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戊午科场案中,被处死的职位最高的官员是谁?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3
转发:0
评论:0
清朝戊午科场案中,被处死的职位最高的官员是谁?,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是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正一品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是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正一品的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成为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咸丰帝画像)

  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利禄的重要渠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俗语并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众对通过科举制获得崇高社会地位之人的艳羡。由于科举制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想在科举考试中舞弊者为数不少。清朝顺治与康熙年间均发生过重大的科举舞弊案,清朝中后期官场贪污腐化之风愈演愈烈,从而为科举舞弊提供了温床。

  (柏葰)

  轰动一时的“戊午科场案”起因于一个戏子。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满族旗人平龄高中第七名。由于平龄曾经演戏,在古代戏子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获得功名的读书人则受到整个社会的尊敬。因此,一个戏子的高中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御史孟传金向咸丰帝检举此事,认为平龄的誊录试卷与考试试卷不符,可能存在作弊行为,请求进行审查和复试。咸丰帝下令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等调查。

  经调查,平龄的考试试卷草稿不全,所作的诗竟然还有错别字。咸丰帝要求勘察本次乡试的所有试卷,结果发现五十多人的试卷存在问题。载垣等查出此次科考高中的罗鸿绎通过同乡关系托请考官照顾,经过层层疏通说情,本次乡试的主考官柏葰最终将一位已经考中的考生替换成罗鸿绎。事后柏葰收受了罗鸿绎及下属“孝敬”的28两银子。柏葰此时刚任文渊阁大学士不久,道光帝与咸丰帝都对其非常倚重,咸丰帝对于如何处置柏葰颇伤脑筋。最终为了杀一儆百,整顿科场风纪,咸丰帝决定将柏葰处决。

  (清朝科举场景)

  柏葰不仅是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也是自隋朝实施科举制以来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除了柏葰以外,“戊午科场案”中另有4人被处决,因涉及该案而受到惩处的达91人。但“戊午科场案”的震慑力并不能长久,事后一段时间内科场风气暂时好转。但好景不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科场舞弊之风又开始大行其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戊午科场案
事发经过咸丰八年(1858年),以正直著称的蒙古人柏葰担任顺天府(北京)的乡试主考官,副主考官则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御史程庭桂。罗鸿禩案考生罗鸿禩才学浅薄,重金贿赂柏葰的家人靳祥,请他暗作手脚。他又结识同考官浦安,向柏葰和浦安行贿,请求同意调换考卷。时柏葰阅卷时,已将罗鸿禩订为副榜,然而靳祥藉整理考卷的机会,从正榜中取出一卷和罗鸿禩的考卷对调,于是罗变成了正榜。清制,考取正榜的考卷要接受复审,当时称为“磨勘”。罗鸿禩的考卷文理极不通顺,磨勘官见此,知道事情不单纯,但碍于柏葰的权势,不敢驳回,只向御史孟传金透露此事,孟御史尽忠职守,听到后立即上奏。咸丰帝闻及此事,怒不可遏,立刻派宦官取罗卷,由天子亲自复审,咸丰帝亦觉确实不合理。为慎重起见,咸丰再给罗鸿禩一个机会,敕命他到南书房重考一场,并遣肃顺监考,罗又交出了一份粗劣的考卷,于是本案被钦定为“通关节”,命交刑部会同肃顺、载垣、端华、陈孚恩等在...
· 戊午科场案的起因是什么?戊午科场案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戊午科场案的起因是什么?戊午科场案最后是怎么处理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午年,这一年正逢首都顺天府(北京)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主考官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军机大臣蒙古正蓝旗人柏葰,副主考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八月初八日乡试一开场,即谣传在考场所在的贡院大堂发现了大头鬼,据传贡院中的大头鬼不轻易出现,出现一定有大案将要发生。九月十六日发榜,前十名中赫然见旗人平龄,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大哗,质疑优伶居然能高中举人。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皇帝,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特意指出“平龄朱墨不符”。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中舞弊,清代科举考试规定...
· 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午年,这一年正逢首都顺天府(北京)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主考官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军机大臣蒙古正蓝旗人柏葰,副主考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八月初八日乡试一开场,即谣传在考场所在的贡院大堂发现了大头鬼,据传贡院中的大头鬼不轻易出现,出现一定有大案将要发生。九月十六日发榜,前十名中赫然见旗人平龄,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大哗,质疑优伶居然能高中举人。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皇帝,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特意指出“平龄朱墨不符”。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中舞弊,清代科举考试规定考生亲笔所写的试卷用墨笔,然后指定人员用朱笔照抄呈送考官批改,“朱墨不符”即...
· 清朝的武将有哪些职位?哪个级别最高?
在很多清朝文艺作品中,九品提督属于其中的常客,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也正常,毕竟在清朝的时候,九门提督属于掌管皇宫禁军,京城地面上的八旗跟绿营,都由它负责管辖。一开始的时候,九门提督属于正二品官阶。但是在嘉庆年间,宫廷发生一场刺杀案件。一伙刺客居然直接冲入原本应该戒备森严的皇宫中,直接刺杀嘉庆皇帝。更让嘉庆皇帝震撼的地方在于,这次刺杀,其实很有可能会成功。所以,事情过后,嘉庆开始增派京城保卫人手,一面提高九门提督官阶,将它升为从一品官阶,拥有更多权限,保卫皇宫安全。不过,以九门提督从一品官阶的级别,仍不是清朝级别最高的武将。清朝官制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两个级别。而在九门提督之上的武将,拥有正一品官阶。当然,这个数量并不多。清朝的识货,可以达到最高级别的武将,只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掌卫事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四个职位。先来说说伊犁将军跟绥远将军。从名字可以看出,它们都属于清朝将军这个范畴...
· 丁酉科场案
丁酉顺天乡试案首先,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考场爆发大型科场弊案,主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因公开受贿,考完之后,物议沸腾,考生集体到文庙去哭庙。任克溥上疏:“北闱榜发之后,途谣巷议,到处都有不满怨言,此中弊窦甚多”。经察明属实,下令将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田耜、邬作霖等七人立斩,家产籍没,有一百零八人流徙宁古塔。几至穷追究底,蔓延全国,死者不绝于耳。丁酉江南乡试案顺天乡试舞弊案后不久,工科给事中阴应节参奏江南主考官方犹,因“方姓”联宗之故,竟取少詹事方拱乾之子方章钺为举人。顺治皇帝大怒,第二年的三月,下令复试,试题为《赢台赋》。为防止舞弊,考场警卫森严,“黄铜之夹棍,腰市之刀,悉森布焉”,以致考生震惧失措,“皆惴惴其栗,几不能下笔。”。当时吴兆骞“战栗不能握笔”,掷笔而叹︰“焉有吴兆骞而以一举人行贿者乎!”此案的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斩首示众,同考官叶楚槐、周霖、张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