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朝竟然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看完这个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8
转发:0
评论:0
宋朝竟然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看完这个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美国学者门德尔斯提出一个“原始工业化”的概念,意指“传统组织的、为市场的、主
宋朝竟然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看完这个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美国学者门德尔斯提出一个“原始工业化”的概念,意指“传统组织的、为市场的、主要分布在农村的工业的迅速发展”。宋史学者葛金芳认为,宋代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原始工业化”。一个最能体现宋代“原始工业化”的例子是铁的产量。由于煤矿的规模化开采及应用于炼铁,北宋的铁产量表现出飞跃性的发展势头,一些学者因此认为宋代发生了一场“煤铁革命”,而英国要到十六世纪的工业化早期才产生类似的“煤铁革命”。按日本学者吉田光邦的估计,北宋的铁年产量为3.5~4万吨,美国学者郝若贝则相信有7.5~15万吨,葛金芳也认为宋代一年用铁约在15万吨上下。而到十八世纪初,整个欧洲(包括俄国的欧洲部分)的铁总产量才有14.5~18万吨。

  宋朝政府对矿冶业的开发具有一种近乎资本家的热情。不但设有专门勘探矿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也鼓励民间探矿、报矿,报矿人甚至可优先承包矿场的开采(但对寺观、祠庙、公宇、民居、坟地及近坟园林下面的矿产,不许报矿,即使报矿,政府也不得开采)。由于政府采取积极的矿产开发政策,宋代的矿场数以万计,“监务矿井,殆几万计” 。

  宋朝的矿场多实行私人承包制,“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 ,矿坑开采出矿,只需向官府缴纳20%的税,其余的产品可自主销售,利归自己。这叫做“二八抽分”,无疑是一项可以激发民间采矿积极性的制度,北宋矿冶业的繁荣应归功于此。

  “坑冶,利之所在,有矿苗去处,不待劝率而人自寻逐矣。凡坑户,皆四方游手,未有赍钱本而往者,全藉官中应付,令烹炼到银铜入官” 。矿冶业以诱人的收益,吸引了无数的冒险家、游手,有些矿山居然聚集了十余万人,“信州铅山县出铜无筭,常十余万人采凿 ;“(韶州)岑水聚浮浪至十余万,所收铜已患无本钱可买” 。为防止民间私铸铜钱,宋朝要求矿坑的铜由官方收购,但由于韶州的铜产量太大,地方政府居然缺乏足够的本钱来收购。

  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即使是没有本钱的平民,也有机会承包到矿坑。那些搜寻矿苗的人,“未有赍钱本而往者”,居然大多数都不带本钱。那么开矿的本钱从何而来?由政府提供贷款,“一行用度,以至灯油之类,并许召保,借支官钱应付。候烹炼到宝货,先行还官钱,余充课利” 。意思是说,矿冶户若无本钱,可向政府预借启动资金,包括灯油这样的采矿用品,等到炼出矿产品,再归还政府本钱,以后的利润则归矿冶户所有。

  为鼓励民间贷款开矿,政府还承担了放贷的风险:若“开采不成,及无苗脉,或虽有而微细,其所借官钱并与除破,即不得过三次” 。矿冶户如果采矿失败,可不用偿还贷款;只是三次开采失败后,即失去贷款资格。后来政府觉得矿冶户获利太大,又提出利润分成,这样,作为出资人的政府与矿冶户之间,结成了新型的股份关系,或者说,政府这时候的身份就不再是贷款方,而是相当于风险投资人了。

  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显然就丧失了这种对于矿业经济的兴趣。曾有官员上书请求设立官营炼铁工场,朱元璋说:“今各冶铁数尚多,军需不乏,而民生业已定。若复设此,必重扰之,是又欲驱万五千家于铁冶之中也。”将上书人杖责,流放海岛 。宋明政府,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跟明代政府不一样,宋朝政府对发展手工业、工商业表现得兴致勃勃,除了积极采矿,还在京师及各州县设立了无数个官营手工业场,包括铸钱监(铸币厂)、军器作坊与作院(兵工厂)、盐场、盐井监、酒务(酿酒厂)、曲院(制造酒曲的作坊)、造船务、纺织院、染院、磨坊(粮食加工厂)、茶磨(茶叶加工厂),等等。这些官营手工业场雇佣的工匠,多者达数千、上万人;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仅仅用于政府消费,还投入市场,使得这些手工业场具有了企业的性质。这也符合“原始工业化”定义的标准之一:为市场而生产。

