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自成大军压境,皇帝命令凑钱,死活不出,结果李自成自己动手拿
一
李自成来了!
1644年1月,李自成挥师东征,渡过黄河,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先后攻克汾州、阳城、太原、大同等地,兵锋直逼京城。在李自成大军面前,明朝军队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根本就没什么像样的抵抗。
怎么办?调集各路军队进京勤王呀!当时,崇祯帝紧急调集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领军队赶至京师,保卫朝廷安全。
但是,打仗是要用钱的。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户部官员地粗略算一下,要调集吴三桂等人进京勤王,至少得准备100万两银子的军饷。而国库里面,总共只有40万两银子。这就是说,有60万两银子的缺口。
根据钱甹只所著《甲申传信录》记载,一日,朝会结束后,崇祯帝请大学士喝茶,商议筹措军饷的事情。大学士说:“库藏久虚,外饷不至,一切边费,刻不可缓,所恃者皇上内帑耳。”所谓“内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钱。大学士请崇祯帝拿出私房钱来救急。
没想到,崇祯帝半天不吭声,过了很久才说含糊地:“今日内帑难以告先生。”意思是,私房钱没剩多少了,我都不好意思跟您说。
说完,崇祯帝潸然泪下,流下了穷人的泪水……
二
崇祯帝不是一个坏皇帝。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甚至可以算一个好皇帝。
他17岁即位,接过了同父异母哥哥朱由校留下的烂摊子。他上任之初,就干净利落地清除了魏忠贤,大快人心。他勤于政务,每天累得跟狗一样。他厉行节约,为了省钱,下令遣散部分宫女太监。他平反冤狱,起用了袁崇焕等一批被罢黜的官员。他不近女色,后宫除了皇后,就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妃子。他还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次因生病没有上班,遭到大臣批评,赶紧自我检讨,保证下不为例……
关于厉行节约的事情,我们可以多讲点。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代以来的皇帝,大多数都挥霍无度、花钱如流水。崇祯帝之前的几个皇帝,也都是大手大脚用钱的主儿。崇祯帝是少有的例外,他很节约。节约到什么程度?他在位17年。17年间,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这放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崇祯帝对自己更狠。他很少添置衣服,衣服穿破了都舍不得换。一次,他在听讲官讲课时,内衣袖子已经破损不堪,露在了外面,很不雅观。崇祯帝只好不时把袖子塞进去,进行遮掩。
基于此,崇祯帝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就连他的死对头李自成,都不无感慨地在《登极诏》里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三
那么,回过头来说,崇祯帝到底还有没有私房钱呢?
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不但有,数量还很多。这以工部员外郎赵士锦为代表。赵士锦在其《甲申纪事》一书中说:“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3000多万两银子,150万两黄金,这是一笔相当惊人的巨款。毕竟,万历帝当政的1602年,在张居正的改革下,明朝全年财政收入才达到创纪录的约2300万两银子。
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所著《明季北略》则记载,当李自成大军离开北京时,带走“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这个数量就更夸张了。
另一种说法是,崇祯帝的私房钱真的没剩下多少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其《国榷》中记载:“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城破之日,内帑无数万金。贼淫掠既富,扬言皆得之大内,识者恨之。”意思是说,李自成攻破京城时,内帑连几万两黄金都没有!
彭孙贻《平寇志》也持相同看法:“宫中久已如洗,怀宗减膳、布衣,酒扈器具之金银者尽充军饷,内帑无数万之藏。”你看,崇祯帝省吃俭用,实在没啥值得搜刮的,以至于酒具上镶嵌的金银都被大顺军刮下来作为军饷。
这两种说法,哪种更接近于历史真相呢?几百年以后的我们,已经无法判断。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崇祯帝最终没有动用私房钱填补军饷缺口,而是向大臣们发动募捐。
四
皇帝没钱发军饷,大臣们就肯感慨解囊、纾解国难吗?我先说答案:并没有。
崇祯帝知道,捐款这种事情,必须得有人带头。只要有人愿意积极响应,带头捐款,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于是,他首先找到自己的老丈人、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周皇后是一个深明大义、知书识礼的女人,她父亲周奎虽然富可敌国却贪财如命。周奎明知道崇祯帝急需用钱,也不肯“雪中送炭”,只是一味哭穷。
见此情景,大臣徐高都看不过去了,感叹道:“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连皇帝的老丈人都如此吝啬,还能干什么大事呢?就算积蓄万贯家财,(国破之后)又有什么用?
最终,在女儿的反复劝说下,周奎才拿出区区5000两银子。
崇祯帝无奈,又将目光盯向内阁首辅魏藻德。魏藻德果断表示,家无余财,无法助饷。实在躲不过,拿出500两银子。
那么,这些大臣们真的穷得叮当响吗?后来,李自成大军进入京城后,通过严刑拷打,向文武百官索要金银。单是从周奎家,就搜刮出50多万两银子。魏藻德也在被夹棍夹断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银数万两。
“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徐高简直就是一语成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