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5
转发:0
评论:0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公元前180年,强悍了一辈子的吕雉死掉,遂被合葬于汉高祖刘邦长眠的长陵。

  公元前180年,强悍了一辈子的吕雉死掉,遂被合葬于汉高祖刘邦长眠的长陵。

  需要知道的是,古代皇帝与皇后合葬,并不是安厝于一个墓室,而是在皇帝陵区,也就是皇帝陵墓旁边另起一陵,并列排列。

  依汉制,皇后的陵墓一般要比皇帝的陵墓略矮略窄,象征着一种天为上,地为下的思想。

  可吕雉呢,她的陵墓居然与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大小相同。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

  陵墓一般都是皇帝正式登基后才开始修建的,这也可以说明,吕雉的陵墓也就是在她掌权期间修建的,是她有意识的违背汉制,将自己的陵墓与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修的大小相同,无非表明自己要与汉高祖刘邦并驾齐驱的态度。

  由此可见,这个吕雉的野心得有多大。

  吕雉死后,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朱虚侯刘章率先发难,会同大臣陈平、周勃等铲平诸吕,一举清除吕家势力,重新恢复刘氏江山。

  从这一点看,朱虚侯刘章对汉室江山的功劳是相当大的,他也因此被汉文帝刘恒封为城阳王,城阳国在城阳郡,辖地包括如今山东的莒县、五莲县、沂水县、莒南县、临沭县、费县、枣庄市山城区等地。

  城阳王刘章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去世两百年之后,居然又跟吕雉对上了,究竟怎么回事呢?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

  公元前177年,对汉室立有大功的城阳王刘章去世,死后谥号为景,所以后人也将他称之为城阳景王。

  城阳景王因为对汉室立有大功,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崇拜,他死后,在山东,尤其是原城阳国故地,到处都是城阳景王祠,到处都是他刘章的信徒,香火旺盛,老百姓对他敬仰的就像天神一样,讴歌他的事迹,痛恨他的敌人。

  俗话说的好: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大约老天爷就弹了七、八下手指头,不小心200余年就过去了。

  公元8年,王莽篡汉,公元18年,樊崇等在原城阳国,纠合数万城阳景王的信徒在山东莒县起事,势头发展的相当迅猛,到了公元25年,已经发展到数十万之众的赤眉军就打入长安,杀死更始帝刘玄,眼看江山即将到手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做了一件令人发指的事。

  什么事?

  一方面因为这些人打小供奉城阳景王的缘故,对吕雉有刻骨的仇恨, 另一方面,听说吕雉下葬时陪葬了不少奇珍异宝,刚好可以补充军需。

  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赤眉军就很明显的,有目的的对位于长陵的吕雉陵墓开始挖掘,破坏,奇珍异宝当然取了不少,但当挖到吕雉墓室的时候,发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密。

  什么秘密?

当赤眉军挖开吕后的墓,除了无数奇珍异宝竟发现...

  吕雉已经深埋地下200余年,按道理尸体应该早都腐化了,可现在呢,遗体依旧栩栩如生,就好像刚睡着了一样。

  看到这一情况,进入墓室的赤眉军将领好像全都疯了,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居然轮番而上,间污了吕雉的遗体,并将之胡乱扔在墓室之中。

  后汉书记载说:(赤眉军)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侮辱吕后尸……

  历经两百余年,吕雉遗体还栩栩如生,这个秘密谁能想到,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别的专家解释说:汉制,皇后、皇帝下葬,都会以细密的金缕衣裹住身体,加以秘法处理后,下葬于至少15米深的墓室之中,如果墓室密封得当,没有外面的空气进来,再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棺木和尸体就不会产生腐败菌,保存个两三百年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这里就不做讨论了,然而不管怎么说:

