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0
转发:0
评论:0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其实在古代,一个国家的首都作为统治者的居所和整个国家的心脏,往往要受到加倍的

  其实在古代,一个国家的首都作为统治者的居所和整个国家的心脏,往往要受到加倍的保护。具体到都城的城池,往往是不惜工本,力求将其打造得固若金汤。例如西汉都城长安城,根据考古发掘,其城墙高度大于12米,顶部宽度有10米,城外还有深约3米的壕沟。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汉长安城复原图

  长安城有崤函之固,尚且如此大费周章,那些地势不如长安优越的都城,在城池的建设上就更是煞费苦心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就是如此。汴梁地处华北平原,而当时作为中原屏障的“幽云十六州”并不在中原王朝手中,导致其直接暴露在北方辽朝的威胁之下,边防压力之大自不待言。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城门

  公元955年,后周世宗郭荣继位后,开始了汴梁城的大规模修筑工作。当时,共集结了十多万左右的民夫重修汴梁城。在修筑外城时,因为开封当地的土质松软,他还特意命人从百里之外的虎牢关一带调取土壤夯筑城墙,最终修成了由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构成的汴京城。此次修筑奠定了北宋“东京城”的基础。考古证实,北宋汴京城一直是在后周汴京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宋朝建立后,又对汴京城进行了多次扩建和修筑。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汴京城

  这次修筑前后历时三年,据说动用了上万人进行修筑。除了加固城墙外,还在城墙上修筑了敌楼、城门处修筑了瓮城。敌楼和瓮城,原本都是只用在边境城池上的防御设施,例如唐朝的长安城就“不置雍门及备守之具”。但是因为宋辽之间的紧张形势,汴京城也“边城”化了。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外城各种防御设施

  至北宋后期,汴京城已经发展出了城外壕沟(护城河)、壕沟后羊马墙(处于城墙与城壕之间的城墙)、羊马墙后外城、外城后内城、内城后皇城的五重防御体系。此外,为了加强城池四角的防御,元丰七年时,宋廷还于汴京外城“封筑敌团”,即在外城的四角上修筑城楼,以增加城池四角的防御力量。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冷兵器时代的各种城池防御设施

  城门的防御更是重中之重,北宋时汴京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和九座水门,其中南熏门、新郑门、新宋门和新封丘门因为通御路是“直门两重”(两道城门)外,其余城门均为“瓮城三层,委曲开门”。而汴京城的水门(河流通道)也是戒备森严。例如汴河东水门,除了水门本身有铁闸拦河外,水门两边还有两座“拐子城”,即两座瓮城。若有敌人进攻水门,则可以从两侧的瓮城夹击敌人。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瓮城示意图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拐子城示意图

  所以,当公元1126年,即靖康元年,金军所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座有三道城墙、五重防御体系、城防设施齐备的坚固城市。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金军骑兵

  金军是靖康元年正月初八抵达开封城下。而在正月初六,陕西统制官吴革就已经率领勤王军队到达了汴京。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金军到达汴京后,驻扎在汴京西北角的牟陀冈,之后发动了对汴京的进攻。金军首先进攻汴京西水门,以“大船数十只顺汴流相继而下”,结果守臣李纲率2000宋军驻扎水门,金军船只到达后,就“以长钩摘就岸,投石碎之”,打退了金军第一次进攻。


  金军见进攻水门不成,又转而进攻酸枣门、封丘门。金军架设云梯攻城,结果在守城班直(宋军精锐)的弓箭射击下“应弦而倒”。宋军不仅在城上使用弓弩、檑石、床弩、投石机攻击攻城的金军,还派遣敢死队出城袭击金军,“烧云梯数十座,斩获首十余级”。金军见一方面汴京久攻不下,另一方面各路勤王大军不断到达,自身兵力劣势越来越大,于是便停止了攻城。最终金军在进行了一番政治恫吓后,撤回了北方,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结束。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第一次汴京保卫战虽然以金军的北撤告终,但是宋廷内部的混乱怯懦却在金军面前暴露无遗。在金军第一次南下时,宋钦宗就想逃离汴京,重臣李纲力谏才留在了汴京。勤王大军陆续到达后,宋将姚平仲提出了夜袭金营的计划,以为勤王大军到达,金军不足为患的宋钦宗立刻就答应了姚平仲的建议。但此次夜袭最终因为计划泄露而失败,无能胆怯的钦宗立刻就将责任推到了李纲身上,将其罢免,还遣使至金营谢罪。金军北撤后,宋钦宗不整饬兵马、重修军政,而是一方面不断遣使向金人求和,另一方面追究李纲等主战派的责任,认为其“专主战议,丧师废财”。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金军第二次包围开封。此次金军兵力相比第一次更加雄厚,至边境城下的达十万之多,还分兵五万前往潼关堵截陕西勤王大军入关,可谓准备完全。北宋一方则大不如前,经过以宋钦宗为首的投降派的“整肃”,此时汴京兵力极为空虚,仅有七万正军,而各路勤王军队有的被金军堵截,有的被别有用心者截留。金军到达时,汴京城基本没有勤王军到达,最终到达汴京的勤王军,也只有三万八千人左右。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此次金军对汴京城“环城列栅”,并大量制造投石机、鹅车等攻城器具。可金军昼夜攻城四十余日,也一直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可北宋君臣将希望寄托在了“六丁六甲神兵”上。可所谓的“神兵”不过是神棍郭京为招摇撞骗,招募市井之人临时拼凑而成。最终,在宋廷反复催促下出城作战的“神兵”一触即溃,而“神兵”出击的城门恰好是城楼受损的宣化门。“神兵”溃散后,金军顺势进攻,并趁着“神兵”败退的混乱,登上了开封城的外城墙。至此,汴京外城被金军夺取。