  宋代官营手工业虽然发达,却不是独霸天下,民营的手工业也呈现出繁荣气象,并且在矿冶、陶瓷、纺织、造纸等行业抢占了主导地位。北宋时,梓州有“机织户数千家” ,学者估计当时全国机户当在十万户上下,许多机户还雇佣有织工;徐州附近的利国监,有三十六个民营矿场,矿主“皆大家,藏镪巨万” ,各自雇佣了一百多名矿工采矿;四川的民营企业家开凿“卓筒井”制盐,“豪者一家至有一二十井”,“每一家须役工匠四五十人至三二十人者” 。“晚明资本主义萌芽”论者津津乐道的雇佣劳动,其实早在北宋时已经相当常见。

宋朝竟然已经出现了工业化,看完这个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民营手工业的生产效率,显然要优于官营手工业。如宋代的造船业,当以福建最为发达,而福建的造船业几乎是民营造船厂的天下,官营造船厂并不兴隆,造出来的船只也不如民间造船的精致。又如宋仁宗年间,开封商人杜升、李庆等六家工场承包了晋州的炼矾业,从晋州的官营矿场购买生矾,运至京师汴梁,煎炼成熟矾出售,生意做得红火火。

  河东路转运司眼看着煎炼熟矾这门生意很赚钱,便在晋州“官置锅镬,自煎熟矾”,成立官营炼矾工场(炼矾务)跟民营企业家争夺市场。官方的染指虽然导致杜升等六家炼矾工场“积压矾货,出卖不行”,但民营企业家无疑更熟悉市场,几年下来,几乎将官营的炼矾务打垮:庆历元年至三年,杜升等六户的纳税额分别为十一万贯、十四万贯、十五万贯;而晋州官营炼矾务的年收入只有五万七千贯、四万二千贯、四万七千贯。

  可惜后来宋政府为挽救亏损的晋州官营炼矾务,决定收回六家民营炼矾工场的承包权,“煎矾锅镬家事纳官,今后更不衷私重煎,只令晋州炼矾务一面重煎,收办课利”,由晋州炼矾务垄断经营炼矾业。杜升、李庆等六户不服,联名起诉河东路转运司,要求河东路转运司停止侵权行为。欧阳修奉旨调查这一纠纷,认为河东路转运司违约在先,“官自炼矾出卖,见一时之小利,致经久之难行”。因此,他反对将炼矾工场收归官营,建议“官罢自煎熟矾出卖,只令杜升等六户,依旧管认年额(承包额)” ,由六户继续承包晋州的炼矾业。