  当年城阳景王刘章率先发难,铲除诸吕,他的信徒又在200年后刻意破坏吕雉陵墓,拿走珠宝不算,还疯了似的侮辱吕雉的尸体,吕雉地下有知,也不知作何感想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最倒霉的盗墓人挖开后竟发现人是活的
盗墓从古至今都是禁止的。在古代,有关禁止盗墓的规定很多,如果抓到盗墓者一般都是严惩不贷,但因为利益实在太大,还是有很多盗墓者铤而走险。有盗墓当然有反盗墓,比如我们熟知的安装机关,但真实的机关跟我们从影视剧里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只能说聊胜于无,作用不大,所以有钱人就想了别的办法,那就是放出消息说,我们不会厚葬,墓里没值钱的东西,别来偷了。比如曹操生前就留了一个遗嘱,要求死后“无藏金玉珍宝”。网络配图当然,古代信息不发达,你就算说了这样的话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听到,所以有人就干脆在墓碑上明白写下类似“墓里没钱”这样的话,比如北魏的征南将军就在自己的墓碑后面写道:没有绫罗绸缎,没有金银珠宝,没有值钱的陶器,你们别费心了,让我好好待着吧!不过,聪明的人一般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话,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你说没有我偏不信。最后这位征南将军的墓还是没能逃过被盗的命运,西晋末年他的墓被一群灾民光顾,结果大家发现里面...
· 赤眉军
由来赤眉军于天凤五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和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随着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三年(22年)王莽派出王匡及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但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和豫州各地。23年,绿林军拥戴的更始皇帝刘玄攻入长安,灭王莽新朝。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而樊崇因为不识字,任御史大夫。更始军内部也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赤眉军入长安时,当地已残破不堪,赤眉军只能四处找寻粮食,遇大雪损失惨重,随后被绿林军刘秀将领邓禹击败,...
·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百多人,活动在泰山、琅琊等地。他们人少势大,作战勇敢,不断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济贫,严惩贪官污吏。相传:泰山郡守贪污无道,霸占农民良田,抢占民女,利用权势,随便杀害百姓,农民对其恨之入骨。樊崇带领农民起义军,趁夜间越墙而过,击败守卫官兵,捉住泰山郡守,当众杀死,没收全部财产分给农民。民众积极拥护,一致称快,起义军的威望大增。这时,海曲农民起义军领袖吕母已死,她手下一万多人都归附了樊崇。同时,樊崇同乡逢安、东海郡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率领几万起义军,投奔了...
·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起义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赤眉军的由来: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开始百多人,活动在泰山、琅琊等地。他们人少势大,作战勇敢,不断攻掠官府,阻截道路,劫富济贫,严惩贪官污吏。相传:泰山郡守贪污无道,霸占农民良田,抢占民女,利用权势,随便杀害百姓,农民对其恨之入骨。樊崇带领农民起义军,趁夜间越墙而过,击败守卫官兵,捉住泰山郡守,当众杀死,没收全部财产分给农民。民众积极拥护,一致称快,起义军的威望大增。这时,海曲农民起义军领袖吕母已死,她手下一万多人都归附了樊崇。同时,樊崇同乡逢安、东海郡临沂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率领几万起义军,投奔了...
· 陕西挖开一古墓,发现日本的历史渊源竟是...
虽然日本和我们隔海相望,但日本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我们是非常不一致的。我们是一步步从远古刀耕火种,历经千年的文化沉淀,才有了如今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日本早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弥生时代(陶器时代),一直到中国文明的传入,这种原始的状态才嘎然而止。据班固的《汉书》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这是我国史书对日本最早的记载,据考证,这里的倭人是日本九州岛上的人民。而《后汉书》中也有提到,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二年),光武帝赐日本印绶,中日两国正式开始有往来。18世纪,在日本九州出土了一枚金印,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更是从实物上证明中日建交早在一千九百年以前。但是,真正让日本产生跨时代变化的还是唐朝密切往来的遣唐使。在唐朝以前,日本其实并不叫日本,我们对他的称呼非常有,有倭、扶桑、东夷、海东、东瀛等等,而到了唐朝,中国统治者正式给赐名叫“日本”。据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记载,“武后改倭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