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8
转发:0
评论:0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宋仁宗时代的高官郭劝,是公认的道德模范,眼里容不得沙子。早年宋仁宗想废皇后、

  宋仁宗时代的高官郭劝,是公认的道德模范,眼里容不得沙子。早年宋仁宗想废皇后、立新后,刚露出点儿口风,立刻被郭劝穷追猛打,这事硬是被搅黄了。

  后来宋仁宗想换几件洗澡用的浴器,郭劝立马上折子,骂得宋仁宗抹着眼泪把精美的浴器全砸光才作罢。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为何皇帝抹眼泪都没招,说到底还是郭劝太讲道德。只要他开骂,一丁点儿事都能上升到超高的道德高度,把皇帝骂得禽兽不如。为了不当禽兽,皇帝自然捏着鼻子也要认。

  然而,“道德帝”郭劝在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的重要岗位上,被一个大馅饼砸中了头。

  时为宋朝藩属国的党项政权首领元昊,图谋反叛,其叔父山遇强烈反对,一怒之下降了郭劝。他把元昊的反叛阴谋和盘托出,并自告奋勇做急先锋去攻打元昊。

  如果郭劝能够审时度势,利用山遇在党项的地位和影响力,顺势铲平反叛势力,他就能成为大功臣,此举对北宋的国防更是大大有利。

  可是在这关键时刻,一向道德高尚的郭劝做出了一个“崇高”到荒唐的决定:把山遇捆成粽子给元昊送回去——利用人家的叔侄矛盾打人家,大宋怎么能这么不道德呢?

  以郭劝一辈子标榜道德的表现看,他做这么个军事上堪称愚蠢、道德上可以贴金的表现倒是不奇怪。

  而此“崇高”行为的后果也尽人皆知:不单山遇被元昊乱箭射死,整个党项政权的亲宋势力更被一股脑掉,彻底没了掣肘的元昊大摇大摆地跟宋朝翻脸,称帝建立了西夏,持续百年的宋夏战争爆发。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开国即缺失幽云十六州的北宋,此后还要面临战乱不断的西部,真是雪上加霜。而这个天大的国防深坑,就是道德模范郭劝自以为是地挖下的。

  到了南宋,与那些苟且偷安的奸臣相比,名相史浩看上去无比正面。

  他出身贫寒,少年时就以孝敬长辈和友爱兄弟著称;后来受命担任储君、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的老师,更是以渊博学识和一身正气将未来的天子教出了一派英武风采。

  宋高宗退位后,史浩秉承宋孝宗的精神,亲自主持了岳飞的平反工作,把秦桧牢牢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如果这位名相能坚持做好文化教育宣传工作,他的人生必然会非常完美。可待地位扶摇直上后,史浩的道德牌打到了一个不该打的地方:宋金战场。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宋孝宗登基后,任命史浩为副宰相。彼时,南宋军民把南侵的金兵打得崩溃,陕西战场上更是出现了重大突破——名将吴麟率领的川军横扫三路,一路摁着金军痛打,眼看就要拿下关中平原。

  这意味着长期偏安一隅的南宋即将拿下反攻中原的重大跳板,光复山河的曙光已然无比明亮。

  可惜在这个关键时刻,史浩的“道德牌”呼啸而出,硬生生把这“曙光”摁了下去。

  他极力向宋孝宗建言,说咱们和金国有绍兴和议,反正陕西打下来咱们也守不住,不如放弃这个鸡肋一样的地方,以此消除金人的贪婪之心。

  这一番道德高论说得宋孝宗情怀大发,正好史浩升任宰相,便让史浩写诏书送到了前线。

  这感人的“情怀”结结实实地把前线坑坏了。有岳飞冤死的教训在前,“懂事”的吴麟哪敢抗命?他只能含恨撤退,数万将士浴血收复的国土就此断送。

  更可怕的是,史浩讲道德,金军可不讲。史浩拍着胸脯保证金军不会再打,谁知金军转脸就恶狠狠地扑了上来,猝不及防的宋军伤亡惨重,负责殿后的三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