  却不知欧阳修的意见是否获朝廷采纳。但民营手工业的势头已不可遏止,成为推动宋代“原始工业化”的巨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是如何统治蒙古人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大家知道,北方的游牧政权长期以来都是中原文明的劲敌,从先秦时期直至明朝的二千多年,从匈奴到再到鲜卑、辽人等等,都对中原构成过重大的威胁。甚至曾经入主中原。而历朝历代,都把靖边当做一个主要工作来抓。但是,到了清朝,我们发现原来一直存在的北边的威胁消失了。曾经在明朝时期,给大明造成了巨大威胁的蒙古部落也变得格外宁静。这是为啥呢?这就要说到清朝的对蒙政策了。清朝实行世缔国姻,就是清朝的贵族跟蒙古的贵族普遍联姻,这个联姻跟以前中原的公主和亲不太同。中原的和亲是嫁公主过去,以后也好,匈奴也好,都是中原皇帝的外孙。但是生下来的小孩,还是认爹啊,不认外亲,照样欺负舅舅。满清联姻是清朝贵族娶蒙古的女子。这样蒙古贵族成了清朝皇帝的舅舅国了。外甥一般不管舅舅、外公,但外公、舅舅还是照顾外孙的嘛。这是从人情上讲。此外,两者不是一个两个的联姻,而是集体联姻,大量的满蒙贵族之间的联姻。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
· 明末张献忠是如何起义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张献忠起义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九年九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马守应等共二十万大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沿长江东征,南京震动。崇祯十年三月,各路明军集中到安徽太湖酆家店与农民军决战,被农民军击溃。张献忠屡胜而骄,结果被明军牟文绶、刘良佐部击败,退走湖广,结屯在竹山(今湖北竹山)一带山区。崇祯十一年四月,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度起兵,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击败明军左良玉部,明廷大惊,杀熊文灿,改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采取军事大包围,妄图一举剿灭农民军。张献...
· 蒙古帝国是靠什么崛起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如果你要从亚洲的中部选择一个牛逼的游牧民族的话,你大概不会选择蒙古人,这一群在成吉思汗诞生之前出没在丘陵地区,把领土给扩张到西伯利亚丛林一边放牧一边的游猎,顺便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技巧的民族,不过鲜卑人,匈奴人似乎也有这种能力。同时蒙古人的身形也要比其他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人之类的要矮小许多。在这里我不想给大家灌输什么英雄史观,但是不得不承认,犹如过去的冒顿单于之于匈奴一样,蒙古人之所以能够站出来统治整个世界,你得归因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与蒙古的崛起根据传说,成吉思汗约于公元1162年出生在一个低级的部落,乳名铁木真,他的父亲被毒死。铁木真在兄弟的管教之下长大,其中的一位兄长在于铁木真的争斗之下被杀。19岁的时候,成吉思汗娶了第一任也是对他最重要的妻子,孛儿帖,然后随后就遭受到了绑架。这种习俗在蒙古部落中早已经司空见惯,他老妈也给绑架过。在拯救他的妻子的过程中,铁木真展现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
· 军机处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军机处作为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其何时成立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军机处是因事设制的临时机构,其自诞生起就摆脱了官僚体系的低效、壅滞、繁琐的毛病,极大加强君主专制的便利性。军机处并非按正常制度设立的机构,准噶尔战事平定之后理应裁撤,但统治者已使用的得心应手,反而继续扩大了军机处的权力,使其超越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成为有清一代最核心的政治部门。军机处的设置时间,不同的史料上有不同的说法,如《清史稿·职官志》载:“雍正十年,用兵西北,虑儤值者泄密,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中的《军机大臣年表》称:“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王昶的《军机处题名记》记载的则是雍正七年。梁章矩的《枢垣记略》记载“自雍正庚戌(雍正八年,1730年)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内景)由此,学界对于军机处成立的时间认识不一,一般而言有三种看法:多数认为是雍正七年六月,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雍...
· 李自成为什么被成为闯王?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一说起闯王就不得不提起高迎祥。【高迎祥】(?~1636)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又名如岳。延安安塞县人。崇祯元年(1628)在安塞聚众起义。初转战延庆府,入据黄龙山,后又与王嘉胤、王自用联合东渡入晋,攻战河曲。崇祯四年(1631)六月王嘉胤遇难,众推王自用为首,联合陕晋各路义军结成36营。高为领袖之一,称闯王。所以说,闯王这个称号,最原先是属于高迎祥的。李自成,字鸿基。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廿一(1606年9月22日)生于陕西延安府米脂县李继迁寨。童年为地主牧羊。天启六年(1626),充银川驿卒,苦习骑射。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被裁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率众投农民军首领不沾泥,继投高迎祥,号八队闯将.他作战勇敢,很有胆略,深受高迎祥的器重.后来,高迎祥被俘就义气,李自成就继承了闯王的成号,并将这个称号发扬光大。群众中流传的歌谣说:“吃汝娘,着汝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