原来金军是这样攻破开封城的啊,看完之后才明白

  但外城只是最外城的城墙,金军尚需攻克两道城墙,才算完全攻克汴京。可宋钦宗听闻外城攻克,顿时就丧失了抵抗下去的决心,从此沦为了金人的提线木偶,对金人的任何要求都予取予求,最终酿成了史称“靖康之耻”的历史悲剧。

  总之,就算宋军野战不是金军的对手,如果不是投降派的“整肃”,开封城就不会陷入被围攻的境地;就算开封被围攻,如果不是北宋君臣玩什么“神兵”,外城也不会失守;就算外城失守,如果不是北宋君臣对金人予取予求,开封也不会就这么落到金人的手里。但历史没有如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是怎样颁布法律的?原来是这样啊
古代法律怎么颁布?夏商周时期,甚至连纸张都没有,只有用小刀在竹子上刻写。那么问题来了,法律是严肃的,订立之后不可以篡改的,竹子虫蛀腐烂怎么办?有人篡改怎么办?竹子刻写的法律,只有少数人知道,不利于法律的普及,也缺乏法律的庄严性。于是当时的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给法律以高度的重视,使法律显得庄严、神圣。我们现代人绝对想不到的办法——铸鼎。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用青铜铸鼎。青铜金属熔化后,浇注而成的大鼎,用以表达法律的篆体汉字是与大鼎融为一体浇注而成的。这种青铜鼎立于国家京都或皇室宗庙,大气、厚重恢弘。象征圣神不可动摇。网络配图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
· 涨知识!聊城的布姓原来是这样来的
阳谷县西北部有个乡,名叫大布乡,大布乡因姓氏而得名,这里以布姓为主的村就有8个,布姓人口有5000多人,布姓不常见,据说阳谷大布乡的布姓家族在明朝以前的姓氏也不是这个布,而是一步两步的步。一个是布匹的布,一个是脚步的步,虽然读法相同,但写法差的不小。脚步的步是个古姓,源于姬姓,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可大布乡的布氏怎么来的呢?据阳谷县布氏文化研究者布济魁介绍说,1402年,燕王朱棣在攻下南京后当了皇帝,迫令大学士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却早到了方孝孺的反对,朱棣便要灭方孝孺九族,但方孝孺说灭十族也不起草诏书,朱棣没法说服方孝孺,就下令诛杀方家十族。株连九族这个词,相信大家在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听说,九族指的是亲属,而十族又包含了师生跟朋友,据布氏家谱记载,布氏先祖步辰就是方孝孺的门生,步辰被杀后,其妻子卢氏带着三个孩子星夜出逃,到达山东阳谷后,恰巧遇到了巡逻队,巡逻队问他们姓什么,卢氏灵机一动用手...
· 光武帝刘秀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公元27年,刘秀集团与数十万赤眉军在崤山谷地爆发大战,结果赤眉军战败,全部投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底之战。崤底之战意义深远,通过此战,光武帝刘秀彻底收降赤眉军,从而占据了关中大部分地区,为东汉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光武帝刘秀是如何取得崤底之战的全面胜利的呢?说起崤底之战,我们就不得不提冯异。因为冯异是刘秀取得崤底之战胜利的关键人物。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智勇双全,不爱与人炫耀战功而被称为“大树将军”。崤底之战爆发前,刘秀集团负责平定关中的将领实际上邓禹。但由于邓禹过于谨慎,在关中与赤眉军相持了四年,却徒劳无功,刘秀这才于公元26年十一月派冯异去接替邓禹的工作,消灭赤眉,平定关中。此时,恰逢关中闹饥荒,出现“人相食”的状况,加之关中地主豪强采取坚壁清野、断绝粮食供应等手段抵制赤眉军,所以赤眉军准备放弃长安东归。获知赤眉军的动向,刘秀迅速做出判断,准备利用崤山的有利地势,一举歼...
· 清朝是如何统治蒙古人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大家知道,北方的游牧政权长期以来都是中原文明的劲敌,从先秦时期直至明朝的二千多年,从匈奴到再到鲜卑、辽人等等,都对中原构成过重大的威胁。甚至曾经入主中原。而历朝历代,都把靖边当做一个主要工作来抓。但是,到了清朝,我们发现原来一直存在的北边的威胁消失了。曾经在明朝时期,给大明造成了巨大威胁的蒙古部落也变得格外宁静。这是为啥呢?这就要说到清朝的对蒙政策了。清朝实行世缔国姻,就是清朝的贵族跟蒙古的贵族普遍联姻,这个联姻跟以前中原的公主和亲不太同。中原的和亲是嫁公主过去,以后也好,匈奴也好,都是中原皇帝的外孙。但是生下来的小孩,还是认爹啊,不认外亲,照样欺负舅舅。满清联姻是清朝贵族娶蒙古的女子。这样蒙古贵族成了清朝皇帝的舅舅国了。外甥一般不管舅舅、外公,但外公、舅舅还是照顾外孙的嘛。这是从人情上讲。此外,两者不是一个两个的联姻,而是集体联姻,大量的满蒙贵族之间的联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
· 明末张献忠是如何起义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张献忠起义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九年九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马守应等共二十万大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沿长江东征,南京震动。崇祯十年三月,各路明军集中到安徽太湖酆家店与农民军决战,被农民军击溃。张献忠屡胜而骄,结果被明军牟文绶、刘良佐部击败,退走湖广,结屯在竹山(今湖北竹山)一带山区。崇祯十一年四月,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度起兵,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击败明军左良玉部,明廷大惊,杀熊文灿,改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采取军事大包围,妄图一举剿灭农民军。张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