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4
转发:0
评论:0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近日有网友提问:《战国策》中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

  近日有网友提问:《战国策》中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天工开物》里说:“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

  战国时期的劲弩可以射600步远,到了明朝却只能射50步远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过了几千年反而退化了?科技不是一直在向发展的吗?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

  劲弩箭雨是战国时期的最大杀器

  1、战国弩到底能射多远

  先从2015年的一个考古发现说起。专家在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里,出土了至今最完整的一支弓弩,经测算射程达800米,这个数字与《战国策》记载的韩弩距离相当。战国时期,一步距离约长1.3米,600步即780米。由此来看,古人的记载大体可靠。

  再来看一个小故事。《史记》曾记述项羽对阵刘邦时,提出对砍决斗。刘邦笑着说:“我愿意斗智,不想斗力。”然后楚汉两军壮士单挑……“项王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羽“伏弩”的射刘邦就留下了一个历史典故:霸王硬上弓。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

  出土的秦弩测算射程可达800米

  力能举鼎的项羽可以硬上弓。其他人呢?史料显示,无论直立式还是后坐式,都要弓弩手的双臂、双手、双腿、双脚以腰部为轴,借助全身力量上弓。硬弓才能射得更远!而最为知名的秦弩,需多人以700多公斤拉力才能绞动上弓,射程达860多米。

  2、明弩为啥“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

  过了1000多年,明弩射出50步后,就连鲁地产的世上最薄的绢也穿不透。宋朝的一步约1.2米,50步就是60多米远。从780米退到60米,差距怎么这么大呢?其实,这与当时的武器发展、作战理念变化有关。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

  明弩只能射60米远

  强弓劲弩是战国时期的主要杀器,各国竞相研发,以至于把劲弩的射击距离一再提高。至唐宋时,劲弩的发展到了顶峰。

  明朝时,随着火器的出现和发展,多种武器的组合并用在作战中成为一大趋势,军队更讲究综合火力的威力,而不再单一依靠劲弩的作用。

战国的强弩能射600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只有50步了呢

  明朝的作战武器和思路都发生了变化

  另外,作战思路的变化也对劲弩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众所周知,明朝一改宋朝步兵为主的劣势,以骑兵为主,追求快速机动和灵活,体积笨重、移动缓慢的劲弩,显然无法适应作战要求。

  同时,战国时期的团体阵战,在明朝时已转换成单兵式、小队式的战法,对杀伤的精准度提出更高要求,所以人们只能以牺牲距离来提高打击的精度、准度,因此就不再追求弩的极致射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的弩箭为什么不如战国的弩箭?战国弩箭能射600步是真的吗?
明朝的弩箭为什么不如战国的弩箭?战国弩箭能射600步是真的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的《战国策·韩策一》中有记载着这么一句话: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而在《天工开物》里面记载的却是:凡弓箭强者行二百余步,弩箭最强者五十步而止,即过咫尺,不能穿鲁缟矣。然其行疾则十倍于弓,而入物之深亦倍之。这两句话记载了我国战国时期的弩箭与明朝时期弩箭的区别,一个可600步,一个仅仅50步,为何会相差这么远呢?首先对比一下两者之间步的区别,秦汉时期以六尺为步,一尺大概长23厘米左右,而隋唐以后就以5尺为步,一尺大约30厘米。而根据历代尺长计算表示,秦朝是138厘米,明朝是150厘米左右。而此时换算一下就是秦朝的弩箭可以射出828米,而明朝的是75米,首先此时对比就显示出明朝因为武器逐渐被火铳替代,而元朝时期的禁弩政策更是让弩逐渐的退出了主流武...
· 明朝两广总督驻在梧州为什么到了清朝却搬到广州了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两广总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朝的两广总督非常出名,牛人辈出。但是,在明朝灭亡近二百年前,就已有两广总督了。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北元俘虏,皇弟朱祁镇在于谦等人拥立下即位,打败了北元,也就是明景帝。受土木堡惨败的影响,明景帝即位初的南方形势不是很稳定,当地土著反抗朝廷。有个首领侯某,他率土著军把明军打得灰头土脸。朝廷甚至悬赏能捉侯某者,赏千金,可根本逮不着。广西总兵和广东总兵还互相推诿扯皮,气得明景帝直翻白眼。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兵部尚书于谦推荐太子太保王翱出任两广总督,这是两广总督第一次出现。不过,王翱的两广总督只是临时性的,干完活就把差使给撤了。明英宗后,两广总督被撤,取而代之的是两广巡抚。看职务就知道,巡抚比总督官小,广东和广西的兵,巡抚根本指挥不动,两广总兵又开始扯皮。明宪宗即位后,派名臣韩雍平定两广之乱。事后,韩雍并没有回...
· 在唐朝明朝能一手遮天的人,为什么到了清朝只能做跟班了?
在唐朝明朝能一手遮天的人,为什么到了清朝只能做跟班了?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有一种人,在唐朝、明朝能一手遮天,到清朝顺治立牌,让他们彻底变碎催,最牛的给送礼梳头。这种人是什么人呢?没错,就是宦官。宦官在明朝以前是官,只不过比正常的官少点东西。明朝以前的宦官是有实权的,特别是唐朝和明朝,宦官甚至能一手遮天。唐朝有好几个著名的宦官,他们结成,掌握禁中兵权,能左右皇帝,想换就换,想杀就杀,皇帝拿他们都没办法。明朝的宦官也很厉害,著名的有刘瑾、魏忠贤等。这两位都是一手遮天,号称“九千岁”,只比皇帝差一千岁,刘瑾在民间更有“立皇帝”之称。宦官把持朝政,他们又在皇帝身边,对皇帝非常不利,所以宦官当权时,朝政一般都会乱套。到了清朝,顺治皇帝总结了前朝的教训,他严令禁止宦官干预朝政,并在宫中立了十几块牌子,牌子上刻着他的诏令,要求宫中嫔妃不能过份信任宦官,严禁宦官干预朝政,如果...
· 明强而宋弱,为什么宋朝起义每次都被了?明朝却亡于起义?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从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到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几乎贯穿了所有朝代。无论是哪个朝代,对这些农民起义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为了江山的巩固,都会选择。朱元璋就是靠起义起家的,一步步从最普通的小弟做起,直到后来夺得天下,按理说明朝应该更了解农民起义才对,然而事实上号称天子守国门的明朝,却亡在了农民起义之手。相比之下,宋朝的对外政策一项软弱无比,靠缴纳岁贡来换取和平。宋朝统治时期,农民起义也不少,最有名的如方腊起义等,但奇怪的是宋朝总能下去,为何会这样呢?第一,两个朝代的版图是不一样的,明朝是大一统王朝,幅员辽阔,虽然明军有300万人,但仍无法对整个国家形成完全的控制,偏远地区的起义需要数年才能,这给农民起义提供了基础;反观宋朝,没有完成大一统也是有好处的,国土虽少但控制力强,一旦爆发起义,宋军可以在起义军还未形成气候前赶去。第二,老百姓的生活差距。宋朝是古代最有钱的朝...
· 秦朝时期的弓弩威力如何真的是能射到七八百米吗
秦朝弓弩威力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莫过于弓弩。在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过上百件弓弩。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一件保存最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只见诸史书,现在终于出现了实物,更是破解了历史谜团。兵马俑出土的弩有啥特殊弩机是青铜所做弓弦弓背等轮廓鲜明2009年,秦陵博物院开始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发掘,每次成果的出现,都备受关注。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现—最完整的弓弩亮相。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华商报记者,此次发现的弓弩是前几天刚清理出来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应该是供该陶俑使用。他说,现已发现上百件弓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