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5
转发:0
评论:0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中华文化的历史之所以灿烂辉煌,不仅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保持世界先进,经济与文化

  中华文化的历史之所以灿烂辉煌,不仅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保持世界先进,经济与文化也在全球同时期内保持领先。经过自耕农经济体制的发展,从社会各个阶层争相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制造技术,就连现在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

  同样,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就有令人举世瞩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华文化和强大的明王朝推荐给了世界,以致后来八方来朝,好不气派。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

  不过,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期,郑和船队出海所用的"宝船"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一片质疑,他们认为明朝在当时没有能力造出"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长151米,宽61米)的巨型宝船,即使造的出来也无法正常航行。

  然而正史中早有明确的记载"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但西方学者仍然不肯放弃质疑的声音。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

  随着南京一座明朝古墓发掘工作的持续展开,也逐渐将这一谜团揭开,宝船大小的质疑也有了完美的解答。这座古墓的墓主不是别人,正是下西洋的副使洪保,而正使是郑和。洪保墓中的一块墓志铭记载了他的生平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也由此揭开了两大疑团。

明朝一座古墓的发现,揭开了我国古代造船领域的宝座

  一是郑和并不止七次下西洋,准确的说法是九次下西洋;二是洪保乘坐宝船大福号为五千料巨舶。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根据他们推论,折合长约为长十五到二十丈,宽六到八丈左右。载重量约为5000吨。而到了后来巅峰时期五千料,根据推测相当于现在排水量为10000吨的船,而郑和作为正使,所乘船只必然更大,既然这样的话,那史料中记载的宝船大小,是完全可信的。

  这一消息一经问世,西方质疑宝船大小的学者纷纷闭嘴,这脸打的简直如雷贯耳。

  在赞叹我国古人智慧之深,技术之强时,我们也应该首先树立起绝对的民族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为,中华民族一直都在领先世界,不论过去还是现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山西狄村发现一座古墓,揭开了神探狄仁杰的身世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别无它物。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语焉不详。狄仁杰家世之谜2000年7月初,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出土地点距狄村仅3公里,且墓主为狄姓,我们第一感觉是此公当与狄仁杰家族有关。粗读墓志知墓主为狄湛,但叙述先世从曾祖而下至其父,都未书名讳,而且由经历和职官看上去都是羌人,与印象中的名门望族太原狄氏难以吻合。进而检索史籍,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人:“后秦乐平侯伯支裔孙恭,居太原。生湛,东魏帐内正都督,临邑子。孙孝绪。”对照志文:“(东魏)武定六年,除侍官正都督,八年,除征西将军,临邑子。”契合无疑。因此...
· 世界一流的我国古代造船技艺(图)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据考证,筏――舟船发明以前出现的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就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先秦时期,生养栖息于南海之滨的越人以自然物制成浮具、竹筏、木筏、独木舟、木板船,用于渔猎运输。帆、桨、篙、舵、碇俱全的“南越舟”“八槽舰”是见于汉代文献记载的广式船舶。西汉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巨舶在广州和古罗马的阿杜利港之间运送丝绸、珠宝、香料、矿物等大宗货物。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广州起航的航海帆船已可以到达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亚丁港。唐代后期,海上丝绸之路经南洋、西亚和东非,跨越欧、亚、非三大洲,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设有专门从事航海贸易的市舶司,每年进入广州港的海船约4000艘。因产地而得名的福船和广船以载重量大、结构坚固、抗风力强和航海性能好而闻名中外,是适应中国南方海阔水深、多岛屿地理环境的两种船型,多行走于...
· 古代福建先进的造船业
明代出使琉球的封舟福建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人民长于舟楫,擅于航海,造船业长期居全国领先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习于水上活动的闽越先民,就“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所制首尾尖高的独木舟,称“舟了舟鸟船”。三国时期(220~265),吴国在福建沿海设有造船工场,设“典船都尉”。当时福建修造的海船多为方尖底型,并建有石压舱,以增强稳性和抗风力。西晋初期,能造具有8个水密隔舱的船。唐代(678~907),福建造的海船在坚固性、稳定性、适航性和水密隔舱的安全设施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当时泉郡的乌船“船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都无畏惧”。宋代,朝廷在福建设造船指挥所,造船场遍布沿海各地。福建制造的远洋海船规模大,中等客舟长10余丈,深3丈,阔2丈5尺,可载2000斛粟,每个舟篙师、水手60人。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经高宗同意,在福州一次建造海舟至千艘。宋人吕颐浩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
· 古代福建先进的造船业(图)
明代出使琉球的封舟福建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人民长于舟楫,擅于航海,造船业长期居全国领先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习于水上活动的闽越先民,就“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所制首尾尖高的独木舟,称“舟了舟鸟船”。三国时期(220~265),吴国在福建沿海设有造船工场,设“典船都尉”。当时福建修造的海船多为方尖底型,并建有石压舱,以增强稳性和抗风力。西晋初期,能造具有8个水密隔舱的船。唐代(678~907),福建造的海船在坚固性、稳定性、适航性和水密隔舱的安全设施等方面,均居世界前列。当时泉郡的乌船“船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波,都无畏惧”。宋代,朝廷在福建设造船指挥所,造船场遍布沿海各地。福建制造的远洋海船规模大,中等客舟长10余丈,深3丈,阔2丈5尺,可载2000斛粟,每个舟篙师、水手60人。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经高宗同意,在福州一次建造海舟至千艘。宋人吕颐浩说:“南方木性与水相宜,故海舟以福...
· 最神秘的三座古墓一座找不到一座挖不动
盗墓之风在中国古代历来盛行,直至汉朝出现了“十墓九空”的现象,特别是陪葬品丰厚的帝王墓,最容易招来大量的盗墓贼的光临,最后只能由豪华的陵墓变得一片狼藉。自曹操开始,帝王们都会极其注重防盗墓的措施,但数千年无数座帝王墓中,做得最好的只有三座:网络配图一、成吉思汗陵—找不到的古墓成吉思汗的陵墓可以说最为神秘,无尽的财宝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至今一无所获,现今也只是有四种猜测:1、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2、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内;3、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4、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一位蒙古专家就曾预言: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大量奇珍异宝,里面的工艺品甚至比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还要壮观。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里可能埋藏着他东征西讨从20多个王国搜刮而来的无价珍宝,这些都成为吸引私人考古队前赴后继的诱人原因。网络配图但即使有足够大的有活力,这个神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