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8
转发:0
评论:0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古代的盗墓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墓中一样东西从来不拿拿则出事古人相信人死后会进入

  古代的盗墓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墓中一样东西从来不拿拿则出事古人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为了不在另一个世界吃苦受罪,人们就会在墓中随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时候还会生殉活人。但正是因古人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为了不在另一个世界吃苦受罪,人们就会在墓中随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时候还会生殉活人。但正是因为墓中有价值连城的各种财富,这就引来了一群特殊人群的注意。这些人就是盗墓贼。盗墓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厚葬的历史有多久,那盗墓的历史会有多久。而且盗墓还分为两类人:官盗和私盗。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官盗是由军队公开挖掘墓葬,目的是筹集军饷,比如东汉末年的董卓,就公开挖了几座汉朝帝陵。后来的曹操更直接,干脆设置了摸金校尉这个职务,《曹操别传》记载说,曹操仅仅从梁王刘武墓中就挖出了金宝数万斤,养活了全军十余年。

  不过官盗一般只出现在战乱时期,因为这不仅违背礼教,而且历朝历代对于盗墓都是坚决反对的,像大明律就规定:凡盗掘陵墓者,一律以谋反之罪论处。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跟官盗相比,私盗就没那么多讲究了,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照盗不误。官盗一般只针对帝王陵,民怨相对较小,但私盗是上至帝王,下至富贵人家,一个都不会放过。《宋会要》记载说,宋朝建国时,陕西官员向宋太祖报告:周文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陵都发现了盗洞,宋太祖于心不忍,命人予以修复。

  洛阳一史姓富户家祖坟前后被盗了九次,逼的这家人不得不在墓碑上刻了一段说明文字告知盗墓贼:此坟已被掘九次,请勿再光顾。可见,盗墓这个行当是非常遭人痛恨的。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虽然盗墓不是个什么光彩职业,但居然也有两条“行规”。这第一条即不得跨区盗墓。古代的盗墓贼分为南北两派,每派又划分为洛阳帮、关中帮、长沙帮等等,有着严格的区域划分,这片是我的活动范围,你别的派不能随便进来,否则就是群架围殴。

  也许有人会问:盗墓本来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怎么做到发现别的门派闯入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同门派盗墓手段完全不一样,比如北派善用洛阳铲,什么位置挖盗洞,方口多大,都有讲究;而南派善用罗盘堪舆,在雷电天气通过感知地动来判断墓葬(墓葬中的金属陪葬物遇强大电流会有反应)。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这第二条规矩是有样东西不能拿,而且就算你破坏规矩拿了出去,也早晚会出事。什么东西呢?皇家玉器。盗墓本就是死罪,既然都进去了,为什么却不敢拿玉器呢?这是因为盗墓是为了图财,玉器为皇家之物,是身份和等级的象征,不是一般富贵人家能随便拥有的,盗出去没人敢收,反而会惹来杀身之祸。

  上世纪年代江苏徐州考古发现的汉景帝堂兄楚王刘戊的陵墓就发现了多处古代盗洞,除了玉璧、玉龙、玉盖杯这些玉器,其他东西都被盗掘一空,就连棺椁上的金缕玉衣也是抽走了金丝,不过羊脂玉片却被留了下来。

盗墓贼什么都盗,为什么墓中的这样东西从不拿

  其实盗墓贼很清楚,玉远比金值钱,但却不敢带出墓中,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带出去不能卖,藏在家里不能吃不能喝反而容易被人发现,就算明朝人盗了汉朝墓,一样是死罪,因为历朝历代对于盗掘皇室墓葬都是严惩。