  如此惨剧,直到前线名将愤然入宫力陈应当攻金的理由,宋孝宗才恍然大悟。名将痛斥道:史浩一直坚决认为应该向金国求和,就怕前线打了胜仗,他这个新宰相刚上任就没了用场。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之后,宋孝宗百感交集,留下四字令人泪奔的评语:“史浩误我!”可他再泪奔也晚了,南宋最好的收复河山的机会已经消失了。

  后来元朝人编《宋史》时嘲笑史浩“不能相其君恢复之谋”,意思就是:空拿道德当招牌的人就是这么没用!

  比史浩还恶劣的是严嵩,这个明朝奸相堪称古代“技术含量”十分高的道德帝。

  在某权宦当道的正德年间,年富力强的严嵩硬是借着回家守孝的名义在家宅了数年,标榜绝不为奸佞卖命,在朝野大刷好感。成为阁老后,所谓“道德绑架”更是成了他屡战屡胜的利器。

  他与另一位名臣夏言争权时,面对行政水平高超、为明朝国防吏治累死累活的夏阁老,工作上喜欢甩锅的严嵩就把“道德铁链”呼啦啦甩出,揪住夏言的暴脾气不放,说夏言不尊重皇帝,属于道德有严重问题,终于把夏言整到含冤论死。

  而此前半年,严嵩又陷害三边总制(明代西北边疆的军务要职),道貌岸然地说三边总制痛击鞑靼属于没事找事,给朝廷找麻烦还克扣军饷,然后害死了他。

大宋亡于何?并非蒙古铁骑,而是这个坏习惯!

  在严嵩任阁老的数十年间,由于每次他甩出来的道德理由都是高大上,贴金效果极好,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好些年轻官员说起他都是交口称赞,认定这位其实坏事做绝的严阁老道德无比高尚,其中就包括年轻的张居正。

  沧海横流,不单显英雄本色,有时也会暴露奸臣的丑恶嘴脸。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骑兵肆虐京郊的“庚戌之变”终于让严嵩露出了真面目:拜严嵩害死那位三边总制所赐,没了天敌的鞑靼撒了欢,一个突袭杀到北京城下,数万百姓被杀被掳,京城几乎沦陷。

  在如此兵临城下、朝廷惊恐万分的危急时刻,道德“模范”严阁老竟然吃喝睡全不误,面对群臣焦急的询问,他轻松一句话雷翻全场:“这只是一群恶贼,抢完了自然就会走,别管他们!”

