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战场上是怎么处理尸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6
转发:0
评论:0
古代战场上是怎么处理尸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常常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确对于老百姓来说,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

  我们常常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确对于老百姓来说,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硬道理。在战乱年代,老百姓们提心吊胆、流离失所,而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战场上征伐的士兵,不论是战败方还是战胜方都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而我们也知道尸体可能引起瘟疫造成更大的伤亡,尸体处理必须迅速,那么士兵尸体是怎么处理的呢?

  对于高等级的军官,死后人们会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下葬,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马革裹尸”。而绝大多数死去的普通士兵则会被成批运走,在一个地方统一土葬,所以在各地都会考古发现各种万人坑,而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就将战争对士兵、百姓生命的无情摧残体现的淋漓尽致。

古代战场上是怎么处理尸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除了土葬,在古代战争中也常常用火葬来处理尸体,火葬更加方便、快速、节省人力,在战国著名的长平之战中,赵国士兵被斩首50多万,将尸体整体掩埋和焚烧就成了处理尸体的主要方式。

  另外,在古代军队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做无耻之事,比如,虽然说“兵者,诡道也”,但在古代战争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每场战争结束后,双方都会处理战死的士兵,在这段时间里,双方不会再开打,更不会出现偷袭对方的无耻之事。

  而在古代战争中,为了嘲讽敌方,也曾盛行过一种残忍的“骷髅堆”,也叫“筑京观”,就是将战死的敌方士兵的尸体和泥土混杂堆成一个大尸堆,以炫耀战果。比如,隋朝时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失败,对方就在战场上筑起了“骷髅堆”,把隋炀帝气得不轻。到了清朝,清政府认为这样的行为过于不尊重死者,于是就将它取消了。

古代战场上是怎么处理尸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死者为大,对战死士兵尸体保持尊重是一支军队应该具备的,然而在五胡乱华时期的胡人却做下了各种让人愤愤不平的事情,比如将俘虏作为军粮,称之为“双脚羊”,甚至战死士兵都不放过,成为了他们饱腹的食物,令人发指。

  不论是胜利方还是失败方,战争是平民老百姓的噩梦,胜,百姓苦;败,百姓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的人口有多少?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朝廷无力掌控天下,各军阀拥兵自重,最终演变成为了军阀混战。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态势。知道后来司马家族篡位,掌控了魏国,结束了战乱,建立了晋朝完成了统一。借由《三国演义》的普及,绝大部分人对于三国这段历史都有耳闻。很多的男性更是对这段历史耳熟能详。不过大对数人关注的都是三国期间的谋臣武将。又有多少人愿意停下来看看老百姓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局动荡,伤害最大的还是处于底层了老百姓们。根据东汉末年的国家统计,公元157年,全国人口为56,486,856人。而到了三国末年后期,根据各国的史书记载,人口竟然只有767.3万人。其中:263年,魏加蜀一共94.3万户,537.3万口,数据出自《帝王世纪》263年。蜀国28万户,94万口,数据出自《蜀记》。280年,吴国52万户,230万口数据出自《晋阳秋》。三国时期人口竟然从五千余万锐减为不足八百万?人都去哪了?难道都...
· 汉代文景盛世中的“饥饿”阴影是什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浅谈汉代文景盛世中的“饥饿”阴影,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例,晁错在给汉景帝介绍《论贵粟疏》时说,假设一个五口之家的农民,最多耕种一百亩地,收入也不过一百石,但是家里还要出2个人的徭役,一年四季不得休息。要是遇到天灾,就要忍饥挨饿,有甚者还要售卖儿女、田宅才能应付了。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上》。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匮......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资治通鉴盛世形成,最根本的就是外部没有战争的困扰,内部完成统一...
· 隋炀帝是如何被政绩工程拖垮的:下足血本坑苦百姓
可以说,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就是在活给别人看。史料中可以见到这样的记录:“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在隋文帝面前,杨广总是伪装成不好声色、勤俭好德的样子,在当时被人称为仁孝。外出打猎碰到下雨,手下人给他献上雨衣,他却说:“士兵们都湿透了,我怎么可以独自穿这件衣服呢?”为了能够得到王位,他将真实的自己伪装起来。等到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外在的压力和约束都已经消失,天性中那长期压抑着的“激进因子”不可阻挡地活跃了起来。没有任何约束的权力强化了他的政治虚荣心,也同时助长了他内心的浮躁感。这么大的舞台,他演戏的欲望更加强烈。他继续扮演着一个虚假的自我,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自我,只不过这个时候的观众由区区“二圣”两个人扩展为全世界的人。网络配图路旁的树木都用丝绸缠起来,而有...
· 隋炀帝是如何被政绩工程拖垮:下血本坑苦百姓
杨广为了成就自己的圣王之业,让整个帝国陷入到这种全民皆兵、全民皆役的疯狂状态中。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山东、河南一带,水灾成患。可以说,隋炀帝杨广的一生,就是在活给别人看。史料中可以见到这样的记录:“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在隋文帝面前,杨广总是伪装成不好声色、勤俭好德的样子,在当时被人称为仁孝。外出打猎碰到下雨,手下人给他献上雨衣,他却说:“士兵们都湿透了,我怎么可以独自穿这件衣服呢?”为了能够得到王位,他将真实的自己伪装起来。等到登上皇帝宝座之后,外在的压力和约束都已经消失,天性中那长期压抑着的“激进因子”不可阻挡地活跃了起来。没有任何约束的权力强化了他的政治虚荣心,也同时助长了他内心的浮躁感。这么大的舞台,他演戏的欲望更加强烈。他继续扮演着一个虚...
· 揭秘:古代战场上人们处理尸体的办法万人坑!
古代的战场上,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大军互相厮杀,但打完之后战场上就是堆积如山的尸体,清理的人往往是胜利者的活,古人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埋。一般担任挖坑任务的多是战败一方的俘虏,挖一个超大的深坑,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扔进去,然后拿土一盖,万事大吉。这个方法应用很广,从全国各地出土的各种白骨坑、万人坑就能看得出来。比较著名的有长平之战遗址,河南义马白骨坑。挖坑埋人有点费事,于是古人还想出了一种省事的方法——筑京观,它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骷髅台”。具体做法就是把战败的敌军尸体全部堆积在道路的两旁,然后用土把这些尸体夯实,筑成巨大的金字各种史籍中关于京观的记载并不在少数,筑京观直到清朝才被彻底废除,清朝统治者对待尸体都是就地掩埋,不分敌我公平对待。284年,燕军围攻齐国即墨,掘城外墓地,大烧死尸,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目十倍。由此可以看出来火化对敌人的伤害是多么的大。一旦遇上那种不以占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