  金就不同了,熔掉后再卖没什么风险。当然,到了近现代帝制瓦解以后就没这么多讲究了,什么值钱盗什么,国内卖不出还能销赃海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盗墓贼谁的墓都敢盗但有一样东西从不拿
在中国,盗墓的历史源远流长。出于对价值连城的陪葬品的觊觎,古代的盗墓贼往往很疯狂,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富家权贵,谁的墓都敢挖。网上曾有一篇文章说“中国最神秘的三座墓,一个找不到,一个挖不动,一个不敢挖”,这个不敢挖说的是秦始皇陵。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秦始皇陵发现盗洞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且据《宋会要辑稿》记载,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包括周文王、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等帝王墓葬在内的众多墓葬都已遭到盗掘。网络配图我们先不论宋朝这则记载的真假,单就盗墓者而言,只存在盗墓能不能成功的问题,不存在所谓的敢不敢的问题。否则秦始皇陵的盗洞又作何解释呢?不仅如此,东汉末年的曹操为了筹集军饷,首先设立“摸金校尉”军职,盗墓这一活动直接官方化和公开化了。值得一提的是,盗墓贼虽然是一种不光彩的职业,但却有严格的“行规”。首先从地区上划分,盗墓贼分南北两派。其中北派中又分洛阳(河南)帮、关中(陕西)帮等很多派别,...
· 盗墓贼盗墓时这几样大凶之物绝不拿!
中国历史中,古人是非常重视丧葬大事的,至今为止一切丧葬习俗都仍然保留,只不过现在的人基本都是火葬,因此几乎是没什么陪葬品的。古人是非常讲究陪葬制度的,尤其是帝王贵族他们更重视这个,一些生前喜欢之物,都要放入自己墓中,他们坚信自己死了之后,在阴间也可以享用这些。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就催生了盗墓这个行当,这个职业历史非常悠久的,每个朝代都是明令禁止盗墓,奈何古墓中的物品吸引力太大,屡禁不止,即使现如今依然有人敢盗墓。招魂铃铛,这件东西一般情况下古墓中是见不到的,历史上只有一些特殊的道士才会用此物,招魂顾名思义,此物是一个引灵工具。据说此物埋藏地下,面世之后,只要被人敲响,便会有很多灵魂闻声而来,历史上有句老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谁也不想自找麻烦,尤其是盗墓贼很信这些,看到这个都会敬而远之。血沁古玉,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此物非常不洁因为这些都是死者贴身佩戴的,千百年的历史中,吸尽了尸气,并且还是...
· 古代盗墓贼为什么会带着这几样东西,难道真的有那种东西吗
古代人迷信,但凡是位高权大的人,死了之后的陪葬品就会越丰厚。正是这么丰厚的陪葬,勾起了不少人的心思。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很多派别的盗墓团队。古代的盗墓行业,曾经十分盛行。每种派别的人,往往手持的盗墓装备都与其他派别都不同,每种派别都有自己的看家法宝,足够保证盗墓之人的平安。他们深信古墓里面,有陷阱,有机关、僵尸等奇奇怪怪的东西,比起现代人,他们带的东西更为杂乱。现代人盗墓,往往会带着便携的小炸药,轻轻松松就能够炸开墓穴,再带上防毒面具等工具,盗墓效率越来越高了。古代人不会,他们一般都会用洛阳铲,一点点把墓穴挖出来。所以在古代当个盗墓贼,也是个体力活。挖出墓穴之后,古人往往会拿些活公鸡或者是黑狗,放在墓穴门口,或者是直接把这些动物引进去。通过观察这些动物是否死亡,来判断墓穴里面是否有毒气。古代人并不明白这种毒气究竟从何而来,也不是很清楚这种毒气又将如何去掉。盗墓本来就是个风险极高的活,如果不...
· 盗墓贼为什么特别爱盗汉朝时期的坟墓?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乡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夫、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以上内容为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的一道《终令》。大概意思是规定了自己死后不准厚葬,不植树等,并划定了寿陵的大小与范围。网络配图第二年,身体每况愈下的曹操又颁布了一道遗言:“有不讳,随时以敛。金铒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意思是说:我去时的时候,身上穿着当季的素服就行了,不要金银珠宝等物陪葬,丧葬要从简。既然曹操规定要薄葬,那么,肯定是因为之前的社会风气是提倡厚葬。对盗墓史有研究,有了解的童鞋可能都知道,盗墓贼特别的喜欢偷盗汉朝时期的古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朝时期的民众,达官贵人,皇帝等去世了以后,都要被厚葬,整个社会的风气都是要厚葬死者。陪葬的物品有多么的奢华呢?我们来看看古书上的一个记载:“...
· 为什么刘禅死后没有盗墓贼来盗墓呢?只因他放了这三样东西
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面对邓艾的大军,刘禅没有做任何抵抗就选择了投降,刘禅投降后,姜维等人企图再次叛乱,然而最终都被魏国所灭,在成为阶下囚之后,司马昭便想除掉刘禅,他担心刘禅有复国之心,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便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面对司马昭的提问,刘禅深知,如果回答不好,自己就会命丧黄泉,于是刘禅对司马昭答道:“此间乐,不思蜀”,听到刘禅这样回答后,司马昭便打消了杀掉刘禅的想法。后来,刘禅被封为安乐公,在洛阳封地安享晚年,公元271年,刘禅病逝于洛阳,听说刘禅病逝的消息后,司马昭特意命人前来为他安排陪葬品,在刘禅的墓中,司马昭一共放了三样陪葬品,可以说每一样都是对刘禅最大的羞辱。第一件陪葬品是一个犀牛角酒杯,象征着刘禅封赐洛阳后整日过着觥筹交错的生活,第二件陪葬品便是舞女穿的百褶长裙,象征着刘禅整日沉迷于美色之中,而第三件陪葬品更具讽刺意义,司马昭在刘禅的墓中还放了一双草鞋,众所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