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1
转发:0
评论:0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俗话说,做官难,做清官更难。古今有许多人在刚开始做官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要做

  俗话说,做官难,做清官更难。古今有许多人在刚开始做官的时候,信誓旦旦的说要做一个清官,然而一旦深入了官场,面对诸多金钱、美色的,就纷纷沦陷。但是,传说中“文曲星”下凡的包拯,也即是包青天,真正做到了一生为官清正,造福一方。

  公元999年,包拯出生在现在的安徽合肥。在28岁那年,包拯高中进士。当时宋朝的首都在河南开封,包拯作为一个进士,完全可以在首都为官。然而包拯乃大孝之人,不忍远离父母,故而在家乡做了一个小知县。8年后,包拯尽完孝道,才到开封为官。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

  当时,朝中有许多贪官污吏;这些人于其位不谋其政,腐化朝纲。朝廷不振,国力就落后;当时宋朝就被北方金朝的完颜家族所压制,年年称臣纳贡。包拯看到这些严重的问题,就向皇帝连连举报,使得许多尸位的官员丢了乌纱帽。包拯在任监察御史之时,尽心尽责,将之前许多的冤假错案重新平反。这个过程中,揪出了许多贪官污吏,几乎都被包拯以律法斩杀了。史料记载,包拯曾在一年内,弹劾过180余位贪官污吏,可谓数量众多。包拯的这些作为,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戴,为其赢得“包青天”的美名。但是另一方面,包拯因得罪许多贪官污吏,致使那些人对其恨之入骨。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

  包拯深知,一旦他百年之后,哪些恨他的人必然不会放过他。因此,他早以谋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北宋嘉祐七年,也就是公元1062年,包拯辞世。包拯准备了21口棺材,其尸身放在其中一个棺材之中。出殡之日,从七个城门同时出发;这样,就很难分辨真正的包拯是葬在何处。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

  历代的盗墓贼也没有找到包拯的墓。另一方面,盗墓贼们,对于包拯的正义也是由衷敬仰,并不愿去盗其墓。

  由于不知道包拯真正的墓地在何处,河南开封和安徽合肥便开始争夺包拯墓属于哪方。这足见河南及安徽人民对于包拯是如此爱戴。直到1973年,在合钢二厂扩建的过程中,才发现真正的包拯墓,争夺才告一段落。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究竟出于何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包拯死后为何用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同时出殡?
现在通过很多影视作品的演绎,包拯,包青天,额头有月牙,面如黑炭,铁面无私。这位中国古代最廉洁奉公,为民请命的官员,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崇敬,深受后世爱戴。但是,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下葬,为了掩饰真实的墓地。但是最后还是被考古专家找到。网络配图包青天作为宋朝时期的重臣,开封府尹,一生审理的案子那是不计其数。而且包青天审理案子不避权贵,充分发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惩治了很多贪官,权贵,豪门。因此,在世的时候得罪了不少的人。包拯也深知这一点,因此想到自己死后会被人报复,来个毁坟灭尸,那就是死不瞑目了。网络配图在嘉祐七年,包拯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寿终正寝,当时万民悲痛。其在合肥老家出殡,那是万人空巷,都来送包青天。而与此同时,当时合肥四个城门,共抬出了21口一模一样的棺材,而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是真的包拯尸体。而且抬出门后是在不同地点同时下葬。这样做,主要是学习曹操72疑冢的方法,让后世那些想...
·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殡,直到1973年才发现真正的包拯墓
老话说,当官容易,但要当让老百姓佩服的青天大老爷难。许多寒门出身的学子在刚入官场的时,都发下宏愿要做一个让百姓爱戴的好官,可是一旦身在官场,面对布天盖地的金钱攻势、无尽的温柔乡,就都沦陷了。但还是有一股清流,出淤泥而不染,他就是老百姓口口相传天上“文曲星”下凡拯救他们的青天大老爷包拯,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包青天,为官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造福一方。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庐州合肥(也就现在的安徽合肥)。28岁的包拯高中进士。宋朝的首都是在河南开封,包拯高中进士,完全可以在开封谋个一官半职。但是包拯非常孝顺,不忍与父母相距千里,所以家乡当了一个知县。8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尽完孝道后,才去开封任职。当时,朝中乌烟瘴气,贪官污吏数不胜数;大多数人在其位不谋其政,霍乱朝纲。国库空虚,国力落后;在当时宋朝受北方金朝完颜家族所压迫,年年纳贡。包拯见到这些问题,就上奏皇帝,使得那些官员被贬为庶民。包拯出任监...
· 包拯死后为什么会安排21口棺材同时出殡?背后有什么秘密?
世人皆知,开封有个包青天,此人断案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偏袒亲人,秉公执法,乃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清官之一,更是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其出殡之日,竟然有21个棺材同时出殡。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么讲究排场,算是一种铺张浪费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由于包拯生前为官清廉,曾经在端州任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众所周知,端州的砚台是最出名的。包拯不论所当何职,均以百姓疾苦为大事,除贪官,减赋税,帮助百姓发展,一心为民。不论在哪里为官,包拯都公正断案,从来不畏得罪权贵,也不偏袒私己,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显贵,只要犯法均依法处置,更不接受私人关系请托者,这样自然也树立了许多的敌人。当时的朝廷,流行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包拯——“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可见,包拯是极度不受当时想谋取私利的贵族以及官员的待见。包拯在嘉祐七年之时,突然暴病而亡。其后人知道包拯生前树敌过多,怕他们以包拯遗骨...
· 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城门遗骸竟被打碎?
公元999年5月28日,也是北宋建立的第40年,在安徽合肥一家包姓的名门望族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一身正气冲天地,两抽清风鉴古今。”可以说包拯是中国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了,更是普通老百姓期待清官的精神寄托。可是如此出名的人物,死后却发生一件至今让人捉摸不透的故事。网络配图由于包拯做官时刚正不阿,清廉为民,因此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虽然包拯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他断案时做到了不避权贵,结果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和敬仰。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终年63岁。前面笔者提到,包拯在断案时不避权贵,这让他得罪了很多人。对于这点,包拯也深知,可能有人要在自己死后对自己的墓地下手。或许是包拯自己留下遗嘱,又或许是亲人为了他包拯死后安宁。包拯死后出殡那天,合肥7座城门共抬出了21口棺材,这是模仿曹操当年“七十二疑冢”的做法。那么包拯死后的墓地究竟在哪里呢?网络配图包...
· 包拯杀贪官无数死后准备21口棺材分七门出殡
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包青天,包青天原名包拯,北宋著名的清官,面色黝黑,额头上有月牙形的烙印,在包青天断案期间,没有一件冤假错案,公正公平的判案手段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包青天在任职期间敢做敢当敢为的作风,自然而然涉及到了很多达官贵人的利益所在,包青天在世时,这些达官贵人敢怒不敢言。网络配图嘉祐年间,包青天因病去世,享年64岁,听闻这个消息,对包青天恨之入骨的达官贵人坐不住了,希望能找到包青天的墓穴所在,大肆破坏,以解心头之恨。网络配图但由于包青天生前也对此时有预感,想到一对策,就是准备好21口棺材,大小颜色都一样,连搬运棺材的运棺人服饰都一致,分别从城里各个方向同一时间出城,以达到混淆视听的区别,谁也不知道这21口棺材里面有没有包拯的尸身。但是到了南宋时期,包拯的墓穴终于还是被金军发现了,在墓穴里面大四破坏挖掘。网络配图后人为纪念包青天任职期间的所作所为,重新在原墓地里面重新修缮,希望包青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