年间,有一个姓史的书生和朋友去华山游玩,随手在溪流中捞起一片叶子,巴掌大小,颜色朱红,也不知是什么叶子,看着挺新奇就揣怀里收藏。过了一会儿,史书生就觉得怀里怎么这么凉、这么重,伸手掏出那片怪树叶,只见那树叶不断颤动,表面立起很多鳞片,吓的书生赶忙扔到地上,对小伙伴们说:“这一定是蛰龙,我们还是赶紧跑吧。”史书生一行人跑出很远,...
· 看懂家谱,你需要了解这16点
看懂家谱,你需要了解这16点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仁椤⒋拓摇⒋捅等。(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
· 各省份姓氏都是来自于哪?你的姓氏你知道吗?
中国的姓氏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来自封地和赐姓;二是以出生地或住地为姓;三是以封爵、官职为姓;四是民族融合之后改姓。其他还有诸如为了避难避仇改姓的,因为祖传技艺得姓的等等。种种渊源,加上千年的历史演进,让姓氏在地域分布上各有特色。想要从姓氏猜出一个人来自何处,先得了解一下姓氏分布。岭南闽越两广地区陈姓林姓梁姓黄姓说到广东福建东南沿海,上述四个姓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迁徙方向基本一致,或者由古代中原之地发源,或者由古代中原之地迁出。不论是颍川陈、汝南陈还是西河林,九牧林;又或者大名鼎鼎的江夏黄、莆阳黄;再有仅两广地区就聚集了全国50%以上的梁氏。两广福建地区是我国现在宗祠氛围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广府客家潮汕祠堂保存众多,工艺精美,称得上争奇斗艳。江南地区陆沈顾钱江南四姓也是必不可少的话题。其中,顾姓在全国分布甚广,但从古至今,尤以江苏、浙江为中心。而陆姓从先秦时期陆姓活动在陕西、河南、山东、湖...
· 这六种人不能入族谱?你认同吗?
族谱,不仅是记录一个家族的世系变迁,也是家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所以在编修族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真实和正确性以及史料的价值性。家谱也是一样,除了详细记录世系关系和家族历史外,还肩负着教育后辈的责任,所以要制定严格的编制规则。限制入谱人员,比如,一些品行不端或者犯过罪的家族中人就不能列入族谱。今天,小谱再给大家介绍六种不能入族谱的族人。1、背弃先祖水有源,人有祖;敬祖尊宗,人皆行之。如果不尊重祖先、不孝敬父母、随便改姓氏,这种人不得入家谱。所谓祖为身之所自出,有祖而不敬是弃之也。就是这个道理。2、背叛君王君臣之义同与天地,背君者不祥。凡有藐视王章干明犯义者直与州党同律。大逆无道者、欺君蠹国虐害及下民者、为书吏舞文连累宗族者都不能列入家谱。3、违法犯罪五刑之属三千而罪大者不赦,三尺凛凛自干宪典,国法之所不荣,即为家法之所必弃。巨恶已经大辟者、绞六点刖者、无故将妇人缢死图赖者都会被家谱...
· 中华姓氏十大来源!你属于哪一种?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已有上千上万个姓氏,且每个姓氏的起源、写法不相同,不禁让人好奇,如今这些姓氏,当初是怎么产生的呢?上一期我们说了,在秦汉以前姓氏代表2种含义与功能,姓表血脉传承,用来别婚姻,氏表出生、居住之地,用来别身份贵贱。秦汉之后姓氏逐渐合并,意义与功能也发生变化,因此现在很多姓氏是有古代的姓和氏演变而来的。姓氏的起源主要有几种方式:一、姓由古代图腾崇拜产生古代的氏族部落都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某个氏族认为某种动物或植物是自己的祖先、亲人或保护者,就会崇拜它,这就是所谓的“图腾崇拜”,而图腾就随之成为这个氏族的姓,比如马、牛、龙、熊、林、梅等等。二、以诸侯国号为氏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楚、卫、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就是以诸侯国号为氏。三、以封邑名、乡亭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