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什么意思?读完就明白其中道理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3
转发:0
评论:0
“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什么意思?读完就明白其中道理,春天就要来了,记得每年春天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时候,总有人说“一树梨花压海棠

  春天就要来了,记得每年春天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时候,总有人说“一树梨花压海棠”或“一枝梨花压海棠”。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梨花比海棠花更美吗?到底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是“一枝梨花压海棠”?

  所谓“刨根问底”,要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我们还得了解这句话的出处。

  其实,“一树梨花压海棠”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之口,但他这句话并非写景、赞景,也无意比较梨花和海棠花哪个更美!

  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诗人的代表,也称得上是风流才子,平时也爱和朋友写诗开玩笑。比如苏轼和佛印和尚就经常斗嘴、互掐。

  无独有偶。“一树梨花压海棠”也是苏轼诗词《戏张先》里的一句戏谑之语。

  大约是公元1070年,苏轼的好友、“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的“张三影”张先新纳了个小妾。这一年,张先恰好80岁,而这位新纳的小妾却年仅18岁。

“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什么意思?读完就明白其中道理

  苏轼有感于好友张先“老牛吃嫩草”,于是吟诗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看了这首诗之后,“一树梨花压海棠”也就是一目了然了:满头白发的80岁老翁张先迎娶海棠花般年轻貌美的18岁美娇人,苏轼于是借机调侃张先新婚之夜“老牛吃嫩草”。

  因此,到底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是“一枝梨花压海棠”的谜底也顺势而解:白发苍苍的80岁老翁自然是满头白发。所以,“一枝梨花压海棠”或为讹传。

  当然,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张先自己也做了一首诗对自己“白发戏红颜”的“功绩”自吹自擂了一番,毕竟他才是真正的风流才子(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什么意思?读完就明白其中道理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张先的这首诗充分反映了其春风得意的酣畅之情,难怪苏轼要借机调侃一番。

  后来,张先和这位小妾共度了8年美好时光。这8年里,这位小妾为张先生下了2儿2女。由此一来,张先(共有十子两女)的长子和年龄最小的小女儿足足相差六十岁。

  8年后,张先逝世,这位小妾悲痛欲绝。没过几年,这位小妾也郁郁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千古祖训,明白还是很有道理的
孔子“训子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日,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孔子拦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答:“没有”。孔子说:“没学诗你怎么说话?”孔鲤便回去学习诗文。第二日,孔鲤又碰上了站在庭院内的孔子。孔子问:“学礼了么?”孔鲤答:“没有。”孔子说:“不学礼你怎么做人。”于是孔鲤回礼了。这个故事叫做“过庭训”,后来古人将父亲训斥儿子称为“过庭训”。司马谈“命子迁”: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马谈认为自孔子过世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统一,有许多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然而作为一名太史令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不安,因此临终时边哭边嘱咐儿子司马迁,希望它能子承父业,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命,最终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诸葛亮“诫子书”:...
· 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万历天子每年都要免除大量的农税并赈灾,他先是下令赈灾款从内库出,然后就是战争特别费从内库出,接着是修河治水钱也要内库出,还有军屯歉收也要内库补助等。为了应付各种开支,万历就挖空心思地挣钱。他除去收了近三百万两海税银和上千万两的工商盐茶银以处,还下令开放书局给内库挣银子,只要能卖出去的书一律刊印,或者只要肯交钱就给你印。所以这个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书籍刊印得最多的时代,闻香教教主徐鸿儒的经书都是皇家书局刊印的,闻香教的作乱宣传单也是皇家书局印的--就因为徐鸿儒付钱了……北京的路人穿的衣服也是五颜六色,这一切也是为了税收上的考虑。曾经有言官痛心疾首地谈到大明的百姓穿的比官员还漂亮,更有人开始穿明黄色的衣料了。文臣要皇帝整肃朝纲,不许百姓僭越,一开始万历也曾犹豫过,但收绢税和花布税的太监问他:"如果不许小民穿绫罗绸缎,那万岁爷找谁收税去呢?"最...
· 别追《芈月传》了读完这篇你就读完了秦朝历史
《芈月传》火了,芈月也跟着火了。芈月究竟是谁?我看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芈月的孙子的孙子就是秦始皇嬴政。现在咱们不说芈月了,咱们来说说秦朝的历史。以芈月为中间轴,秦朝可以分为前芈月时代和后芈月时代。前芈月时代重要的人物有三个:开国之主赢非子、中兴之王秦襄公和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赢非子据传是五帝之一,少昊氏的后裔。这家伙别的能耐没有,据说养马有一绝。大概是当时的周王朝特别缺马吧,把马夫出身的赢非子当成了一个宝。有一天周孝王骑着他养的马,环游了当时的中原大地,来到秦地的时候一高兴就把这个地方赐给了赢非子,于是乎赢非子完成了从马夫到开国之主的蜕变。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啊。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受了周王朝眷顾的秦国也时时刻刻没忘了给主子尽忠。不过这回可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周王室衰落,周平王于是决定东迁重头再来。这时候秦襄公因为离得近得了一个护...
· 有能力就要去当老板韩信到死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韩信的一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从默默无闻到大放异彩,最后又黯然落幕。他年轻时,既不会做官,又不会经商,一度只能到处蹭剩饭看冷脸,尝尽了世态炎凉人生冷暖。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经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然而,秦朝末年的大变局给了他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韩信20岁仗剑从军,25岁被拜为大将。接着,他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平灭五国,分别是定魏,击代、赵,降燕,破齐。26岁不到,韩信已拥兵数十万,被刘邦封为齐王,掌控原来齐国疆域,成为项羽、刘邦之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28岁,韩信又布置了十面埋伏,彻底击败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战将——项羽,终结楚汉争霸,成就了自己彪炳千秋的功业。不过,巅峰之后,韩信的人生抛物线就开始一路向下。他28岁被刘邦降为淮阴侯,此后一直在长安,33岁即被吕后以谋反罪诛杀。网络配图萧何曾经评价韩信“国士无双”,后来,韩信被于长安时,尽管已经无兵无权,樊...
· 为何读《明朝那些事儿》就讨厌清朝,读完《明实录》又讨厌明朝呢?
为何读《明朝那些事儿》就讨厌清朝,读完《明实录》又讨厌明朝呢?说到明朝和清朝的一些事情,有的时候还真的挺复杂的,如果要仔细的说,那还是挺难一下就说完的,要说不知道的多少天了,所以我们今天不说这个,我们说和明朝还有清朝相关的书籍的一些问题,话说有读者独到了《明朝那些事儿》,又有人读到了《明实录》,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就开始讨厌明朝,但是读完《明实录》之后又开始讨厌明朝,这就很有意思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我的回答是:因为人是矛盾的,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体。读《明朝那些事儿》,我们感性一时间占了上风,所以读完后第一反应便是爱明朝、恨清朝。但是,激情过后,理性回归,当我们再认真读完《明实录》,便会明白,明朝并不像当年明月讲的那么好,他有很多很多问题。和清朝相比,它许多方面差得远。感性让我们的莫名其妙恨上了清朝《明朝那些事儿》,语言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