  严嵩遗臭后世,就是因为别管他找了多少道德借口,终究在其位不谋其政,只为私利而不为国为民负责。如此“道德帝”做派的每一次风光表现后,换来的永远是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明历】并非出现在明朝,而是这个“宋”
《大明历》中国古代的一部历法,出现在宋朝。《大明历》算出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1481日,与现代高科技计算出的结果,只差50秒钟。这水平,简直把人看懵了!古代地动仪一说到宋朝,很容易让人想起王安石、苏东坡、司马光、岳飞时的宋朝。此宋朝非彼宋朝,而是南朝的宋,比后来的宋早了将近500年,前者又叫刘宋,后者又叫赵宋。祖冲之雕像发明《大明历》的人叫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遒县(今河北涞水),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冲之是个官员,曾任娄县令,是个县长。后来提拔到中央,任谒者仆射,负责礼仪方面的工作。再后来兼领长水校尉,负责少数民族方面的工作。古代科技祖冲之不仅是个杰出的天文学家,还是个杰出的数学家。学过数学的都知道“π”,用起来无非用个“3.14”,然后计算圆的周长、面积什么的,这就是“圆周率”。这都一两千年过去了,人家祖冲之算出的圆周率,是在3.1415926与3.14159...
· 汉朝灭亡的并非各路枭雄,而是这个汉室宗亲的锅
如果要把我国的封建王朝按照寿命排个座次,那么汉朝一定首当其冲的。它的东西两朝各二百年,加一起四百多年,远远超过了其他鼎盛时代的王朝。但是纵观古今,每一个强大王朝也都必有瓦解的时候。在面临瓦解时,往往都要遭受内忧外患的困扰。汉朝也同样是这样,在东汉末年,黄巾之乱,诸侯混战等等这样的战争都是足够可以称得上瓦解统治者统治基础的外患。然而,遭受外部的侵扰原因最终还是要归根到内部的不稳定,汉朝也是如此。首先要说汉朝的制度问题,先从中央来说吧,皇权旁落,大臣和世家长年为权力而展开争夺,甚至连宦官在后来也慢慢被扶植起来成了加强皇权的一大害。而在地方上,为了平定起义而施加给地方高官的权力也收不回来,后来为了限制他们又设置的州牧制度反而又使地方权力更加膨胀,愈发的不可控制,甚至到了最后还演变成了大军阀造就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提出设立州牧制度加速汉王朝灭亡的人,不是像曹操,袁绍这样的大枭雄,而是一位血统正...
· 蒙古铁骑的没落:蒙古是如何被满清所征服的
1603年,蒙古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的左右翼三万户的地方行政体制,命永谢布部却热斯塔布囊为特命大臣,率领一支军队驻防赵城(今呼和浩特一带),管理右翼三万户的蒙古各部,任命乌齐叶特(内喀尔喀)鄂托克锡尔呼纳克洪台吉为管理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察哈尔八鄂托克虽属左翼三万户,但直属林丹汗。图片来源于网络林丹汗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巩固汗权,以察哈尔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时也遥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林丹汗执政前期,漠北喀尔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伦汗、阿鲁科尔沁的车根汗、科尔沁奥巴洪台吉、鄂尔多斯土巴济农等,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并与大汗共同商讨政务大事,参加大汗举行的宴会、围猎等活动。蒙古各部...
· 明朝非亡于万历也非亡于崇祯?而是亡于李成梁
明朝到底亡于谁之手,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说明亡于万历,有人明亡于崇祯,还有人说明亡于东林党等等很多观点,我们把亡于万历和崇祯的两个观点拿出来看看。明亡于万历万历后期朝政运作的效率。神宗萎靡委于上,百官党争于下,这就是万历朝后期的官场大势。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大明王朝几乎瘫痪,已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因此《明史》在明神宗的盖棺定论时说:“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明亡于崇祯万历年是明全盛期,内外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军事强大。天启年,基本稳定。崇祯年,天下大乱。原因:万历年,国家君主内阁制,万历实行的是圣人之道,垂拱而治,天下大治。天启年,国家倚重阉党,控制住国家财富主体人群,主要代表是东林党。国家基本稳定。崇祯年,国家废弃阉党,东林党全面上台后:占有全国主体财富的少数人不纳税,不给国家作贡献,反而逼着占...
· 揭秘杨修并非死于恃才放旷而是死于不忠?
杨修,何许人也?熟知三国的朋友想必对杨修都不陌生。杨修,字德祖,出自东汉名臣世家,其父杨彪,祖父杨赐,再往上数,杨秉,杨震皆为东汉时期的柱国名臣,堪称东汉时期的政治奇迹。那为什么传到杨修这,这种政治奇迹就嘎然而止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一探其中原由。网络配图关于杨修之死,史学界大多认定为死于恃才放旷。其实这个说法未免有些牵强,如果真认为杨修是恃财放旷而死,那很可能不是杨修死了,而是我们的政治智商已经死了。下面我们可以从正反两面解析杨修死因,并给出符合伦理逻辑的死因:死于“恃才放旷”?非也。杨修有才不假,据《后汉书》记载,此人才华横溢,天赋异禀,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其才决不在被奉为集“建安文学”之大成者——曹植之下。杨修的才华,也得到了他的主子曹操的充分肯定。《世说新语》里就描绘到,曹操也曾当面夸奖杨修,更以自叹不如表示赞美。当然,我们都知道,那只是曹操谦虚的说法。曹操这么做,其实是体现他对人才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